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新聞知識官 金融故事 財經作家
有網友發帖稱,自己七年前在工商銀行購買的金塊出現鏽跡。事發2011年,事發地在中國工商銀行陝西省分行貴金屬營業部,當時的購買價格是371.1元/g,購買的是50g的「如意金」金條一塊。一直妥善保存、從未拆開密封包裝,工商銀行的質量證書、購買憑證齊全。偶然發現金條出現多處紅色鏽跡。因為常識是純金怎麼可能生鏽!聯想到前幾年出現的「假金條」案件,於是撥打95588客服進行投訴。客服一直推脫並讓我自己去檢測。與銀行聯繫之後,銀行方面稱可對金塊進行回收,但需要收取600元手續費。
黃金投資是很多專家推薦的理財投資方式,特別是今年以來黃金價格的瘋狂讓很多人愛恨交加。關於工商銀行投資金條生鏽的事件,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深度剖析:
第一個問題:工商銀行的黃金金條生鏽就一定代表著是假黃金嗎?這個問題是最本質的問題
很多人都知道,黃金的化學物理性能穩定,不容易生鏽,只有其中夾雜合金成分才有可能生鏽。因此,一看到黃金生鏽,自然就覺得黃金有可能是假的。這是正常的反應,再加上媒體一些關於假黃金的報導,更讓人對生鏽黃金的真假充滿疑慮。
但生鏽的黃金金條就一定是假的嗎?就一定是有問題的嗎?實際上也不盡然。
一些專家認為,黃金生鏽就是假黃金是被人為地忽悠了。那是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黃金生鏽確實是因為成色不足導致的,一些成分不足的金條確實可能會生鏽。
但並不能因此就得出只要黃金生鏽就是成分不足,在哪些情況下即使是成分足的黃金也可能會出現生鏽的現象。哪些情況可能出現黃金生鏽現象呢?
一是黃金的生鏽可能是工藝與品質造成的。一些在加工的時候由於混入少量雜質也會導致生鏽。
黃金不生鏽是指純黃金,但事實上,無論是是2個9、3個9甚至4個9的黃金都不能說是純的黃金。黃金在生產加工時如果出現清洗不乾淨,比如壓制金條過程中將灰塵等物質帶入,存放一段時間接觸光照、空氣等以後,就可能產生氧化作用形成生鏽斑點;生產金條的工藝是用生鐵捶打成型,如果鐵錘使用時間長沒有及時除塵擦洗,在捶打金條過程中也可能帶入雜質使金條生鏽。
如果金條出現少量的褐紅色斑點,就有可能是這種因素引起和造成的。這種斑點造成的生鏽經過專業的清潔很容易去除,不用擔心。上述問題中反映的褐紅色斑點就符合這個特徵。
二是一些包裝金條、金幣的盒子也可能導致黃金生鏽。
很多金條和金幣都被包裝在一些盒子裡,很多人為了保存的方便,基本上將購買的金條、金幣存放在購買時的盒子裡。而黃金金條與金幣卻有可能因為這個盒子而生鏽。
除了生產流程帶入一定的雜質可能引發黃金生鏽外,我們引以自豪的盛裝金條、金幣等金器的盒子,也是導致黃金生鏽的重要原因。
盛裝金條、金幣的盒子一般是在加上過程中使用天拿水等化學藥水進行粘牢製作,有的人為了儲藏黃金也會購買這樣的盒子存放黃金。但如果盒子裡的這種藥水成分還沒完全揮發,裝進去了金條金幣以後,可能會誘發一些黴點產生,這樣黴點看起來就像黃金生鏽了。
黃金產生一點黴點不能說明金子的純度不夠,只能說明盒子對黃金產生了一定的腐蝕。
三是無論再純的黃金都不完全是純的黃金,都有一定的雜質,不同的雜質會產生不同顏色的斑點。
我們常見的黃金最純的是4個9,即使是這樣,也不能說是純度的黃金,雖然雜質比較少,可能只有萬分之零點零幾,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號稱純黃金。但就是這點雜質仍然可能會導致黃金在一定的情形下生鏽。黃金中含有少量的鉛、鐵、鈦、鉀等雜質是正常的,當金條被手觸模、遇到潮溼的空氣時,如果含鐵與其他雜質發生一定的化學作用就會產生紅斑現象;黃金在遇到鹽分後會生出紫紅色的鏽,在遇到汞元素以後生出白色的鏽點。所以,黃金出現少量的紅斑點和白斑點都是正常的,這樣並不影響黃金的質量,更不能說就是黃金質量有問題。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結論,即使你的金條出現一定的斑點和生鏽,也是正常的,並不代表就是假的黃金甚至是黃金的質量有問題。
第二個問題,工商銀行客服和網點在處理黃金投資者遇到的黃金生鏽問題後,確實有許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作為我國最大的銀行,本來應該是最值得信任的。特別是在黃金投資業務時,工商銀行的黃金投資、紙黃金投資都是深受廣大投資者喜歡和信任的。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銀行,在面對投資者遇到的黃金出現的各種問題和疑問時,應該具有更專業的態度和處理方法,遺憾的是工商銀行做得並不夠好。
工商銀行的處理方式起碼有三點不妥:
第一遇到投資者的投訴和諮詢時,缺乏專業的意見和專業的處理方式,無法以專業的方式進行處理,導致投資者疑問更大;
第二是即使客服和網點人員缺乏專業的知識,銀行也應該有專業的人員負責處理這一類的問題,告訴投資者正確的知識和遇到的問題可能的狀況,打消投資者的疑慮。
第三是簡單地讓投資者自己負責鑑定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完全可以有更好的方案解決投資者存在的問題,不能簡單地讓投資者自行進行鑑定。
第三個問題,工商銀行的黃金回購特別是工商銀行自己銷售的金條是如何回購的?並不是簡單的600元那麼簡單?
當黃金投資者與銀行聯繫之後,銀行方面稱可對金塊進行回收,但需要收取600元手續費。這樣的處理是非常不專業的,也是不對的。
根據工商銀行的官網關於貴金屬黃金投資業務的介紹,工商銀行的黃金回購業務是對各種渠道購買的足金、黃金產品都回收。交易價格是實時報價回購,回購價格是在回購基礎價格上減去一定的回購價差確定。回購基礎價格由銀行參照上海黃金交易所Au99.99合約的實時成交價格設定。
這裡分兩種:一種是工商銀行自己銷的黃金;另一種是非工商銀行銷售的黃金。對於非工商銀行銷售的黃金或者如果存在無鑑定證書或發票,或包裝破損,需要進行鑑定並交納一定的鑑定費,鑑定費用大概是每克20元左右。
如果是工商銀行自己銷售的金條,或者有工商銀行認可的有鑑定材料和發票的金條,則不需要進行鑑定,需要要帶齊銷售發票、個人身份證、鑑定證書(原帶的),並且需要原包裝完好。
回收的價格是即時國際金價以工行每天掛牌價格為準,並收取一定的差額,大概是每克減15元,另每克交回收手續費2元。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下大概是在掛牌價格的基礎上,另外收取每克17元的差額和手續費。當然,這個差額和手續費可能會有變化,回收時以當天的標準為準。
如果就以每克17元的差價計算,50克則是850元,如果以15元的差價計算,則需要扣除750元的差價。這樣看,銀行工作人員說要交600元的回購費並不高。問題是這600元到底是什麼?要給投資者講清楚,否則就容易造成誤解。
一般情況下黃金不會生鏽,但並不代表著黃金生鏽就一定是假黃金。如何知道黃金生鏽是正常的以及銀行黃金回收價格的差異?上面已經進行了說明。(麒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