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聯播》的主播郎永淳離職了。在閱兵之前的9月2日,是他職業生涯中最後一次亮相這個全世界都萬眾矚目的節目,因為當天外事活動比較多,這期節目時長大約57分鐘。57分鐘後,他走出演播室,有同事跑到他的辦公室與之合影,還有同事把當天的節目串聯單列印出來,請他籤字。這些場景的複述,來自某個內部人士的一篇文章。
此前此景,已成追憶。
最近幾天,關於郎永淳的離職,各種文章很多,各種說法不少。有一個理由被經常提到——他目前的薪水,在支付夫人診療費用後,已無法過上體面的生活。
凡事皆有因果,在當事人沒有出面解釋的情況下,所有理由,姑且聽之。
微天下算是和郎永淳有所私交(見拙作《新聞聯播主播和他的自媒體》),基本的評價是:這是個好哥們。郎永淳為人低調沒架子,和年輕人接觸時,就像個大哥哥。
對待工作,郎永淳的業務能力沒的說,否則他一個學醫出身的人,憑什麼能在千軍萬馬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第一電視新聞平臺的主持人和主播。
他的妻子不幸患上乳腺癌,後來又有轉移。郎永淳曾經自己說過——這幾年,有那麼幾次,邊開車邊會莫名其妙的滿眼是淚。
後來妻子赴美治病,兒子去留學,再加上買房的幾十萬貸款,郎永淳就是家裡唯一的頂梁柱,把所有問題都自己抗,他不能垮。
自己感同身受,所以郎永淳對各種公益事業也是大力支持。他還是「關愛抑鬱症公益聯盟」的聯合發起人。
左一郎永淳(聯合發起人),右一青音(發起人),聯合發起「關愛抑鬱症公益聯盟」。
對於郎永淳的離職,網上有人如此評價——對於這個平臺來說,這是一個失敗。最知名的品牌欄目,無法提供足夠的職業含金量,無論是榮譽感還是工資單。
央視出一個著名播音員不容易,其金錢成本和時間成本,可以說不亞於培養一個優秀的飛行員。對於郎永淳的離職,也有很多人表達了惋惜之情,他可能不是最後一個,聯想到前面的劉建宏、崔永元、李詠和黃健翔等人,人們或許會問:主播這個光鮮的群體到底怎麼了?
一個主播在酒後曾經這樣吐槽過——主播是個外表看起來光鮮的行業,一直都是。編輯和導播,就連財務都瞧不起主持人,老覺得我們就是個肉喇叭,沒啥了不起,他們還得花錢養我們。我還被某位編輯生生罵過,說我不就是有副好嗓子嗎,沒有他給我寫稿子,我哪有今天?
這算是一種人格侮辱嗎?這是當主播必須承受的代價嗎?
曾經有網友曬出一個直播節目差錯處罰規則,比如讀錯一個字扣200塊錢等。外面人可能覺得好玩,對於主播來說,這就是責任和壓力,尤其在直播的情況下,高度緊張,有的主播都抑鬱了。
除了工作壓力,大部分主播都是在傳統媒體工作,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各種平臺各種自媒體都成長起來了,傳統媒體面臨轉型,傳統主播也要在這個轉型中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是繼續當一個沒腦子的主播,甘當螺絲釘,找不到自己的價值感呢;還是堅守自己有腦子的本性,在更新更廣闊的平臺上實現自己的價值?郎永淳肯定是一個有腦子的主播,期待他未來公布自己的新去向。
不是每個主播都能像郎永淳那麼痛快的斷舍離,畢竟每個人的情況千差萬別,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勇敢邁出那一步,第一你需要勇氣,第二你要有合適的平臺。這個痛點誰能擊穿?估計還是得靠自媒體。
說到此,想起微天下的另外一個朋友青音。青音也是中國知名的主播,不過她在央廣,主持的是心理節目,一樣擁躉無數,卻先一步走出了自己的路,可算主播圈裡少有的自媒體創業者,開設青音公眾號之後,短短一年多,線上就有了近百萬微信公眾號訂戶,線下有兩百多個微信粉絲群,曾經連續十五周排名騰訊部落第一,上個月剛還剛獲得騰訊專門頒發的社區運營大獎。
從傳統媒體女主播到知名自媒體人,青音的經歷或許對想創業的郎永淳們可以有所借鑑。投身新媒體,很多主播都在說,但知易行難。轉型新媒體就是開個微信公眾號嗎?如何運營?如何漲粉?如何帶著粉絲玩?這都不是說說而已。青音在自己成功創業的同時,還運作了一個「主播創業孵化聯盟」,幫助主播們轉型自媒體,據說9月13日要召開新聞發布會。
在自媒體領域,各種自媒體聯盟已經司空見慣,與傳統媒體比,自媒體力量小,經驗少,缺人缺錢,抱團創業已屬必然,但之前各種自媒體聯盟都是來自傳統媒體的科技圈、財經圈,而郎永淳的離職以及「主播創業孵化聯盟」的出現,說明飯碗最穩、最貴的主播界,也已經受到自媒體大潮的衝擊。
但沒有辦法,這就是趨勢,在未來,不管央視央廣是否樂見,肯定會有更多的清音和郎永淳這樣的名主播轉型自媒體界,因為實現個人價值與夢想的驅動力,總是大到你無法想像。
祝福郎永淳,祝福青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