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麥當娜迎來了她60歲的生日,當時身在摩洛哥的她在社交網絡上貼了這麼一張照片。
「The Queen」,簡單直接貼切,是獅子座沒錯。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那些曾經把「麥姐」掛在嘴邊的歌迷們開始改口叫她「麥奶奶」。聽起來雖然親切,但多少暗含了一些挖苦調侃的意味。
如果是旁人,60歲被稱為奶奶當然沒什麼不妥,但對於麥當娜,叫她奶奶我總覺得有點不太公平。
這世上五六十歲仍然皮膚嬌嫩身材苗條保持年輕樣貌的女明星不在少數,但麥當娜和她們不一樣的是,她身上是沒有年齡感的,而這和容貌無關。
看到別的凍齡女明星,我們會驚呼駐容有術,但看到麥當娜,我們卻只會覺得正常——這本來就是麥當娜應該有的樣子,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所以別的女明星到了一定年紀就開始自覺不自覺地離開舞臺中央成為可有可無的配角,要麼乾脆直接退隱從大眾的視線裡徹底消失。
她們的名字慢慢被新一代的受眾遺忘,成為上一代人的集體回憶,偶然才會在集體懷舊的時候被提起。每一個女明星似乎都不可避免地要經歷這樣殘酷的自然淘汰。
可是麥當娜不一樣,60歲的她仍然拒絕離場。
三十年前她就已經是地球上最能賺錢的女歌手,三十年後她仍然是牢牢佔據著舞臺正中央的C位天后,她仍然在出唱片發專輯,她的演唱會人數仍然能接連破紀錄,她的一舉一動仍然牽動著大眾和媒體的注意。
她一路引領流行文化。過去三十年那個崇尚個人解放和個人自由的時代,她是當之無愧的奠基人和領軍者。而在三十年後,她依然保持著前衛和酷的形象,依然能時不時地讓全世界咋舌側目。
麥當娜是沒有辦法用年齡來定義的。更確切地說,麥當娜是沒有辦法用任何世俗的標準來定義的,相反,她才是那個下定義的人。
她這輩子一直在做的一件事,就是不停地向前,突破邊界。
直到她確立的標準開始為世人接受,直到曾經的禁區在她闖進去很多年之後開始成為大眾的遊樂場,然而她又已經無所畏懼地跑到了更遠的地方。
1、年輕的時候,麥當娜挑戰的是世人對於「性感」的定義。
1978年,20歲的麥當娜被紐約著名舞團 Alvin Ailey 錄取參加為期六周的培訓項目。
為了這個珍貴的機會,她毫不猶豫地從已經讀了兩年的密西根大學舞蹈系退學,孤身一人跑到紐約,後來她說這是自己做過最勇敢的一件事。
剛到紐約的時候她身上只有35美金。但是站在世界中心的時代廣場,她說:我要徵服這個城市。
四年後,她的第一首單曲 Everybody 一炮而紅,登上全美舞曲排行榜榜首。
她牢牢地抓住了這個機會。一首又一首傳唱度極高的新歌,一張又一張話題性極高的專輯,讓她在當時還被男歌手統治的流行樂壇摧城拔寨。
到1991年,她手裡已經有21首 Top 10 歌曲,海外唱片總銷量7000萬張。
大多數人都不再記得她拗口的全名麥當娜·路易薩·維蘭妮卡·西科尼,所有人都只叫她麥當娜。
她不再是那個來自密西根州的青澀中部女孩,而成了風靡全美國的時尚偶像。
無數的女孩子模仿她的穿著,她的漁網襪、無指手套、蕾絲內衣成為最流行的單品,直到今天看來仍然充滿時尚感。
就連她標誌性的牙縫都成為性感的象徵,改變了美國人要求牙齒整齊的傳統審美。
沒錯,在MTV裡,在電視屏幕上,在演唱會舞臺上,在公眾的眼光裡,她把自己的尤物特質發揮到極致。
身材和外貌原本是男權社會對女性的審美,但是麥當娜的性感卻在當時惹來了巨大的爭議。
原因很簡單,因為在麥當娜的撩人性感背後,隱藏著一顆無所畏懼渴望自由的野心。
1985年的 Like a Virgin,麥當娜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單曲,演唱會上她穿著婚紗登場。
1991年,她給自己的巡迴演唱會起名叫 Blonde Ambition,金髮女郎的野心。
她的性感是自由的,不受外界掌控的,也正因為如此,在被一些人熱愛追逐的同時,也引起了另一些人的不快。
時至今日,社會觀念當然已經進步了很多。
但是不要忘記,早在三十年前,麥當娜就已經牢牢地掌控著自己,把樣貌和身材變成一種武器,拒絕附和男權社會安排給女人的刻板角色。
她真正販賣的不是自己的性感,而是她的姿態。她的性感不是社會對女性的物化,而是她對社會的宣言。
2、現在,麥當娜開始挑戰的,是社會對於「年齡」的定義。
二三十年後世人終於開始接受麥當娜對於性感的掌控。但弔詭的是,麥當娜卻發現自己闖進了另一片禁忌之地。
40歲、50歲、60歲,她仍然一如既往,想繼續做一個時尚偶像。
於是大家就有點受不了了。
媒體都在討論麥當娜什麼時候「優雅老去」。不要以為這是在誇她不老,恰恰相反,這是在指責她老得不夠優雅。
2015年,她的表演還是這樣的風格。
外界批評她,不像是一個五六十歲的人應該有的樣子。
她回嗆說:也許有一天,大多數五六十歲的人都會是這個樣。
十年二十年以後,這些就會變成常態。人們會閉嘴的。正如她從來那些驚世駭俗,在今天看來已經是稀鬆平常。
她說:「認為女性過了40歲就不應該再有趣、好奇、有冒險精神或者性感,是父權社會的陳舊觀念。是誰制定了這些規則?誰說的?我會一直和這些觀念鬥爭下去。」
「所以,如果我不得不充當一個為女性敞開大門的先驅角色,讓她們相信即便到了五六十歲,也依然可以像 20 歲那樣性感和美麗,那這個角色我當定了。」
她強調的是,自己不是在和年齡做鬥爭,只是一如既往地繼續她一直以來的生活——繼續保持創造力,繼續工作,繼續寫作,繼續週遊世界,繼續冒險,繼續好奇心,繼續學習新知識。
2016年,Billboard把麥當娜評選為「年度女性」,她上臺領獎時做了長達十分鐘的演講,真情流露,讓人動容。
她說:「人們都說我很有爭議性,但我認為迄今為止我做過最有爭議性的事,就是我一直留在這個行業裡沒有離開。」
而給她頒獎的安德森·庫珀則說,麥當娜不僅僅是那一年的年度女性。
「在我看來,1982年她發行 Everybody 之後的每一年,無論是她的音樂、影響力還是文化效應,她都是當之無愧的年度女性。」
麥當娜之所以能成為時尚偶像幾十年屹立不倒,真正的原因是她內心的那種力量感和獨立意識。
時尚的意義不僅僅是華服,不僅僅是光鮮亮麗的走秀,而是超越時代的精神和理念。
紐約之所以是時尚的象徵,正是因為有像麥當娜這樣具有先鋒精神的人。
每年的紐約時裝周,雲集全紐約乃至全世界最有時尚精神、最有先鋒精神的一群人,而麥當娜也經常被媒體拍到在紐約時裝周看秀。
今年的紐約時裝周「中國日」,主題正好也是「女性獨立」,很多設計和麥姐的精神還挺搭的。
比如新銳時裝設計師陳安琪,色彩炫目,著名的時裝商業評論 BOF 形容是「駕駛著五光十色的海盜船駛入了哈德遜河」,內在的理念也是源自女性。
仔細看,會發現模特的胸前或背後掛著手機,這是 vivo 的新品機型 X23。
臺下坐在第一排看展的劉雯,她剛剛在幾個星期前正式成為 vivo X23 的代言人,你看她手裡還拿著一部 X23。
vivo X23 是一部蘊含著先鋒精神的時尚手機,它最大的特點是獨創的「光感美學」設計理念。
傳統的手機設計不外乎透明、半透明、彩色、漸變色,在外觀顏值提升的同時,同質化的現象也越發嚴重。
為了改變手機設計高度同質化的現狀,X23 尋找到的解決方案是,光。
不同的物體,受到光源色的照射和環境色的影響,會呈現出不同的色彩跳躍和流轉。
X23 在設計時融入了光的元素,讓光的變化對顏色、形態進行二次詮釋,雕塑出X23整體造型的立體感和豐富的色彩表達。
因此,光成為 vivo 設計美學的創作核心,每一件 X23 作品都獨一無二,與眾不同。
拿在手裡,每一刻都有截然不同的視覺感受,每一秒都有微妙的差異,這是一種奇特的體驗。
X23 有兩種配色方案,幻夜藍和炫影紅。紅與黑是時尚界的永恆經典,而藍與紫則代表著個性與優雅。
時尚不是一成不變的,通過顏色與光影的流轉和變化,X23 在手掌間不斷演繹著時尚潮流。
別忘了長按下圖二維碼關注我
聯繫郵箱:ask@jiazhuang.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