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神探夏洛克》,大家都想到卷福去了。其實大家不知還有一版日版的,就是《女神探夏洛克》,把福爾摩斯和華生的形象都換為了女性,總共八集,一集十五分鐘。但是豆瓣評分只有5.7,是豆瓣太苛刻,還是《神探夏洛克》太完美?
由竹內結子飾演的夏洛克的的形象,竹內結子在這部劇中走的是御姐風,攻氣十足。每一套衣服都都細節性的小設計,給人一種捉摸不透的感覺,像《啞舍》裡中山服上的那條龍一樣。花襯衫、蘿蔔褲還有長風衣,那簡直就是行走的荷爾蒙。總所周知,我們的華生是一個戰地醫生,因為是由女生扮演,也就選擇了竹內的一個對立面的人設橘和都醫生,一位略傻白甜的姑娘,由貫地谷栞飾演。
《女神探夏洛克》造型上滿分無疑,情節也很巧妙。都有發生在她們自己身上和親近的人的身上,夏洛克是有些冷漠的,很多時候大局在她心裡更有地位,而不是人,加上演員清冷的氣質,演繹很好。橘和都跟夏洛克相比是有溫度的,感性的,雖然她從戰場中下來,心裡還有創傷,但她也從未放棄,還常為他人考慮。
網友總說,橘和都的角色簡直有辱我們華生的英名。實則不然,在這一點上,《女神探夏洛克》是有貼近原著的,在原版小說中有提到,華生也經常在夜裡想起戰爭。而電視劇改為女性,自然是需要女性特性的,變得更加畏手畏腳,更加珍惜生命,所以才顯得懦弱。橘和都救人的時候也是很大義凜然的。
另外原版的小說《福爾摩斯探案集》本就是英國作品,《女神探夏洛克》翻拍的也是英劇《神探夏洛克》,都是以英國文化為背景的,這樣更貼合小說的原版的內容,讓推理也會更順暢,不會產生文化的不融合,畫面以及素材也可以盡善盡美。
《女神探夏洛克》要對《神探夏洛克》進行改編本就是一個很值得鼓勵的事情,而且改編的是很成功的。以現代東京為背景,塑造一個從英國歸來的日本女子,和從敘利亞戰爭中回來的女生。然後把自己的文化和美劇進行結合,是一個很不錯的大膽的嘗試。
日本很多電影都是走溫情線路比較多,其實這部片子也不例外。雖是嫌疑,但是鏡頭給得少,看劇情基本靠猜。但英劇《神探夏洛克》就以推理懸疑為主,比較需要腦細胞,大概要聰明的人才能看那部劇(我今晚就去看)。
所以對於豆瓣評分我是持贊同意見的,一部以懸疑推理標版的電影。也是應該偏懸疑推理多一點,一部電影的評分是要從一部電影的整體去看的,當一部電影從各個方面去評判的時候都是可圈可點的時候,才是打高分的時候。也正是因為豆瓣嚴苛的評分制,才能時刻提醒創作者,我們要創造更優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