「買買買……」五一小長假是傳統的消費黃金期,記者5月4日走訪發現,中山各大商圈迎來人流高峰,商家紛紛推出消費券等促銷優惠,引爆消費熱潮。雖然人氣旺了,但商家的實際營業額如何?消費者的報復性消費是否已經到來?南方+記者與你一起走進中山商圈,一探究竟。
中山利和廣場購物中心推出五一消費優惠券。
消費券帶動效果明顯
滿100元減60元、滿100元減50元、滿30元減10元……5月4日,記者來到中山利和廣場購物中心東區總店看到,市民正在排隊領取由該購物中心發出五一消費優惠券。優惠券分為三種,分別針對購物中心內的零售、餐飲和茶飲小吃等商鋪,參與優惠促銷活動的商家超過80家。
「前幾天就在公眾號看到了,今天剛好有空,就可家人一起出來吃飯,順便把消費券給用了,還是挺划算的。」4日中午,市民何先生使用了滿100元減50元的餐飲消費券。用餐過後,他還在現場有領取點,領取了其他類型的消費券。
記者在領取點現場看到,不少市民到了購物中心才得知有消費促銷優惠,排隊領取消費券後,多選擇進行消費。消費券一定程度上帶動了購物中心內的消費需求,午間飯點時間,利和廣場購物中心餐飲區多家店鋪外出現排隊等候用餐的「長龍」,一些網紅餐飲店等候用餐時間達半個小時。
在中山利和廣人氣旺盛。
「這是我們今年迎來的第一個銷售高峰。」利和購物中心一家童裝銷售店負責人陳小姐表示,前段時間,受疫情影響,他們只能採取線上銷售的方式進行營銷,但效果並不佳。隨著疫情平穩,市民逐漸增加外出頻率,帶孩子到實體店試穿選購衣服的家長也越來越多。
除了商圈,中山近期推出「促銷惠民,樂購中山」促消費活動月主題活動,向市民派發消費券。促銷費活動自今年4月20日開始以來,中山共投入超過5000萬元拉動消費,據官方預測,活動有望拉動中山市消費10個億。
在中山利和廣場購物中心排隊等候用餐的市民。
報復性消費?理性消費仍是主流
雖然五一假期商場的人流量增加,商家銷售額也有一定幅度上升,但也有商家反映,與去年同期相比,受疫情影響,今年五一的商圈人流依然偏低。
線下商圈消費在疫情中受到嚴重衝擊,仍需時間恢復。與線下消費相比,線上電商在疫情中卻「大放異彩」,逆勢增長,那麼,中山市民是否有在線上進行報復性消費?記者在走訪過程中隨機採訪發現,中山市民線上消費較為理性,購買衣物、食品、防疫物品、家電、家具和嬰兒用品等常用產品為主,五一期間單筆消費最高金額多為500元以內,衝動性消費較少。
中山利和廣場購物中心內餐飲店五一期間人氣旺盛。
市民的這些消費選擇與統計數據基本吻合,據中山市統計局公布,今年第一季度,中山市與防疫及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商品零售呈現增長態勢,其中限額以上單位的中西藥品類、蔬菜食品類、肉禽蛋食品類商品零售分別增長9.8%、15.8%、31.7%。
「最近幾天才有空,之前一直在加班趕訂單。」李先生是火炬開發區一家醫藥企業的員工,他表示,由於公司訂單較多,員工們都處於加班狀態,消費較少。五一期間,員工也需要輪值班,他只能抽空外出,購買衣物、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他認為,即使市民有消費需求,也需要假期和消費促銷政策推動,希望政府聯合商家推出更多的促銷措施,促進消費。另外,消費者的購買力決定了消費水平,只有讓市民錢包「鼓起來」,才有望觸發報復性消費。
市民在中山利和廣場購物中心排隊領取消費券。
1、今年五一期間您單筆消費金額是多少? 200元以下 200元-500元 500元-1000元 1000元以上 2、今年五一期間您是否有衝動消費? 有 無 3、五一消費主要通過什麼渠道? 網購 線下實體店 提交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