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 、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其實早在《演員請就位》第一季節目播出,郭敬明就已經吸收了一大波熱度。在與李誠儒的首次交鋒中,他更是說出了那句引發了無數網友們討論的金句:你可以永遠不喜歡你不喜歡的東西,但請允許它存在。你可以繼續討厭自己討厭的東西,但請允許別人對它的喜歡。
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演員請就位》都是一檔成功的綜藝節目。從去年的第一季到今年的第二季,每一次節目更新都會引發社交媒體和觀眾們的熱烈討論,這是綜藝節目最需要的表現。
節目熱度更高,關注度更高,自然會讓節目本身被更多的觀眾所看到,而造成這些的所有原因都在於節目有看點。
新一季《演員請就位》最大的看點,除了新加入的爾冬陞導演毒辣評價演員外,還是與上一季保持一致的郭敬明導演和李誠儒的battle。
第一季的時候郭敬明和李誠儒的battle就讓觀眾們直呼過癮,所以在第二季中繼續看到他們兩個人的battle讓觀眾們既熟悉又期待。
很多人都說,郭敬明才是真正的演員。因為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那一套評價體系中,對於選手的評價,對於選手演技的認可,都完全出自於他個人的評價體系中,沒有公正可言,更無任何的說服力。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郭敬明導演送S卡。在演員何昶希和張逸傑重現《陳情令》的「名場面」表演中,張逸傑的表演得到了趙薇、陳凱歌和爾冬陞三位導演的定級卡片而獲勝。事情到這裡還沒有結束,就在主持人宣布定級結果後,郭敬明導演舉手示意,表示出於對新人的鼓勵,他想把自己的S卡發給何昶希。
一時間所有人都驚呆了郭敬明的這番操作。
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表演中,郭敬明愣是把自己手中的S卡送給了這位演員,出於什麼目的?
這直接引發了後臺參賽選手們的大討論,大家都不明白,這是郭敬明按照自己的顏值標準去選擇演員嗎?所以表演完自己作品的演員董思怡向四位導師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大家給S卡的標準都是什麼?」
這一問,不僅讓導演講出了各自的想法,也引發了郭敬明和李誠儒之間的爭論。
郭敬明直言:「我給S的人就是我想找他拍戲。」
隨後發言的陳凱歌表示,投出的每一張S都代表著四位導演對演技的看法,大家坐在這兒的目的是對於臺上的表演給予專業的正確的判斷和評論。
陳凱歌導演言語間透露出對郭敬明「S卡=我想找他拍戲」言論的反駁。
李誠儒在此刻終於上線,本來他呈現雙手環抱的姿態,微笑著閉眼向後傾了一下,看得出來他的神情中透露著無奈和迷茫。
然後他神情嚴肅地提出「我能不能發表自己的觀點」,讓現場觀眾都內心狂喜,暗中表示他來了他來了,他帶著和郭敬明的battle走來了。大家都非常期待李誠儒的點評。
「我不喜歡翻手為雨覆手為雲的各種作法,一會說我選擇他並不是為了和他合作,一會說我選擇他就是為了要跟他合作,出自一個人之口」,李誠儒果然沒有讓觀眾們失望,一開口就是一針見血的點評。
聽到李誠儒這番針對自己的言論,一旁的郭敬明企圖打斷了李誠儒的發言想要解釋。
儘管他作為導演之一,有發放S卡的權利,但是要知道40位演員只有這8張S卡,也就意味著如果少一張S卡,如果對於一個大家都不認可的演員獲得了一張S卡,那麼至少是其他39位演員的損失。
這對於其他39位演員來說也毫無公平性可言。
核心問題就在於如果《演員請就位》不是以演技為唯一標準的話,那不如叫《明星請就位》或者是《流量請就位》亦或者是《顏值請就位》就好了,說到底《演員請就位》需要的是好演員,需要的是好演技,這才是將演員分為S級、A級、B級的原因所在。
所以郭敬明給出的這張S卡,直接讓很多參賽的演員徹底迷茫,這到底是郭敬明在選演員還是在選自己的「後宮」?
退一萬步來講,也許郭敬明真的希望何昶希能夠成長,但是也絕對不應該在場上用一張S卡去鼓勵他,這是一種錯誤的鼓勵方式。因為這樣不僅會把他拱手推到爭議的漩渦中,還會讓大多數觀眾站在他的對立面。
如果觀眾對於這位演員的預期是和郭敬明站在一起,那很顯然,其他觀眾都會對這位演員有著一定的期待值下降,這對於演員本身來說,就輸在了起點。
但是郭敬明卻從中再度獲得了一大票流量和討論,熱度更高,知名度更響。所以他真的是一位好演員。
看過郭敬明作品的觀眾大多能夠知道,郭敬明導演作品吸金能力很強,但是作品的口碑往往不高,最高的分數才4.9分也顯示出觀眾們對於郭敬明導演作品的態度。
這也許就是所謂的導演能力不足,但是演員能力很強吧。
言外之意無非就是你不懂可以,但是要允許他的存在。這其實是一種謬論,也是一種荒唐的邏輯。所以知道中國演員們如今的現狀了吧?連導演對於這種言論都大張旗鼓,演員們又怎麼能演好戲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