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川》,動人的地方究竟在哪兒?

2020-11-05 麻辣婊哥

《金剛川》上映了十來天,熱度伴隨著爭議一直沒有停止,剛好今天有時間,聊一聊這部電影。


可能會涉及到一點劇透,不多,大家可以放心食用。


先說一下電影的背景。


抗美援朝起始於1950年10月,打了近三年,經歷兩個階段的作戰轉守為攻。為促進停戰實現,1953年7月我們發起夏季反擊戰第三階段作戰。


其中一場重要戰役,就是金城戰役。


但這一戰役有一個難題,志願軍想要去前線支援,必須要渡過極多的河川,這部影片選取的就是其中一條金剛川。


金剛川水深4到6米,且需要運輸物資彈藥,所以無法泅渡,只能在河上架橋,「金剛橋」供「燕山部」一個師級單位,萬餘人通過。



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兵,曾有過回憶。


金(剛)川不是什麼戰役,是要過河的一個橋。



他也參加了,是去維護橋的,給橋裝橋板。



敵人的飛機來把橋炸斷了,他們就馬上把橋合攏,讓步兵過去,就這樣一直不停地打。



老兵語言樸實簡單,三兩句話就把電影的核心劇情給說明白了,就是炸了補,補了炸,無論炸多少次,最後都要把志願軍給送過去。


所以,也無所謂劇透,其實劇情的大概已經能猜出個差不多。


這部影片目前存在的唯一爭議是製作人採用三個視角去講述一個故事,三個角度分別包括步兵、敵軍、和高炮連。因為在前兩個視角片段出現一些重複畫面,觀眾感到費解。


但其實了解過這部影片的創作背景,就會釋懷。


影片的製作時間非常緊張,從8月底官宣陣容到10月提檔上映,滿打滿算兩個月,導演組為力求真實效果,在丹東搭了真橋,期間還受洪水影響,衝垮了又再搭。



2個月,拍攝、剪輯、後期製作,就這個成片質量,以及裡面特效大場面能做到的精彩程度,可以說堪稱超額完成。



而說到三視角,乾脆就從第二個視角說起。


從敵軍視角來講述這場戰役,是影片裡鮮見的手法,但看過電影的人會從中感受到其中的必要性。


「疣豬」是一名美空軍的外號,他喜歡在上空盤旋的時候念幾首詩,能在緊張時刻作詩,側面反映佔據的優勢情形,以及樂觀或者說自大的心態。


事實上,他也確實是佔優勢的。


飛旋在空中的轟炸機和地上想要渡河的血肉之軀,簡直就是鐵彈和螞蟻的對決。即便地面上有炮兵連,但為數不多的炮彈和「疣豬」的轟炸機比起來,依然弱勢。



可「疣豬」沒有想到,在一次次摧毀橋面以後,橋又一次次莫名被修好,他的工作似乎永遠都沒法結束。


有一個情景,讓人印象深刻。


在炸完炮彈基地後,「疣豬」正要飛離開,當他看到修橋的人又如螞蟻一般扛著橋板不放棄時,臉上出現了一瞬間的疑惑。



這是打不倒的鋼鐵嗎?不,只是一批倒下了,又有一批站起來了。


想要贏得戰役,就必須過河,這是唯一要完成的任務,哪怕用人肉,都要把橋給頂起來。


戰爭是無情的,但處於戰爭中的個體卻有自己的感受。志願軍們的悲壯和義無反顧的犧牲,讓「疣豬」側目並產生敬重。


包括「疣豬」們自己,後來回憶,經歷戰爭以後不敢坐飛機了,戰爭的殘酷在心裡留下創傷後遺症。


這大概,就是戰爭片帶給人們最大的反思。


說完第二視角,我們再說第一視角和第三視角,其實我並不認為這兩個視角是能分開來看的,反而第一視角更像是全局,第三視角是其中重要分支與補充。


在第一視角裡,出現很多人物,每個人物身上都有不同的任務。


鄧超飾演的是高福來,步兵連長,他接到上級通知,要最後一批過橋,並在緊急時刻配合修橋。



李九霄飾演的是劉浩,步兵班長,他主要配合高炮連,在高地觀察全局,並給以指示。



魏晨在這裡面飾演工兵連長閆瑞,負責修橋,他是我最沒有認出來的,以前清秀面龐突然就變成了糙漢子。



面對一場艱難的戰役,眾人分工明確,又配合無間。


可即便是我們以為的主角,在影片裡面,依舊是說領盒飯就領盒飯了,鄧超被炸到只剩半個身子,還在無意識的說「快修橋」時,我差點一個爆哭。李九霄和老鄉話務員剛產生的一點情愫,連線頭都還沒出來,就硬生生的斷了。


飾演七連長的歐豪和魏晨吵起來,觀眾都知道歐豪要強行泅渡過江是不理智的,但沒有人和槓精一樣去罵他。


看到犧牲們的戰友,和僅剩的不多時間,保持理智實在太難。


當然,在這裡面淚點最多的,還是在吳京和張譯身上,他們是本片最大的亮點,貫穿三個視角。



兩人都是高炮連的,張譯是連長,吳京是從連長撤下來的班長。他們是和敵軍真正開幹,保護步兵工兵的人。


戰友的情誼並不需要肉麻的畫面去展示,僅僅兩人搶著要去明處炮位,把隱藏炮位讓給對方,就已經明了。


混不吝的吳京最後還是搶下了明處炮位,開玩笑對張譯說:要不把你炮彈勻我10發,也算心疼我了,張譯竟認認真真答:能成。


吳京摸了摸張譯的臉,笑了一下,轉過身說:滾。


這僅有的溫馨畫面為後面的情感爆發做了鋪墊,身處險境的吳京最終犧牲,而之前謹慎的張譯沒有再小心翼翼,一路跑著去找尋,他希冀吳京是存活著。



影片很克制,沒有大肆渲染感情,為數不多的鏡頭裡,是張譯和魏晨分了一根吳京的煙,來祭奠犧牲的戰友。


人們沒有時間去痛哭,也需要保留精力去應對戰鬥,更要把壓抑在心中的悲痛留到戰場上爆發。從刻畫手法來看,是高級的,即收斂又有爆發點。


而張譯也並沒有讓人失望。


網上有一句話,張譯:誰用誰爽,一直用一直爽。後期情緒的層層爆發,哪怕是鏡頭懟著特寫,都完成的絕妙。



很多在前面沒有哭的人,最後看到張譯眼裡的視死如歸時,忍不住了。


這和張譯讓炮兵們點火,吸引敵軍注意力時,有個小細節是一樣的。


年輕的小兵愣了一下,意識到自己肯定會犧牲之後,一句話沒說立即執行,旁邊年長的士兵摸了摸小兵的臉。僅一個動作,不需要言語,已讓人淚目。



沒有人是不怕死的,但總有人會忘我。


這是影片要傳達的主旨,也是觀眾能接收到的。而如何判斷一部影片是好的影片,就看能不能get到導演和演員們想對觀眾說的話,從這來看,我認為它瑕不掩瑜。


最後一點感慨,對於世界上的每一個個體來說,和平盛世來之不易,願你我都能好好珍惜。

相關焦點

  • 金剛川在哪兒 金剛川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最近要上一部為上就已經火了的電影了,就叫這個《金剛川》,有超多影帝加盟,電影非常受期待,電影講的是抗美援朝其中的一個故事,話說就是在這個「金剛川」這個地方發生的戰役,那麼有人要問了,這個金剛川在什麼地方呢?金剛川放在今天又是什麼地方呢?下面我們就著這些問題一起來分析揭秘看看吧!
  • 熱血金剛川,在哪兒?
    2020電影,管虎、郭帆、路陽,熱血《金剛川》可否超越《八佰》?原定在10月25日中國抗美援朝紀念日上映的電影《金剛川》,提檔2天定於10月23日正式登陸國內各大電影院線。從已經發布的單只預告片看, 金剛川充滿了熱血、勇敢
  • 《金剛川》作為一部主旋律電影,到底有何動人之處?
    《金剛川》是最近比較大熱的電影之一了。作為主旋律電影的《金剛川》自從上映就收到了無數網友的關注。上映之時也跟《八佰》一樣引起了較大的輿論風波,但是別的不談,我們今天聊聊《金剛川》。《金剛川》由管虎、路陽、郭帆聯合執導。
  • 金剛川:魔幻的戰爭「大片」,視角講解!
    10月23日,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的獻禮片——《金剛川》震撼上映。 在目睹敵人的一次又一次轟炸後, 他已經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 而這時,他看到敵人陣地燃起了熊熊大火, 究竟發生了什麼
  • 最後一戰,電影《金剛川》背後的金城戰役究竟什麼樣?
    電影本身如何,留待每一位觀眾自己感受,但對於金剛川的歷史故事、真實的金城戰役、尤其是歷史上最可愛的人們究竟經歷了什麼,它有著固定的答案。「無實力而乞和平,則和平危;有實力而衛和平,則和平存。」所謂實力,從很多年前起,就有人為你我如今的安寧而勠力儲備了。
  • 《金剛川》全部演員表 電影金剛川三個月拍出奇蹟背後感人故事
    《金剛川》全部演員表近日,由bai管虎、郭帆、路陽共同du執導電影《金剛川》,正式官宣定檔10月25日,在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日之際,以熱血光影向中國人民志願軍致敬。電影同時發布「金剛天團」版人物海報,首度曝光演員陣容。
  • 金剛川「三合一」導演團隊如何分工
    路陽介紹說,《金剛川》劇組有很多個群,管虎、郭帆和路陽三個人有群,整個劇組還有巨大的群,然後還有很多細分的小群。「因為上了山基本沒信號,所以收工下山後趕緊去查信息,我再跟兩位導演分享當天工作進度,再問一下我們有什麼需要去配合的地方。我們三個人之間要彼此配合,比如互相幫對方拍些空鏡,或者幫對方拍一些鏡頭。我們很清晰,要在這樣短的時間內去完成這樣一件高難度的任務,就必須要密切配合。」
  • 究竟如何評價電影《金剛川》?
    1上周五《金剛川》第一天上映,我就去看了。其實是有一系列交代不清楚的地方的。而在《金剛山》的這段中,導演的用心是能感受到的,但卻好比做了一鍋「夾生飯」:吃是能吃,但嚼到嘴裡總覺得哪裡味道不太對……第三點就是邏輯問題了,或者還是說,觀眾看了後還是有覺得不合理的地方
  • 被罵慘的《金剛川》到底「難看」在哪兒?
    《金剛川》講述了在1953年7月12日,志願軍戰士在為了在規定時間裡到達戰場,一次次在美軍戰火的摧殘下,不顧生命危險渡橋修橋的故事。這也是《金剛川》被打差評的根本原因。可以說《金剛川》真正讓觀眾有共情的,就是張譯這個角色。
  • 電影《金剛川》背後的金城戰役究竟什麼樣?
    電影本身如何,留待每一位觀眾自己感受,但對於金剛川的歷史故事、真實的金城戰役、尤其是歷史上最可愛的人們究竟經歷了什麼,它有著固定的答案。「無實力而乞和平,則和平危;有實力而衛和平,則和平存。」所謂實力,從很多年前起,就有人為你我如今的安寧而勠力儲備了。金剛
  • 貓眼評分9.4的《金剛川》,其背後究竟有什麼歷史值得銘記?
    10月23日全國上映的電影《金剛川》一上線便收穫當日票房冠軍,熱度可以說是非常之高。然而在此之前,很多人並不看好這部短短兩月便完成製作的電影,直到真正身臨其境看完才真正體會到《金剛川》如此高的票房表現是真的當之無愧!
  • 《金剛川》19天票房破9億,豆瓣評分卻跌至6.5,趕工引發致命傷
    《金剛川》19天票房破9億,豆瓣評分卻跌至6.5,趕工引發致命傷! 截止至11月10日上午08:24分,《金剛川》上映第19天,總票房破9億,正式超越《奪冠》位列今年年底電影票房第四名,也是可喜可賀了。
  • 金剛川到底在哪兒,飛機能一槍將人炸成血霧?真實戰況如何
    電影《金剛川》的名字一直都很讓人不解,就像《八佰》其實指的是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八百壯士」,一開始我連這個「佰」字都不認識,直接念「陌」。《金剛川》金剛川確實是一條河的名字,給這條河的所在地當然是韓國,念法還真是有點古老
  • 《金剛川》的背後:3個月花了4個億,3名導演分3個地方拍攝
    《金剛川》的背後故事:3個月花了4個億演員低片酬,3名導演分成3個地方拍攝!10月23日《金剛川》上映了,這個電影的背後有很多故事,因為是一部任務劇,今年7月才開始籌備,到了10月就上映了,時間緊任務重,而且3名導演需要在3個月之內有一個融合,各自是獨立的,但又要合為一股繩,這部片的製作也是花了大手筆,演員的片酬在這部電影裡,只是象徵性的拿了一點,可以說是低片酬出演,裡面的特效才是大頭,不少人在影院裡面哭得一塌糊塗。
  • 《金剛川》觀後感
    《金剛川》上映首日票房突破5000萬,口碑差異化明顯。喜歡這部電影的是真的喜歡,覺得失望大過期望的觀眾也大有所在。從三個方面講講《金剛川》的觀後感,以及造成口碑差異化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麼?第一,電影質感滿分。鏡頭裡的叢林、志願軍、敵軍轟炸機,還有誓死保衛的橋,環境烘託的很真實,幾乎沒有瑕疵,還有一種戰爭美學的藝術性。但是,電影傳遞出的殘酷性是真的,火燒遍野也是真的。第二,演員的超標準演技。
  • 金剛怒目,川流不息,電影《金剛川》:沒有退路
    1953年6月的朝鮮金剛川正處在戰亂之中,大炮不斷轟鳴,飛機盤旋在死寂的天空中,子彈似火線一般四處竄動,原本應該蛙叫蟬鳴的田野卻成為了一片茫茫的火海,但是恰恰在這看似煉獄的地方其實還存在著最後的生機這其實就是電影《金剛川》的故事大概,動人的故事總是取材於現實,《金剛川》改編自抗美援朝中真實發生的金城戰役,而電影中戰士們的原型都能夠從現實中查找到。雖然《金剛川》還未上映,但是小編看了預告和導演專題採訪,這部準備在抗美援朝70周年上映的影片其實不僅僅是一部單純的愛國主義性質的教育影片,它更是在向世界表明中華民族在任何困難面前都不會倒下的決心。
  • 不該失去「金剛」的《金剛川》——電影《金剛川》觀後
    不該失去「金剛」的《金剛川》——電影《金剛川》觀後>康 宇 近期電影票房市場,除去不斷創出新高的《我和我的家鄉》,緊隨其後的大概當屬熱度濃濃的《金剛川》了。《金剛川》取材於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一個真實故事。韓戰後期,志願軍發動了最後一次大型戰役,金剛川是一條大河的名字,為了主力部隊在規定的時間內順利通行,我軍在這條河上修建了一座木質浮橋,因而它既是一條重要的軍事通道,更是數以萬計的志願軍戰士的生命通道。圍繞著這條生命通道,我軍與美軍展開了一場慘烈的殊死搏鬥與較量,我方儘管裝備落後,但依然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譜寫了一曲英雄主義讚歌。
  • 《金剛川》:評價兩極化的戰爭電影,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正在熱映的抗美援朝題材電影《金剛川》根據1953年7月真實歷史改編,電影的核心聚焦在一座「炸不爛」的橋上,正是那座橋,將中國人民志願軍送往金剛川南岸,直到戰爭勝利。電影開頭就交代了故事核心:次日黎明5點之前,步兵連必須配合工兵連完成任務,確保大部隊可以及時過河。
  • 遲到的「八佰番外篇」《金剛川》,一部不知所云的電影
    這是一篇遲來的觀後感,《金剛川》我又喜歡把它稱為八佰的番外篇。看這部電影之前,說實話我是十分期待的,畢竟管虎、郭帆、路陽三位國內頂級導演聯手執導、張譯、吳京兩大影帝聯手飆戲的電影陣容,足以滿足我對這部電影的任何幻想,但電影究竟好看不好看是不是一部好電影,看過之後才能見分曉。
  • 電影《金剛川》劍指10億,顏敬傑「金剛川人橋」劇照曝光
    》上映21天累計票房衝破9.3億國民幣,劍指10億元大關,即日對於影戲中顏敬傑等演員在影片中以身材支持木橋的「金剛川人橋」備受熱議,影戲《金剛川》末端,顏敬傑 等氣力派演員扮演的兵士們用血肉之軀搭起人橋的畫面,打動了多數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