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一般的臺灣批踢踢

2021-02-06 柚子鋪臺灣交換生服務


12月10日,臺灣東部發生規模6.7級地震。一瞬間,PTT登陸不上,幾分鐘後,「八卦版」被地震文洗版:


「大地震!!!」


「地震要多大才需要跑?」


「怎麼一個地震八卦版就綠爆了。」


「綠爆」是指看板同時在線人數在3~6萬人之間。隨著人氣的上漲,還有類似「黃爆」和「紫爆」——「紫爆」為最高等級。


與此同時,還有人發跟地震沒關係的求愛文,通常被稱為「趁亂告白」:


「某某某我愛你,快逃R。」


「地震惹!!!某某某,我愛你。」


12月10日,地震發生後,八卦版「綠爆」


某種程度上,PTT是臺灣社會的一個縮影。政治大學社會系學者黃厚銘曾寫道:「鄉民們是主流社會中的非主流,也是非主流社會中的主流。」


鄉民,論壇用戶這麼稱呼自己。2011年運營方推出「PTT鄉民認同卡」時,各地的鄉民們熱烈搶購,形成鄉民歷史上「萬人響應,萬人到場」事件。由此可見,「鄉民」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凝聚力和集體認同感。



 但 PTT 到底是什麼?


入版畫面用一個個彩色方格畫成、簡陋的黑白界面、不友善且使用熱鍵的操作界面、只能用純文字發帖、仍舊採用古早的Telnet BBS技術……這個創建於1995年的電子布告欄「批踢踢實業坊」(簡稱批踢踢)目前卻是臺灣最重要且仍無可取代的社交媒體。


PTT的進版畫面


BBS即網絡論壇,流行於八九十年代網絡興起之初。PTT起初是一個以學術交流為目的的校園論壇,1995年由臺灣大學的學生自行創立。而各大校園也都有自己的BBS,類似於大陸1995年創立的「水木清華BBS」。


後來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更迭,各種社交媒體如Facebook、無名小站、MSN等社交媒體興起,各個校園BBS紛紛倒閉,但唯有PTT一枝獨秀、逆流而上。


除了原本臺灣大學的用戶外,PTT也開放給一般用戶使用,並使之成為全臺灣最大的論壇——總註冊人數超過150萬人,尖峰時段超過15萬名用戶同時上線。PTT至今已有25歲,對於飛速發展的網絡世界來說,這種「早已退流行」的BBS仍舊活躍於臺灣社會,可以說是「時代的奇蹟」了。


對於臺灣社會來說,它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又形成了一種怎樣的特殊文化? 



很多90年代出生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大概都是從高中或剛升入大學時就開始使用,目的是為了獲取資訊——無論是興趣愛好,還是時事新聞。


「鄉民」的梗可溯源至《九品芝麻官》


出生於1992年的黃凱翔覺得,它的「即時性」甚至可以比擬直播,差別只在於一個是影像一個是純文字。黃凱翔常常關注PTT的體育版和遊戲版,每當有賽事的時候,網友就會在版上「直播」、分析或預測賽事,而且版上會顯示同時在線人數,這時候就有如同好在一起共襄盛舉。


1993年出生的趙銘俊在剛升入大學時註冊了帳號,那時候很多系辦的通知都會發在PTT上。趙銘俊學的是新聞專業,但他幾乎不從各大媒體的網頁獲取資訊。
「我會在上面看新聞,熱門新聞都會被轉載,我會好奇大家都在關注什麼。地震發生的時候,就會想去PTT看地震文,因為消息來得很快。」果然,在12月10日的地震中,我就深深體會到了這點。


由於臺灣各大媒體有自己的立場或敏感區,難免造成報導的「失真」,人們反而能在其上獲取相對真實的資訊,例如被砍掉的照片或未被報導出來的細枝末節。


在PTT上,貼文左邊會顯示被「推」的次數,「推」即「贊」,還有「噓」表示「倒贊」,不推不噓的則是用一個箭頭表示,如果超過100個「推」就會顯示為紅色的「爆」。打開看板,貼文的排列順序並非按照熱議程度,而是按照貼文的時間排序,所以看到的貼文往往是最「即時」的,而「爆款」文章也是由鄉民「手工」推起,用戶可以自主選擇觀看內容,而非由演算法推動——這可能是它歷久彌新的原因之一,手工、真實、即時


PTT八卦版爆款文章


雖然Facebook(又稱「臉書」)也有獲取新聞資訊的功能,但「關注度」都無法與PTT比擬。此外,臉書多為真人帳號,所以會有「同溫層」的問題。趙銘俊希望通過它知道同溫層以外的人都在想什麼,「因為這裡有臺灣大部的人」。


打開PTT的「熱門看板」,第一名往往是「八卦版」,在版上發言叫「問卦」。此外還有「學術版(股票)」「西恰版(閒聊)」「LoL遊戲版」「西斯版(Sex)」「表特版(Beauty)」「政黑版」「就可版(Joke)」等——由於版名只能是中文,所以取其諧音也成了特色文化之一。


而網友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入各個版面發帖、推文或潛水,在PTT上沒有廣告、沒有演算法、沒有審查機制(只有版主的人工管理),加上完全匿名,鄉民想怎麼聊就怎麼聊,得以自由生長,成為一個原生態且多元的社交環境。 



李紹偉也是出生於90年代初,算是PTT的「深度使用者」。「我就會不由自主地一直滑一直滑,遇到站內維修,我還會有『PTT戒斷反應』。」當可以登陸的那一刻,就會看到八卦版上很多人呼喊「新世界又回來了」。


訪談的時候,他很驕傲地告訴我,他在PTT的登入次數為3935次。


聽上去並不多?PTT的登入次數一天內只計一次。也就是說,他使用PPT超過10年,從高中就開始使用到現在。我對此不以為意,立刻問了其他訪談者的登入次數,和他年紀相仿的大概都只在2500~3000左右。
「菜雞!」他聽到後激動地脫口而出。


他告訴我,登入次數是看用戶資深程度、以及是否為網軍的一個重要指標。有時候在版上看到有鄉民互嗆,點進去看兩個人的登入次數都不高,他便會嘴角上揚:「菜雞互啄。」


李紹偉分享給我一個「鄉民百科」,這是由鄉民共同編寫的「百科全書」,記載了鄉民文化、流行符號、基本用語、各類文化、PTT名人、PTT大事件等。


例如,在「(2017)第三屆批踢踢流行語大賞」中,根據投票,第一名為「低能卡」。「低能卡」其實在影射「Dcard」,Dcard有點類似PTT,是現在年輕一代大學生在使用的匿名社群網站。鄉民認為Dcard的使用者「太幼稚看法太愚蠢」,且充斥著「幻想文」。


「Dcard」網站頁面


此外,一些看字面意思能懂的流行梗還有「垃圾不分藍綠」「少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不能只有我看到」「森77」「啊不就好棒棒」「你根本沒有女友」等。有一些則是只有鄉民才能「會心一笑」的,如「千杯千杯再千杯」,即是勞工團體用來諷刺蔡英文的「謙卑謙卑再謙卑」。


李紹偉很有自信地告訴我,雖然還未評選,但2020年最火的流行用語莫過於「舉起人民的法錘」「卑鄙源之助」等出自於YouTuber「反正我很閒」的幾句幽默名言,影片被轉載於PTT後在鄉民間爆紅。


PTT不僅是網絡流行用語的發源地,也是臺灣媒體獲取新聞的素材場。在搜尋引擎上輸入「新聞」和「PTT」等關鍵詞,就會出現類似這樣的新聞:


「又大又久!6.7地震全臺有感PTT鄉民嚇壞:X超大!」


「『臺灣最正女主播』PTT戰翻天老司機點名她:當時每日必追。」


「臺灣最正女主播?PTT狂推『4女神』。」


當然,除了八卦和廢文,也有許多深度好文,這些爆款文章後面會有長長的推文串,引得不少鄉民在下面「神串留名」。當紅作家大師兄(著有《你好,我是接體員》《比句點更悲傷》)也曾是「媽佛版(Marvel)」版名人,被出版社挖掘後成為知名作家。


臺灣當紅作家大師兄。他從不以真面目示眾,出去演講都戴著口罩和帽子,打書照片則戴著各種各樣的面具


大師兄出生於1987年,大二開始使用PTT,超過3000多天的登入次數也算是「深度用戶」了,他第一次使用PTT看新聞資訊和有趣留言後的心得是:「啊,還有這種!」


因為大師兄很宅,不太參加學校的活動,起初會在PTT上約人出來打牌。後來成為殯葬業從業者,從2018年開始在「媽佛版」上分享一些與殯葬業有關的故事,自稱「過水流大師兄」,書寫「接體員的大小事」,文章常常被「推爆」。


雖然現在有自己的臉書專頁,大師兄還是覺得PTT的網友「實在太有趣」,而且在上面,「可以解決生活上的大小事」。


就連五月天的阿信和吳青峰等藝人也有PTT帳號並和鄉民互動。



PTT很好玩,也很廢。


有個幼稚的「傳統」,在一則貼文底下,鄉民會「蓋樓」,前面的人會打「五樓吃屎」,下面恰巧是五樓的人就會很氣;有時五樓自己也打「五樓吃屎」,以為罵到別人,結果自己「吃屎」,鄉民就會很開心。


每條推文留言的字數有限,有些人留言時只能分段發出,這時候就會有其他人幫此人「接龍」,接著接著就變成「歪樓」,這也會成為PTT的經典「八卦」,而且很常是「黃段子」。


當有人想要找某個正妹時,就會請求鄉民幫忙「神人」。「有辦法幫我神到這個人嗎?」


還有一種完全不能兌換現金的「P幣」,鄉民用它虛擬賭博,獲取AV女優的照片等,也有人為了獲得P幣而推爆某個貼文,使之達到某種「打廣告」的作用。


正是這種粗糙的形式和互動方式,讓人很容易從中獲得簡單的快樂,甚至變成鄉民的狂歡。而PTT上很多的「行話」「黑話」,讓人覺得自己是共同體,且有凝聚力。此外,使PTT長青的重要因素,還包括它的懷舊感、它帶來的集體記憶。


集結了PTT流行語大全的《PTT鄉民大百科》


 「初代」使用者的年齡大概已在45歲左右,年輕世代都使用Dcard或臉書,所以PTT的使用者年齡範圍大概在25~40歲之間。於是,PPT的使用者會被稱為「老人」,但這些老人其實也代表了臺灣社會的「中堅力量」。


李紹偉認為:「PTT裡的用詞都很平易近人,所以一般人可以get到表面的意思。但是深度使用者,就會理解它當時出現的脈絡。搞不好凝聚力就是從這裡來的。」


黃凱翔表示:「臺灣不大,PTT形成於網絡初期,當時是屬於年輕人的東西,90年代的大學生一定都會用,這是我們的集體記憶,所以歷史地位特別。等出了社會以後,可以想像上面的人也是跟我一樣的一群人。」


而且黃凱翔每天都會開著PTT,也堅持使用鍵盤操作,永遠不變的黑白界面讓人有一種懷舊的安全感。有時候看著版上的同時在線人數,「感覺很多人和我一起在線,有一種共存感」。


PTT的操作指令


除了「集體」外,它也能為「個人」帶來一份安靜。許青友覺得,臉書需要加入社團才能看到某個主題,但加入後就會一直有東西跳出來,而且還有一堆廣告。「但是在PTT,我可以安靜地走到某個我想去的地方。」


因為深知PTT的「戰略地位」,所以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時上面充斥了大量網軍,「帶風向」操弄政治議題。也許是「管不勝管」,2018年9月,PTT採用「一刀切」的方法,暫停受理新帳號的申請。接著就有人從中看到商機,在網上賣起了帳號,依據登入次數售價也不同。


有人覺得PTT在慢慢凋零,「用的人越來越少了」「已經不是原來那個PTT了」「網軍太多」「沒有以前好玩了」,鄉民感嘆著,但頁面仍舊時時掛著,手機上的APP永遠不會想要清除。


也許,PTT想要卸下「時代奇蹟」的封號,仍需很長一陣子;也許,PTT的神話也從側面拷問人們:我們真的需要那麼多飛躍的技術嗎?


(應採訪者要求,文中人名皆為化名)


文|溫棠

編輯|黃靖芳


相關焦點

  • 神一般的臺灣批踢踢,真相來了
    入版畫面用一個個彩色方格畫成、簡陋的黑白界面、不友善且使用熱鍵的操作界面、只能用純文字發帖、仍舊採用古早的Telnet BBS技術……這個創建於1995年的電子布告欄「批踢踢實業坊」(簡稱批踢踢)目前卻是臺灣最重要且仍無可取代的社交媒體。
  • 魁星踢鬥符
    魁星踢鬥 獨佔鰲頭 民間重要信仰之一魁星踢鬥
  • 心理學踢貓效應:為什麼我們弱的時候壞人最多?
    有本事的人不是沒脾氣,而是懂得「踢貓效應」。換句話說,不是頭等人沒脾氣,而是沒脾氣才讓他們成為頭等人。心理學的踢貓效應是從一個故事開始的:一位父親在公司受到了老闆的批評,回到家就把沙發上跳來跳去的孩子臭罵了一頓。孩子心裡窩火,狠狠去踹身邊打滾的貓。貓逃到街上,正好一輛卡車開過來,司機趕緊避讓,卻把路邊的孩子撞傷了。
  • 踢不爛的女人
    整場會她都在給我們講「踢不爛」的故事。來開會前,我是看過那一條「真是踢不爛」的廣告的。第一眼看到的時候我震驚了:這真的是一條品牌視頻?這不是網友惡搞?Timberland,真的把「踢不爛」作為品牌的中文名了???好笑加驚奇之後,我開始認識到這條片子的力量。它展現的那種勇敢、真誠、堅持的精神,配上讓人渾身起雞皮疙瘩的旁白文案,還有如同海風般美妙的配樂,讓我沉迷、感動。然後我發現,「踢不爛」這個看似玩笑的中文名,放在這裡樸實大膽,天衣無縫。Olga說,這條片子籌備了10個月。
  • 踢踢桶智能感應垃圾桶怎麼樣?踢踢桶智能垃圾桶使用評測
    作為一個顏控的小姐姐,推薦大家一個顏值超高的垃圾桶——踢踢桶創意垃圾桶,它是家居用品的顏值擔當,無論從外觀造型,還是實用性上來說,都可以稱之為垃圾桶界的「愛馬仕」。2/功能細節踢踢桶嘛,聽名字就知道它的「玩法」,360°任意角度輕輕一踢,桶蓋就自動打開,不用揮手,不用彎腰,不用腳踩,超級方便!0.6秒極速相應開蓋,5S後合蓋,開合靜音無幹擾,非常溫柔。有時,做菜忙得空不出手,就對它踢一腳,心情不好的時候,也可以踢一腳。
  • HIFIVE與臺灣九踢文化達成音樂版權合作
    近日,成都嗨翻屋科技有限公司(HIFIVE)與臺灣音樂公司九踢文化(9 KICK)達成音樂版權合作。HIFIVE將為九踢文化及其旗下Synth Pop樂團ADOY提供音樂全球發行、宣傳推廣、商用授權、作品維權等專業音樂版權管理服務。
  • 臺灣羽毛球隊又鬧笑話!球員訓練改踢足球,球迷調侃:大開眼界
    不過,這次臺灣羽毛球隊又鬧了一個大笑話!球員訓練竟然改踢足球,這也引發不少球迷調侃,紛紛表示大開眼界!眾所周知,近幾年來隨著林丹狀態逐漸下滑,諶龍、石宇奇等目前還難堪大用,職業導致中國羽毛球隊出現了青黃不接的局面,在國際賽場的統治力也逐漸下滑。
  • ...首秀舞臺超燃 被批跳舞划水的虞書欣霸氣回應:我能踢高幹嘛要滑水
    THE9成團首秀舞臺超燃 被批跳舞划水的虞書欣霸氣回應:我能踢高幹嘛要滑水時間:2020-06-18 10:20   來源:聽歌打娛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THE9成團首秀舞臺超燃 被批跳舞划水的虞書欣霸氣回應:我能踢高幹嘛要滑水 昨天6月18日,各個衛視都在舉辦自己的超級狂歡夜,只要你能想到的明星都能在節目裡看到
  • 踢完狼王踢老葉!冷漠這鍋李雲龍表示不背!
    微信搜神豪圈公眾號點關注免費進神豪群!
  • 假面騎士新十年騎士踢
    假面騎士新十年最酷炫的騎士踢:黑洞踢吞噬一切,時停踢在線絕版      隨著假面騎士時王劇場版的上映,也標誌著假面騎士的平成時代即將就要過去。
  • 伊布:在我隊裡不讓梅西踢點球,我踢仨才會給他一個
    如何保持進取心?只要我能踢,我就會踢出高水準。在我踢不出高水準的時候,我就不會再踢球了,因為我需要感到自己活著,需要感受到自己能做出貢獻。我不想因為自己39歲而得到任何特權,我也不想聽人說我速度慢了之類。現在,我只想要你們把我看成世界級球星,想要你們拿我和任何球星相比,因為我比以往更加努力。」伊布和布馮,會踢到50歲?「布馮。」
  • Faye回應被踢出飛兒樂隊怎麼回事 Faye為什麼被踢出飛兒樂隊
    Faye回應被踢出飛兒樂隊怎麼回事Faye做為飛兒樂隊曾經的主唱,近日在接受採訪的時候首次談到了自己被踢出飛兒樂隊的事情,Faye表示自己當時被踢出群的時候好錯愕的質問隊友,但是對方卻只稱有新的計劃,對此很多網友表示Faye離開以後還能叫飛兒樂隊嗎。
  • 伊布:在我隊裡不讓梅西踢點球 我踢仨才會給他一個
    如何保持進取心?只要我能踢,我就會踢出高水準。在我踢不出高水準的時候,我就不會再踢球了,因為我需要感到自己活著,需要感受到自己能做出貢獻。我不想因為自己39歲而得到任何特權,我也不想聽人說我速度慢了之類。現在,我只想要你們把我看成世界級球星,想要你們拿我和任何球星相比,因為我比以往更加努力。」伊布和布馮,會踢到50歲?「布馮。」
  • 「踢不爛」的燃文案又來了,要把現實踢爛!
    真,是踢不爛的;現實,是踢不爛的;所有那些真實的嚮往、堅定、勇氣與愛都是踢不爛的。TVC文案你拒絕妥協拒絕退縮拒絕放棄自己內心一直以來的執著你攥緊信念你說:「我是踢不爛的」有人對我說現實是踢不爛的走在這樣的現實裡讓我更加確定要從這裡跨出去跨出別人指定的路線自然到達別人到不了的地方
  • Timberland 是什麼時候成為你的「踢不爛」的?
    或許這註定是緣分,踢不爛 來自 Timberland 的音譯,卻好像度身訂造似的生動地代表著 Timberland 的品牌精神和其經典鞋款 大黃靴 的卓越質量。所以,在眾人眼裡這三者的聯繫非常緊密:Timberland 就是大黃靴,就是踢不爛。
  • "踢不爛" 神級廣告又來了,看到10秒,心已經化了!
    才叫踢不爛但踢不爛的故事還遠遠未完成踢不爛,用一輩子去完成 片子出來後,有部分聲音質疑其比不上 2016 年的版本,說那個更純粹。其實更深入人群看似跨入孤獨其實更加獨立不走別人走過的路自然到達別人到不了的地方真實的嚮往是踢不爛的如果人們走得慢我就走快些如果潮流推擠所有人向前我會停下腳步真實的堅定是踢不爛的
  • 【暗黑3資訊】踢踢罐子逗逗殭屍,暗黑3初期的「歡樂」時光
    踢罐子  在暗黑破壞神3剛剛發售那會兒,遊戲的難度比之現在高了不止一個量級:裝備掉率極低且屬性變化極大,傳奇裝備難處且完全沒法用,若要挑戰高難度遊戲,你甚至可能死到無法修理裝備!(僅限普通模式,HC模式並沒有重來)  在這樣的遊戲機制下,踢罐子這一舉動應運而生,流傳開來,畢竟相比堵著營地門口殺你的怪物們,李奧瑞克門口的罐子並不會還手,而在堆積了足夠的GF(額外金幣獲取)之後,罐子提供的金幣甚至比你殺怪的效率要高得多。
  • 全員騎士踢,傷害不高侮辱性極強,假面騎士打敗敵人必須是騎士踢
    劇情像是在猜謎語,世界打鬥雖然沒有太大問題,可是主角們不是在變身的路上就是在被打得解除變身的途中,甚至劇情已經過了介紹期,面對的怪人也不再少數,可是沒有哪位假面騎士使用過騎士踢!以至於讓我們產生一些錯覺,真理之劍的假面騎士大多精通一門獨有的劍術,附帶劍氣攻擊,或許騎士踢只能是削弱其戰鬥能力,也就是說帶法術攻擊的聖劍士們是不需要騎士踢的,直接拔刀斬就可以了。
  • 寶寶晚上睡覺踢被子?可以準備防踢睡袋啊
    想必大多數寶寶,都會有踢被子的習慣。一個原因是冬季被子太厚重,壓得寶寶不舒服,所以寶寶才會踢被子,二個原因是小寶寶本身就好動,雙腳不停的活動,踢沒踢被子也是不明所以的。要知道,寶寶愛踢被子是很容易受涼。半夜我們都睡得比較熟,很難發現寶寶把被子踢了。當發現的時候,也不知道寶寶把被子踢了的時間有多久了,再幫寶寶蓋上被子時,寶寶可能已經受涼了。
  • 「踢」進新世界!盤點《海賊王》中五大踢技超強角色
    眾所周知在《海賊王》中山治的踢技非常厲害,一招惡魔風腳便可以在踢中目標的時候燒焦敵人的骨頭。不過在海賊王中,並不是只有山治才有高超的踢技,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在海賊王中擁有超高踢技的人物還有哪些?哲普曾經也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大海賊,外號「紅腳」。之所以會有這個外號,是因為被他踢到的人都會血濺五尺,自己的腳也會經常被染成紅色,「紅腳」這個外號也是因此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