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牛娟娟
(2014銀行人士必須關注的微信公眾號)新預算法將推動我國國庫管理法制建設步入新階段
日前,新預算法由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表決通過,這是當前我國加快推動預算法制建設、全面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又一重大舉措。為回應社會各界的關注,本報記者就相關問題對中國人民銀行國庫局局長劉貴生進行了專訪。
記者:新預算法的出臺引起了各方關注,關於國庫管理體制問題,是這次預算法修訂過程中討論較多、爭議較大的一個重點、熱點問題。您怎麼看待新預算法的時代意義及其對國庫管理的深遠影響?
劉貴生:2014年8月3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新預算法,這是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審議預算法修正案草案。一項法律的修訂歷時6年之久,歷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四次審議才最終通過並頒布實施,在我國立法史上並不多見。
新預算法的出臺,將推動我國國庫管理法制建設步入新的發展階段。至此,我國已形成了以《預算法》、《中國人民銀行法》、《國家金庫條例》、《預算法實施條例》等主要法律和行政法規為核心,以相關部門規章、規範性文件為必要補充,涵蓋國庫管理事務、資金收支運行和業務操作等各個方面,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化的現代國庫管理法律制度體系,為國庫資金及時「入庫」、合規「出庫」、安全「存放」提供了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一直以來,國庫工作都是國家預算執行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辦理國家預算收支的重要基礎工作。近30年來,我國始終立足於經濟體制和財稅、金融體制改革實踐,充分借鑑國際先進經驗,不斷調整、優化和完善我國國庫管理體制與機制,逐步走出了一條多部門之間分工協作、相互制衡、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現代國庫管理之路。應該說,30年來,國庫業務由中國人民銀行經理,這項制度的實施和落實取得了顯著成效。新預算法以法律的形式再次明確了這一制度,也是對這一制度所取得成效的充分肯定。
記者:現在社會上對「經理」一詞有很多解釋,您能談談您所理解的「經理國庫」的涵義嗎?
劉貴生:簡單地說,「經理」主要包含了辦理和拒絕辦理兩層意思。確立人民銀行經理國庫,實際上意味著法律分別賦予財政部門與人民銀行在國庫工作中不同的職責,類似於通常所說的「會計」和「出納」的關係。央行經理國庫制度體現了部門之間既有分工合作又有互相制衡的執政理念。同時,也是出於提高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協調性的考量。
當然,「經理」中也含有「經營」的意思,即實現國庫資金保值增值,其主要工作就是開展國庫現金管理。2006年5月,財政部會同人民銀行共同發布了《中央國庫現金管理暫行辦法》。2006年12月6日,人民銀行採取單一價格招標方式實施了第一期中央國庫現金管理商業銀行定期存款操作,我國真正意義上的國庫現金管理工作從此正式拉開了序幕。多年來,財政部和人民銀行密切配合,中央國庫現金管理各項制度逐步健全,協調機制不斷完善,操作規模和頻率穩中求進,工作成效顯著。一是提高了國庫資金的使用效益。截至2014年7月末,共實施中央國庫定期存款操作73期,累計投放資金28796.4億元;收回國庫定期存款25896.40億元,實現利息收入496億元;買回國債操作2期,累計中標金額229.90億元,節省利息支出約0.6億元。二是促進國家宏觀調控目標的實現。財政部和人民銀行建立了不同層次的工作協調機制,密切關注每次招投標情況和中標利率的走勢,及時分析國庫現金管理業務對貨幣政策的影響,促進了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配合。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商業銀行融資渠道,有利於促進經濟增長。
記者:國庫資金是國家和人民的公共財產,是國家的經濟命脈,維護國庫資金安全責任重大,社會各界對此關注度很高;同時,「國庫」也總是給人很神秘的印象,其內部資金管理、系統運行、部門之間如何配合管理等情況較少為公眾所了解。能請您介紹一下近些年這些方面的發展簡況嗎?
劉貴生:隨著各項改革的不斷深化和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級政府預算收支逐年增加,全國預算收支規模已從改革開放前的2000多億元,增加到現在的40多萬億元。政府預算收支規模的增加,客觀上要求必須不斷完善政府預算收支體系,提高政府預算資金的使用效率,確保政府預算資金安全、順暢、高效運轉。
多年來,有關部門通力合作,充分依託現代科技手段和中國現代化支付系統,完成了政府預算收支由手工處理到電子化自動處理的轉變,逐步建立起了多部門數據共享、業務處理無縫銜接的高效運行機制,確保了各級政府預算的順利完成。
與此同時,適合我國國情的預算監督體系不斷建立健全,實現了對預算執行事前、事中、事後的全程監督。人大監督、審計監督、財政內部監督以及國庫事中監督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為維護國庫資金運行的安全與效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記者:新預算法的頒布實施,對於積極推動我國國庫管理改革與發展,無疑是一次重大的機遇。您怎麼看待這一機遇?
劉貴生:新預算法的頒布實施,有利於進一步促進國庫管理工作的法制化、科學化;有利於進一步防範國庫資金風險,有效實現國庫資金安全性、流動性、收益性的內在要求;有利於進一步調動最大多數國庫幹部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有利於既立足國情,又借鑑國外,積極創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庫管理新模式。
但我們知道,機遇與挑戰並存。一些重大事項寫進法律,一方面有利於推動工作,另一方面也會使壓力倍增。在我看來,新的挑戰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如何全面清理整頓財政專戶,真正實現政府全部收入收繳入庫,儘快建立健全國庫單一帳戶制度。二是如何完善國庫現金管理,有效推動中央與地方國庫現金管理工作。三是如何進一步完善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真正實現「國庫收支一本帳」以及國庫資金收繳支撥流程的優化。
以上三個方面涉及面廣,社會關注度高,既存在進一步深化認識、統一思想的問題,也存在如何排除各種利益幹擾,做到統籌兼顧,做好頂層設計,使相關政策、制度、辦法具有可操作性的問題。無論從其問題本身的複雜性,還是從其引發的利益糾結來看,按照新的預算法的要求推動完善這些工作都將會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任重而道遠。這不僅需要遵循依法辦事的原則,更需要鼓起破解難題的勇氣,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全面實現我國國庫管理工作法制化、現代化。
中國金融新聞網是《金融時報》的官方網站。
公眾號發布金融領域的重要輿論,傳播金融政策信息,公布金融統計資料,是財經領域重要信息披露的指定媒體微信平臺。
中國金融新聞網微信公眾號用心製作每期訂閱新聞,讓您在眾多碎片化的信息中聽到絕對主流的聲音、看到絕對權威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