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馬伊琍和文章宣布離婚。文章出軌事件過去5年後,他們終究還是離婚了。他們的離婚宣言,簡單而平和。
文章:「愛伊琍,同行半路,一別兩寬,餘生漫漫,依然親情守候。」馬伊琍發文:「你我深愛過,努力過,彼此成就過。此情有憾,然無對錯。往後,各生歡喜。」
官宣離婚前一天,馬伊琍和文章還在朋友圈互動。文章曬出女兒獲獎的證書,表示:「為父一宿沒睡,早上五點到現在,值,為你驕傲。」在西寧參加電影展的馬伊琍則回復道:「爸爸辛苦了!明天繼續!」文章回應:「甜著苦。」
如果只看朋友圈的互動,誰都無法想像馬伊琍夫妻倆已經離婚。他們就像正常的夫妻,交流孩子的事情,如此和諧。
沒有撕逼,沒有埋怨,彼此祝福,餘生親情守候。他們和平分手,努力不傷害孩子。作為夫妻,他們或許有隔閡;作為父母,他們親密無間。
我們見過太多的案例,夫妻離婚時,反目成仇。為爭奪財產,或為爭取孩子撫養權,互相指責,恨不得把對方踩到腳底。曾經恩愛的夫妻,最後成為仇人,最傷害的其實是孩子。
賈靜雯和前夫孫志浩離婚時,為爭奪女兒梧桐的撫養權,彼此揭老底,鬧得全網皆知。看到父母互相傷害,相信他們的女兒梧桐心裡很難受,也很為難。作為孩子,偏向任何一方,都不適合。
離婚時鬧得紛紛揚揚,以為他們這輩子會老死不相往來。誰都想不到,離婚9年後,他們會握手言和,共同出席梧桐妹的畢業典禮,並且合照。父母離婚後的合照,對於梧桐妹來說,意義非常重大,意味著父母已對過往釋懷,讓她不用左右為難。
愛孩子,捨不得她受傷害,捨不得她難過。如果夫妻關係難以維持,好好說再見,把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千萬不要打著愛孩子的名義,強行維持夫妻關係。勉強的婚姻,對孩子來說,更容易傷害孩子。
我的一位大學同學,父母經常吵架,大動幹戈,就是不離婚。每次吵架,亂砸東西,抓臉扯頭髮,是常見的事情。有一次,父母吵架太厲害,差點動刀子。同學為了阻止他們,爬上家中未裝防盜窗的陽臺,威脅要跳樓。那可是28樓,跳下去必死無疑。她請求父母離婚,別再折磨彼此,分開了,大家都好過。
愛孩子,不一定是要給她完整的家。對孩子來說,他們不害怕父母離婚,只害怕父母永無休止的爭吵,害怕父母爭吵時彼此傷害撕扯。父母間互相折磨,折磨的不僅是大人的身心,更是製造孩子心理問題的源頭。
如果婚姻生活難以維持,那就及時放手吧。告訴孩子,不管發生什麼事情,對他的愛意不會減少一分。離婚,只不過是換種方式愛孩子。
就像馬伊琍和文章那樣,好好說再見,成全對孩子的愛。
我是寶媽湄玥,專注育兒知識分享,歡迎關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