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膚淺的人才不會以貌取人。
人們都說心靈美才是最重要的,大多時候這個觀點也不全對。
以貌取人,不單是外表,更是融合了氣質、談吐、穿著以及許多細節。
時尚,不僅代表審美和品位,還隱藏著行為風格與處世心態。
今天故事的主人翁,就是時尚界的傳奇:加布裡埃·可可·香奈兒。
願我的傳奇常留世人心中,永遠鮮明如新。
1883年8月19日,香奈兒出生在法國羅亞爾省的一座小鎮救濟院裡。
家庭貧困,是童年香奈兒面對的基本問題,母親帶著6個孩子擠在一間混亂潮溼的房間裡,她們的柜子裡已經沒有一點食物。
但是令她印象最深的是母親的咳嗽聲音,望著窗外的夜空她無法入睡,心裡充滿了恐懼,對失去母親的恐懼。
11歲的香奈兒到底迎來了那一天。
母親去世後,父親將兄弟們送去農場當童工,將姐妹送到了修道院。
在一次次等待落空後,她知道父親再也不會來了,她徹底放棄了對父親的期盼,失去了塵世最後的溫暖和光亮。
她看透母親婚姻裡的絕望,帶著對父愛的殘缺,走進了陌生的世界。
一天又一天,孤兒們穿著修女的長袍,靜默讀書,練習手藝。
她也在這裡學會了裁剪、縫紉、鎖邊。
16歲她選擇離開了修道院。
自由讓香奈兒感到了真正的快樂,出外謀生雖然忙碌艱難,但靠自己的日子總是很實在,香奈兒白天在裁縫店打工,晚上到咖啡館獻唱。
在咖啡館裡,年輕貌美的香奈兒邂逅了人生的第一個男友,紡織品企業富二代貴族上校巴勒松。
巴勒松退役後,她就跟隨巴勒松搬到了巴黎郊外的城堡,城堡的豪華大氣,富麗堂皇讓香奈兒感受到了貴族的生活。
後來她了解到巴勒松還有很多情人,但是她依然沒有離開巴勒松。
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巴勒松的母親卻以香奈兒出生低賤為由百般阻撓,巴勒松也拖拖拉拉不肯表態。
年輕的香奈兒一氣之下離開了巴勒松,跟著巴勒松的朋友卡柏登上了去巴黎的火車。
香奈兒說:「我愛上了卡柏,但我從來沒有愛上我的情人巴勒松。
卡柏是英國國會議員的私生子,經營著煤炭生意,擁有雄厚的資產、良好的教養,但是他一直不被父親承認,相同的身世經歷,讓他和香奈兒有了更多的共同語言,香奈兒獨立堅強的性格更深深的吸引了他,不久他們便擦出了愛的火花。
她一邊品嘗、享受著愛情的甜蜜和幸福,一邊又不時地感到恐懼,無故地擔心卡柏會離開他,她不停地問他:「我們會永遠在一起嗎?」
去到巴黎的香奈兒,開了一間裁縫店,她租不起當街的門面,只能把店開在一個三樓的小房間裡。
香奈兒的初次經營很不順利,很快就負債纍纍,在她走投無路時,她心中的好男人卡柏出手幫她還清了負債,還幫助她在巴黎坎朋街21號開了一間女帽店。
憑著她不凡的縫紉技巧和創意,「可可」的名字漸漸在上流社會享有盛譽。
就在她事業愛情漸入佳境的時候,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
卡柏應徵入伍,香奈兒只能帶著對卡柏的無限擔憂和思念,離開巴黎到法國南部的海濱城市杜維爾,開一家時裝店。
香奈兒設計的服裝穿著舒適,又能展現女人的曲線美,成為了流行一時的香奈兒女裝。
衣服不是重點,穿衣的女人才是重點。如果看不到女人,衣服的意義就失去了
到1916年春天,她聘請的員工就超過了300人。
一戰結束後,卡柏為了與父親相認,娶了父親的教女,一位貴族名門女人為妻。
有婦之夫的卡柏始終對香奈兒念念不忘,香奈兒也願意做他的情人。
1919年聖誕節前幾天,卡柏和香奈兒一番雲雨纏綿後,卡柏急匆匆開車趕回家過聖誕節。
誰料他在路上出了車禍,卡柏的車速太快,撞到了大樹上,當場死亡。
卡柏出車禍後,她的心也跟卡柏著走了。
失去卡柏,我就失去了一切。
深處悲傷抑鬱的她,為了悼念自己一生的摯愛,創造出風靡時代的小黑裙。
在香奈兒眼裡卡柏就是一個沒有婚約的丈夫,因此她也成了沒有結婚的寡婦。
她用從卡柏那裡得到的4萬英鎊遺產,擴充了位於康朋街的店鋪,並且在巴黎郊區購買別墅進行投資。
這樣一來,她認識了更多的富商、作家、調香師,他們給予了她設計的靈感,她與他們之間的風流韻事,也一直為世人所津津樂道,但是她終究還是沒有一個歸宿。
也許終其一生,她都在尋找卡柏。
香奈兒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了歐洲最富有的獨立女性。
歐洲小報上這樣評價香奈兒:第一個買勞斯拉斯的女人。
後來她的閨蜜把窮詩人皮埃爾·勒韋迪介紹給了她,兩人很快便擦出火花。
為了表達愛意,勒韋迪將兩人的名字並列在書名頁上,作為禮物送給香奈兒。
但這段戀情來得快,去得也快。戀愛沒多久,勒韋迪皈依天主教,兩人的戀情也不了了之。
很快,香奈兒又結識了《春之祭》的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
斯特拉文斯基是個有婦之夫,香奈兒很欣賞他獨特的才華。
她把斯特拉文斯基一家接到了她自己在巴黎的別墅中居住。
隨著接觸的增加,兩人自然而然的產生了曖昧的情愫。
香奈兒再一次被愛情衝昏了頭腦,和這個有4個孩子的有婦之夫,偷吃了禁果。
沐浴愛河的斯特拉文斯基,為香奈兒創作了鋼琴曲《五指》。
隨著時間的推移,熱戀慢慢過去,在流言蜚語中,道德終於戰勝了欲望,他們結束了這段感情。
過了不久,香奈兒遇見了俄羅斯皇室迪米特裡公爵。
迪米特裡渾身散發著一種迷人的魅惑,深深的吸引了她。
於是兩人展開了浪漫的戀情,新的男友帶給了她新的靈感。
在迪米特裡公爵的引薦下,香奈兒找到了俄國的宮廷調香師,調製出了香奈兒5號香水。
這款混合了80多種香料的香水,為香奈兒在時尚介又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
香奈兒的時尚王國也就這樣正式建立了起來。
夢露用性感的嗓音說:「夜裡我只穿香奈兒五號入睡。」
然而這段戀情卻因迪米特裡的移情別戀而戛然而止。
正值人生巔峰的香奈兒,結實了當時的英國首富,高大帥氣的鑽石王老五威斯敏斯特公爵。
公爵對香奈兒一見鍾情,認識後對她進行了猛烈的追求。
在追求香奈兒的過程中展現了更多的用心和浪漫。
兩人也就這樣很自然的出雙入對了。
香奈兒對公爵幾乎是夫唱婦隨。
人們紛紛猜測著他們什麼時候結婚。
最終香奈兒沒有答應他生命中難得的好男人的求婚,不辭而別。
也許是無法走出童年時母親婚姻不幸的陰影,也許是失去摯愛的無法割捨,她拒絕了婚姻的束縛。
每個女孩都應做到兩點:有品位並且光芒四射
香奈兒不斷擴大自己的時尚版圖,推出的腮紅口紅保養品,名貴珠寶等都大獲成功。
畢卡索也是香奈兒早年的朋友,這位抽象大師多次試圖讓他們關係更進一步。
可是香奈兒都沒有答應。
畢卡索只能放棄企圖,延續了兩人的友情。
香奈兒從畢卡索立體主義中獲取靈感設計了巴黎康邦街31號總店的鏡梯。
奢侈品必須穿著舒適,不然它不配叫奢侈品
保羅·艾裡布是她最重要的工作夥伴兼情人。
艾裡布是位戴著金邊眼鏡的著名設計師和插畫師,他與香奈兒有著類似的成長經歷,兩個人惺惺相惜。
後來,艾裡布和愛人在網球場欣賞地中海美景時,突發心臟病,與世長辭,此後,香奈兒再次陷入抑鬱。
1939年二戰爆發,這時的香奈兒正在與希特勒手下蓋世太保丁克拉格男爵熱戀。
香奈兒情迷心竅,多次幫她的情人執行情報任務,還試圖說服她的好友邱吉爾和德國和談。
也正因如此,戰後她被驅逐出了法國,移居瑞士,直到1954年,她才再回到巴黎。
縱觀香奈兒的一生,她的情感經歷異常豐富。
年輕時她愛過富二代、軍官、俄羅斯皇室;功成名就時她愛過小鮮肉文藝青年甚至和巴黎一位窮得叮噹響卻才華橫溢的詩人保羅·若佛陷入愛河。
回顧自己情感生活,香奈兒做出過這樣的評價:「也許我會令你感到驚訝,但總而言之,我認為一個女人若想要快樂,最好是遵從傳統的道德;否則,她就需要具有英雄般的勇氣,而最後又必須付出孤獨的代價。」
但無論如何,她沒有在愛情、金錢和欲望中迷失自我,而是堅定地選擇了成就自我,香奈兒這種超前的獨立精神,也是她成為經典傳奇的原因。
香奈兒回憶時曾說:「過簡單的生活,有丈夫和孩子,和你愛的人在一起,這才是真的生活。」
可是這種生活,她卻從未有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