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零開始打造一個廚房?這是我們今天要幫你解決的問題。
打造一個新手廚房,其實還挺難的。小白容易在第一步花很多冤枉錢:分不清哪些廚具是剛需,哪些是可有可無的?哪些是開火做飯的最低配置?搞明白這個基礎問題,你能少走很多彎路。
你有沒有過這種經歷:衝進宜家餐廚區,什麼都想買,買來都閒置了
第二個問題是,怎麼在每種品類裡找到最耐用好用的一款?
多餘的預算,用來買什麼,可以極大提升下廚的幸福指數?
這是我們研究了很久的新手廚房解決方案,沒有廣告,沒有植入,全部都是我們花錢+實戰經驗總結出來的。
最低600塊,就能解決日常剛需,立馬開火做飯。2000元出頭,能擁有一個可以陪你10年以上,使用感受極其愉悅的升級版廚房。
這一部分,應該是你購物清單裡的第一梯隊,全是使用頻率最高的廚具,它們可以涵蓋一日三餐絕大多數場景。其他七七八八的可以不買,這些我們強烈推薦你必買。
🔪刀具
先來說刀。我們推薦兩把,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更喜歡做西餐還是中餐?),選一把就行。
如果你更偏重於中式料理,比如經常要切片、切絲,處理大塊的肉,用刀轉移食材,以及拍(蒜和黃瓜)、剁(肉)等,我們推薦你買中式片刀。中片是中國家庭中最常見的刀,它基本可以滿足廚房新手的絕大部分需求。
它的刃比較平,在處理食材時,動作基本是直上直下,再加上合適的自重,落刀更有力度,非常適合切片切絲。
刀面寬,可以用來拍擊、碾壓,轉移食材也很便捷。較厚的刀背也很適合磕砸和拍松肉類。
具體品牌,我們推薦這把:鄧家刀TM-9050(切片刀)。
15°開刃的薄刃設計,刃口鋼材是9Cr15Mov的九鉻鋼,硬度可以達到58。它對於新手家用來說已經足夠鋒利了,完全可以讓你體會到切菜的快感。
九鉻鋼是指鋼材中碳佔比為0.9%,碳含量越高,就越硬、鋒利。比這個更進階的就是VG10金、大馬士革鋼、陶瓷等。但也不是越硬越好,過高易斷,比如陶瓷,過低則體驗太差,像是在鋸菜......
價格合適(淘寶官方售價89元),重量適中(315g),不鏽鋼的材質也不用費心養護,是一把很好的廚房新手入門刀具。
如果你偏重西式料理,覺得中式片刀太笨重,日常處理的食材分量較少,有精細處理的需求,三德刀更適合你。三德刀是日式主廚刀,它刀身有三分之二的長度是平刃,切菜方式和傳統菜刀一樣,直上直下:
刀尖處有適當的弧度,可以滑切:
整體尺寸小,有尖頭,所以也適合一些較為精細的處理,比如給蔬菜剝莖,削皮等。全刀只有130g,分量很輕,非常女生友好,使用起來毫不費力。
具體我們推薦藤次郎的F-311,性價比很高。
它的刀刃是用
VG10做成的,硬度在60-62之間,刀刃兩側則用13鉻的不鏽鋼來保護(DP鈷合金夾鋼工藝),專業術語聽不懂沒關係,翻譯一下就是又鋒利又耐用。
同等材質級別的刀具,價格一般都是4位數起跳了,這把刀只要300出頭,你品品這性價比。
兩把刀怎麼選呢?
❗️不管是中片還是三德刀,千萬不要用來砍骨和切冷凍食材!鋒利的刀刃薄,硬度高,必然韌性就會降低,也會相對更脆,暴力使用非常容易崩刃。
鍋要是真買起來,幾十口都是小事。但對新手來說,一口就足夠了。
它不粘,方便清洗,不用費心養護。就算你再沒有廚藝,火開小一點,食材怎麼都可以做熟(=能吃),是最新手友好的一口鍋了。
為什麼推薦30cm呢?這個尺寸可以給
翻炒食材留足空間,平底可以兼顧到
炒和煎的兩種需求。
有它,你日常煮泡麵、焯蔬菜、炒菜炒飯、燉肉、蒸蛋......這些最常用的場景基本都能覆蓋。
不粘鍋牌子這麼多,幾十塊到幾千塊的都有,怎麼選?很簡單,記住兩個要點:不粘鍋屬於
消耗品,不能傳宗接代!用久了塗層會有磨損剝落,要定期進行更換,所以不用買太貴的。塗層材質的安全性很重要。一定要選擇有質檢報告的
正規廠家,這樣質量才有保證,太便宜來路不明的不粘鍋不建議購買。
我們自用的是HAPPYCALL的30cm炒鍋,200出頭,用幾年換了不心疼。鍋子升溫快,不重,外壁用了塗層,清潔非常方便。鍋蓋還可以立在桌上,這一點真的很加分。
❗️不粘鍋是消耗品,使用得當才能延長壽命哦~要避免空燒和過度加熱。避免使用鋼絲球,鐵製鍋鏟等容易劃傷塗層的用品。建議使用木質或矽膠鍋鏟,以及海綿清潔布。排骨貝殼等尖銳的食材最好不要使用,以免劃傷塗層。
購買砧板的時候,主要考慮這幾點:
1. 穩定性好
2. 不會對刀造成損傷
3. 不容易發黴變質滋生細菌
我們在選擇的時候,就會儘量避開木質(保養麻煩、容易發黴吸味)和竹製(粘合劑可能會有質量問題)兩大類。家裡已經養了3口鍋的編輯表示,真沒多餘的心思再養塊板子了......
一塊是Neoflam的抗菌塑料砧板,這種材質市面很常見。這一款硬度適中,耐用(不過暴力使用還是會有劃痕),有矽膠防滑條,好清洗,比較輕巧,可以懸掛。價格也便宜,中號59元,用壞了也不心疼,可以經常更換。
另一塊是日本的吉川,它和很有名的朝日一樣是合成樹脂砧板。這種材質更有彈性,刀感好,有切入感,但不咬刀,對鋒利刀刃的保護效果更好。如果你的刀非常鋒利(貴),建議入手這塊。表面細小凹凸的格子不僅能起到防滑的作用,而且幾乎不吸水,很少會殘留異味。100出頭的價格性價比很高的。參考價格:中號(39cm*23cm),140元左右❗️砧板至少要備兩塊,生熟要分開。其實不太推薦買一塊砧板正反使用,你想,畢竟有一面要和桌面接觸,很難保證衛生。推薦的兩塊砧板,大家按需選購。
電飯煲
電飯煲裡最最有技術含量的就是它的加熱,這也是和價格直接掛鈎的。常見的有底盤加熱、上下立體加熱、三維立體加熱和IH電磁加熱幾種,價格也逐步遞增,IH技術的電飯煲基本都要上千了。
具體牌子就不推薦了,大家買預算內的大品牌,技術更穩定一些。公司自用的是松下SR-MS103,幾年前的老款了,是三維立體加熱的,好用,性價比高,幫我們完成了很多選題!其實吧,米飯好不好吃還是和米的關係最大,所以你們懂的吧;)
說完剛需,再來講講廚房裡的「軟裝」,沒有這些你也照樣可以開火做飯,但是它們可以極大地提升你的下廚體驗。燒飯,開心也很重要。這一塊,其實挺容易交冤枉錢的,相信我們,市面上大多所謂的「廚房神器」,我們幾乎都買過。
會推薦的都是踩了許多次雷之後留下來的東西,沒什麼,個個都保證
非常實用。
先來講【小工具】,有些很常見,沒有具體的品牌推薦,大家可以按關鍵詞自行搜索。
我們會經常拿它來焯蔬菜、煮泡麵、熱牛奶、煮雞蛋......對於不太炒菜的人來說,雪平鍋的使用頻率反而更高。
這種鍋設計得很好,鍋壁薄升溫快,很適合煮小分量的東西;整體輕便,方便單手操作;雙側導流口也便於傾倒液體。
它像是廚房裡的萬能輔助,煎炸蒸煮,客串炒菜(當然是輕量級嗷),可以四處支援。
推薦雪平鍋的鼻祖吉川,雖然價格略高,但是鍋壁很薄(1.08mm),鍋嘴二進階濾水的設計斷流利落,使用體驗很好。大小的話,推薦單人18cm,雙人20cm。
太小的鍋煮東西真的很憋屈,食材也受熱不均勻。
剪食品包裝袋是最初級的操作;剪辣椒、菠菜根這類蔬菜小菜一碟;煎好的肉直接剪成小份,還能少洗一次砧板:
與食物接觸還是準備一把專用剪刀比較乾淨衛生
也能剪雞骨!心疼心疼自己的刀,雞骨頭還是讓廚房剪上吧;)我們買的是Mastrad的,這是法國的一個專業廚具品牌,最喜歡它的磁吸外殼,可以貼在冰箱上,收納很方便。刃口很鋒利,可以拆卸清洗,能刮魚鱗,也可以開核桃、開啤酒瓶,功能很齊全。
害,來看看我們廚房的第三把🤚。
廚房夾在夾取東西時,會比筷子更加穩當,它可以完美替代許多筷子的使用場景,比如煎牛排、翻拌色拉、從蒸鍋裡夾取食物等,使用體驗比筷子好太多了。
推薦買這種矽膠頭和帶伸縮開關的,更加防滑,也便於收納。
剛開始下廚,當你摸不準菜譜上的一茶匙鹽一勺油一把米是什麼鬼的時候,電子秤真的可以幫到你很多。
而且也不貴。我們比較推薦香山這個牌子,是專門做衡器的,物美價廉的國產品牌。請買精確到0.1g的這款,咖啡組也會拿它衝咖啡,被我們戲稱為辦公室一千多塊A稱的平替
香山除了家用的電子秤,還做各種電子計價秤和工業稱重儀表,也有自己的研發中心,是個實力很強的國產大牌。
切菜的時候隨手就可以把溼垃圾丟進去。真·垃圾分類好幫手。
這種蒸架的開合度可以調節,所以能適應不同大小的鍋型。
撐開之後與鍋壁可以相互支撐,穩定性也比這種直接立在鍋裡的要更好。
圖片來源:淘寶
不用額外購入一個佔地方的蒸鍋,只要這個小東西,就可以讓家裡現有的鍋變身,解決你對「蒸」的需求。
瀝水籃洗菜真的非常方便,尤其是淘米,買孔徑≤2mm的就行。品品這順暢的感覺,再也不用瀝水的時候把米都倒掉一半了。朋友們,這種心情舒暢的感覺希望你也體會一下。
你知道沒有買漏勺前,一顆一顆把菜/餃子從水裡撈出來的痛苦嗎……用了它,沒別的,就是爽。
沒買過的推薦從這種最基礎款買起,買圓柄鋼線的,間距3mm左右,比自家鍋直徑小5cm以上的就行。有了它你就可以愉快的撈麵、餃子、蔬菜了。像下面這種前端帶支架的款式是沒辦法在鍋裡兜到底的!相信我,用的時候會很捉急。
圖片來源:淘寶
刨刀的預算,最好也別省,畢竟誰家燒菜不要削個皮,刨個絲?一把趁手好用的刨刀真的是廚房利器。
推薦Taste plus這把,通體不鏽鋼,更加耐用,好清潔。刀頭很鋒利,削東西流暢,手柄的握持感也好。給土豆、胡蘿蔔這些蔬菜去皮絲滑又順手,也能解放不會用水果刀削皮的廚房苦手。
在廚房涉及到記時的場景還是蠻多的,雖然有手機,但是要解鎖調時間......還是不方便,尤其是手上沾有食物的時候。
這時候一個可以隨手夠到,使用簡便的計時器就很有必要了。
很推薦MUJI家的這款,有磁吸底盤,可以吸在冰箱上;通過轉動調節時間(這個設計真的很棒,極大的簡化了調節流程),電子顯示屏,精確到秒,鈴聲也挺大,功能簡單卻非常實用。
某寶上最常見的封口夾是這樣的:
這種扣合式的真的很難用(╯°Д°)╯︵如果包裝袋多疊幾次,厚度增加,用起更捉急。
更推薦這種這種形狀的夾子,一塊錢一個,很大,彈性適中,有防滑條,密封性也好。
下面講講【收納】,收納工具真的不是越多越好,要對學會靈活利用,分享幾個利用率極高的。
可以反覆使用的密封保鮮袋,密封性更好,不漏汁水,方便攜帶。
可以用來分裝食物,比盒子更好收納。也可以拿來醃製肉類,把醬汁和肉一股腦倒進袋子裡混合均勻,不髒手。
矽膠保鮮蓋的密封性比保鮮膜好太多了,真的可以把你家裡的碗都變成保鮮盒,簡直不要太省空間!
它不僅可以用在碗、盤、杯子這些廚房容器上,還能直接套在切半的水果上,非常牢靠,像檸檬、洋蔥、牛油果這些食材經常只用一半,有了這個會方便很多。
牌子是DeliOne,德國一個專門做矽膠蓋的品牌,有非常多顏色尺寸可以選擇。他們的矽膠蓋質量很好,很耐用,密封性也強,還可以高溫加熱消毒,非常實用。
密封罐選購的時候注意兩點就好:
玻璃材質:更安全,可以長時間儲存液體。
敞口:方便灌裝和取用。
品牌的話,個人很喜歡Weck,容量選擇多,密封性好,最關鍵的是真的很美
參考價:5元,這個東西很便宜,但網上買要湊包郵...
絲瓜成熟後去除外皮及果肉,洗淨,曬乾之後就是這個東西,很純天然。它纖維粗,輕薄,有韌性,自身也不易吸附油脂。
來看張用前用後對比圖(上圖是剛洗完鍋後,下圖用水清潔後的狀態 ),真的比海綿好用!
妮飄的這款廚房溼巾裡加了銀離子,有殺菌效果,本身也厚實,去油汙效果很好。
非常適合擦重型油汙。我們廚房裡的油膩重災區爐灶,用它輕輕一抹就好了,強迫症很舒服:
廚房紙,你們家裡都會備吧?它比普通紙巾的吸水性更強,也不容易掉屑,拿來擦廚具、蔬菜上殘留的水很方便。
常見的、容易買到的幾款我們都常用,但要說質量,還是Bounty的更好。
它比一般的廚房紙更厚韌,有近似抹布的質感,吸水性也更強,用來吸牛排上的血水,體驗非常好!就是有點貴......
對了,這款紙巾現在盒馬也有賣了,大家可以不用費力氣找代購了。
無限表白安利這款納米擦的同事!拿來擦不鏽鋼什麼的真的太好用惹!
原理咱也不清楚,但好用是真的好用,除了不鏽鋼,擦各種桌面,碗盆都很乾淨。
最後還有一些東西,使用頻率不高,場景也挺單一,但還真的就很難替代。
海馬刀
參考價:25元
簡單,實用,開酒非常流暢。能開紅酒的軟木塞,也能開啤酒瓶蓋。酒組小哥哥說,海馬刀也不是各個都好用,還是要看設計的,我們沒用過別家的,我們自己的就很好。
用麵包刀切麵包的舒適度,真的是別的刀沒法達成的……像法棍、酸麵包這些大塊頭的麵包,表皮很有韌性,用普通的刀很難切下去,會滑刀。而吐司一類的軟麵包,用普通刀切更類似於鋸,很容易被壓扁。
牌子推薦日本的貝印,它們是做刀具起家的,在日本的國民度很高,這把的鋸口設計很鋒利,性價比很高。
鑄鐵鍋其實能做的菜還挺多的,但對於我們公司大多數廚房新手來說,它肩負的唯一重任就是煎牛排。
雖然鑄鐵鍋又厚又重,還挺佔地方,但煎牛排是真離不開它.
不粘鍋溫度達不到,普通鐵鍋底太薄又不能很好蓄熱。鑄鐵鍋沒有塗層,很耐高溫,底又足夠厚,蓄熱效果很好,完美的牛排好搭檔!仔細想想,一口鍋還沒你在外面吃頓牛排貴,還是蠻划算的。
***
看,買了這麼多東西,一共才2000出頭,還不到你一時頭腦發熱去買個網紅鑄鐵鍋的錢......
作為一個美食編輯,我一直覺得廚房應該是最溫暖的,家的心臟。以上,只回答「如何打造一個理想的新手廚房」,可能離打造一個只屬於你的那個廚房還有點遠。但我們覺得,第一步,永遠都應該先讓人愛上下廚,享受下廚,這之後,才會有足夠的熱情和經驗,去填滿這個小廚房。在一天天的實操中,你也能明確自己的需求和側重,就可以胸有成竹地升級廚房啦!
你還知道什麼好用的東西,來互相安利呀!
加這個鵝妹為好友,回復「廚房」可以進群,找到和你一樣喜歡煮飯的小夥伴。一起交流廚房心得、分享美味健康的食譜、安利好用的廚具!
①國博新出的這套「怡紅群芳」系列的茶菓子我真的太可了,靈感來源於《紅樓夢》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
很精緻,名字也很美。這誰捨得吃啊......
②和大家分享一個做飯的小竅門:如何解決一人食的米飯問題🍚?
其實米飯可以一次蒸好幾份,然後分裝冷凍,吃的時候提前一天拿到冷藏室解凍,再微波爐加熱就好啦,口感和現蒸的基本沒有什麼差別。非常節省時間✨
文 | 曲奇奇
圖 | Charles
編輯 | 登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