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臺灣吹太平洋の風」謝謝你,給我無法盜版的青春.

2021-02-14 不功利少女花

對我而言,

臺灣的男孩子,都是五月天,

臺灣的鄉下,都散發著《稻香》,

臺灣的機車帽裡,都是阿嘉的臉,

臺灣的盛夏,都是白裙子和微微的汗味,

臺灣的青春記憶,都是九把刀和痞子蔡。

臺灣的每一夜,都是《盛夏光年》。

在十幾歲的時候永遠不會想到,

有一天時間會流逝得如此之快,

在格子間,在會議室,在上下班和茶米油鹽的縫隙裡,

就這樣令人詫異的消失了。


在某些頭昏失神的間隙裡,聽到回憶裡的羅大佑,他唱:

「輕輕的想你,輕輕的想你,

我的寶貝。我的寶貝。

誰能給我更溫暖的陽光

誰能給我更溫柔的夢想

誰能在最後終於還是原諒我

還安慰我那創痛的胸膛…」

這8天7晚的臺灣之行最有魅力的部分,

是可以隨便騎個機車在路上晃悠,吃吃美食,

在公路邊突然就想停下來看大海,

是能夠真切的感受原住民的熱情,發自內心,

不需要確認眼神,就想給你溫柔的照顧;

是像小時候住在鄉下,

穿個人字拖,就溜達出來晃悠,

月亮照在馬路上,亮堂堂的。

隔壁盡職盡責的大狼狗,看它一眼就會朝你狂吠。

像是重新過了一回童年和青春。


飛機是臺北香港往返。價格一般,大概1200往返含稅吧。

(機票價格參考:平日大概是700-800元往返算便宜,900-1000元算正常)。

我們走的線路是:臺北→花蓮→臺東(綠島)→墾丁(恆春)→臺北

五一節,除了最後的墾丁大街,幾乎沒遇到什麼人潮。

這個線路玩,真的是最人少,最地道的玩法了。

事實證明,如果不想去臺北故宮/淡水/九份打卡,可以直接略過臺北,買高雄往返。這8天會更省時間玩更爽。

一路住的都是民宿,各種特色都有體驗到。花蓮的民宿是花錢最多的,大概400左右一晚,其他的都是以性價比為主,住得不算市中心,但有機車在,住哪都覺得很方便。臺灣真的非常適合自由行。

想去臺灣已經有十年了。

青春期看了超級多臺灣電影:《練習曲》《盛夏光年》《藍色大門》《漂浪青春》《海角七號》《關於愛》《艋舺》《女朋友男朋友》…

耳邊響徹的全是轟鳴的機車、穿著校服的男生女生、熱辣的海風和悶熱的夜、激烈稚嫩的互相喜歡和互相傷害…

來到臺灣第一晚,看見機車和頭盔整整齊齊的排列在街邊,

一切又重新湧現出來。

就像青春也在靜靜的排列在那裡,從來沒有消失,

十年的青春仿佛有了歸宿,塵埃落地。


在寧夏夜市裡依然可以撞見驚喜。十年間不斷的聽各種人盛傳這裡的夜市美食,心想不過爾爾。但酒店附近的寧夏夜市,雖然小到只有一條街,卻依然什麼都有,而且能發現許多不錯的美食。

巖燒杏鮑菇排隊人多很多,香味驚豔。

芭樂是粉色,夠 甜。


把寧夏夜市當成臺灣的第一站,非常贊!

PS: 傳說中的九份山城和淡水,其實都離臺北非常近,但我們並沒有前往,一是因為人超級多,二是想留更多的時間在花蓮和臺東。後來在花蓮的民宿看臺灣新聞,這兩個地方真的是擠到前胸貼後背,不光國人多,韓國人和日本人也非常喜歡去九份和淡水!!

臺北到花蓮需要坐台鐵,大約1個半小時。我們訂了2晚在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附近的木屋民宿。關於這家民宿,明明知道交通有點麻煩,地理位置偏僻,但還是被夢想中的無敵鄉村生活打動了!

▲客廳裡種了兩盆梔子花,正是開花的時候


這間「鐵道手作民宿」是民宿主人幾年前自己建的,

恰到好處的拙,一路鄉間小路的山野味,

野草和梔子的香氣,躺在床上就能看見的農田,

小徑的盡頭就是大海,再加上雲霧繚繞的龜山……

幾乎就是我理想生活的全部了。

▲後面就是原住民的村落,可以體驗手工織布

▲走幾百米就能到達的曼波海灘,沙灘是黑色的火山灰

▲可以穿原住民衣服體驗,阿爸會煮咖啡給大家喝

這個地方鄉下到什麼程度呢?

方圓很多公裡以內就只有一家7-11;

公車要半小時-1小時才1趟(能不能在被蚊子咬死之前等到全憑運氣);

周圍沒有租機車的地方,沒辦法打計程車,沒有餐廳;

在海灘邊玩的人目測不超過10個;

……

但,真的很美好啊!


民宿只有幾間客房,卻擁有超級開闊的草坪和後院,嘎吱作響的小院門,一盞小巧的院燈,一隻喜歡趴在路邊叫poppy的小黑狗。

坐在鄉下的院落裡,靜靜的等黃昏和夜幕來臨。

深藍色的夜幕下,

空氣中傳來雨後的青草香,

耳邊是鄉下遠處傳來的蟲鳴和蛙聲,

安穩又寧靜,是旅行中稱得上「感動」的瞬間。

沒有任何文藝或清新的成分,僅僅是一個真實的鄉下,所以才如此動人。

溫媽做的特色晚餐真的是很好吃,兩天都沒有重樣過。

一眼望去就是一個熱帶小花園在等我。

新鮮砍的劍竹做的竹筒飯真的很好吃,

那種竹膜覆蓋的竹子清香,至今難以忘懷。

在花蓮、臺東、墾丁、遇到的臺灣人,真的都非常熱情。

這種熱情是發自內心的,沒有一點虛假和刻意的成分,

可以說是這次旅行最動人的部分之一了!

▲太魯閣新城站空無一人

花蓮最有名的景點非太魯閣莫屬,花半天的時間坐區間車去感受了下,這個花崗巖堆積的峽谷,有著名山大河的強烈氣場,走在險峻的峽谷邊,會偶爾有細小的落石和土塊掉落,前面的指示牌上會不斷的提醒今日只開放到哪一段,接下來就不可以往下走了。

站在峽谷往下看,

谷底的負離子和大風同時迎面鋪來,

有一種又慫又爽的暢快!

是非常原生態、正在進行時的景區,徒步愛好者可以深入到腹地,聽說別有洞天,很多歐美人都是專程前來。

偽徒步愛好者(eg.我們)也可以來一場愉快的輕徒步。

覺得感受非常好的一點是,在景區有自發領取的安全帽,而且沒有國內景區的過度開發和小吃攤,完全沒有被商業化,僅僅只有一些為了安全做了必要的防護欄而已。

全程免費,遊客可以通過搭乘公交,自由往返各個風景段,燕子洞依然有很多很多燕子在崖壁間飛來飛去,值得來看看。

花蓮的海底,有巨大的斷層,如果自殺,一瞬間就被海浪捲走且撈不到屍體,所以花蓮段幾乎沒沙灘,並不適合下海遊泳,但!正因為海水深,所以海豚才會頻繁的來近海玩啊!


乘坐觀鯨船出海,2小時左右就可以完成一段超完美的看海豚之旅。

那天看到的是全球海洋中唯一能做出飛旋動作的飛旋海豚。

據說能看到當天那樣上百頭的規模,是非常幸運的。

果然我們是lucky girl。

不太漫長的航行後,海洋館所看不到的奇景就在你眼前真實展開了!

幾百頭海豚躍出水面,做出「飛旋」的動作,

離你的腳尖只有2米之遙,

它們被陽光照得晃眼的光滑皮膚,完美弧形線條的身體,優美的遊動姿勢,

無一不讓你覺得大自然的奇妙。

它們甚至故意從船底掠過,貼近船體,

側翻身體用眼睛來觀察船上的你,充滿著旺盛的好奇心,

真的是非!常!非!常!神!奇!

▲坐在船頭等海豚

聽到船員說海豚從出生開始就在遊泳,不會停下來,直到死去。

嗯,臺灣腔真的聽起來很文藝。居然有點熱淚盈眶!

從此心中最愛的動物,絕對是海豚了!


花蓮-臺東段,有2種旅行方式非常暢行。

一種是走山線(花東縱谷線),一種是走海線(花東海岸線)。

如果接下來不去綠島,還是建議大家走海線,

可以盡情的吹吹太平洋的風。


五月是野百合開放的時候,

在懸崖邊,巖壁上,路邊,隨時都可以看到這種隨風搖曳的花朵。

「仿佛如同一場夢,我們如此短暫的相逢。」


▲託師傅的福,我們吃到超好吃的螺肉

途中2個地方值得玩:石梯坪和三仙臺。

石梯坪的海岸生態保持得不錯,不用下海,在海蝕珊瑚地貌裡就可以看到不少活體珊瑚及小魚,有點像濟州島的風景。


三仙臺有標誌性的步道橋和鵝卵石海灘,穿過橋去還有燈塔,可玩性更大一點。


花蓮的海灘全部都是這種超級大、超級圓的鵝卵石和黑色的粗沙!

之前在民宿呆過的曼波海灘也是,巨大的花崗巖被海水衝擊成如此圓潤的雞蛋,再次覺得大自然好神奇!


我們到達的時候正值黃昏漲潮,

海水衝刷鵝卵石的聲音巨大又清脆,

聽著聽著,自然而然就被治癒了。


12點出發,走走停停,差不多下午7點才到臺東。

臺東真的是太小了!

一個超級古早味的小鎮向我們迎面撲來。

跟著民宿的黑板攻略,我們吃到一間開了60年的楊桃冰!

老闆的女兒以前在廈門大學當教授。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楊桃冰和梅子冰都太好吃了!!!醃製的梅子和楊桃水,配上簡單的冰沙,酸甜可口,沒有一點添加的好味道,是此次旅行最佳!人民幣不到十塊!

▲我們入住的客棧和它的黑板攻略

此外,還嘗試了各種小吃:

很有名的林家臭豆腐,emmm,是甜的…

還有各種滷肉粉,池上便當,emmm,也是甜的…

芒果冰,炸雞排…還嘗試了下在郵政局取錢!

比較好玩的是,雖然地方很小,街上有各種各樣奇形怪狀的房子。

這是來臺灣3天後我們抵達的第一個非鄉下,

有點激動!終於可以買買買了!

傳說中的黑凍膜和寵愛之名買起來!

第二天一大早殺向綠島,要坐1個小時的船,大家都沒放心上,

結果!!

巨浪滔天!!!

▲左邊是當時坐的船;右邊是回程買的暈船藥

那天的浪大到如同一部災難片的現場,船本身不小了,但大浪幾乎蓋過整扇船窗。所有船上的人(除極少數外)都處於一動不動不敢睜眼的狀態,生怕下一秒就會吐出來,但還是吐了兩次,兩次!!

下船之後和少女晴對視了一眼,

嗯,確認過眼神,從此就是生死之交了。

但綠島真的太美了!

或者應該說:騎機車環島真是太爽了!!!!!

一定是此行最best的體驗,沒有之一!!!

島上只有一條公路,騎著機車到達半山腰,

一回頭,就能看到超級原始和壯闊的海岸線,

夾雜著超級大的風浪,

向我展示著它的偉大和狂熱。

爬上山頂,是隨時可以拍流浪大片的開闊氣勢。

風不停的往裙子裡,往雨衣裡,往車底灌,

像是下一秒就要把我吹跑,一路吹吹吹,吹到海底去。

人在那種加速力中有一種像風箏的心情。


下午少女晴去浮潛(也是島上特色之一),我獨自騎車去找傳說中的藍洞。海浪和心臟一樣砰砰巨響,洶湧澎湃,等待我膽怯又嚮往的去發現未知。

不斷地,不斷地,提醒我孤獨的美妙之處。

我真的太需要了。

綠島的美食有鹿肉和海草冰,海草冰很美妙,鹿肉比一般肉硬實一點。超新鮮的生魚片,幾十塊錢就可以來上一大碗。

還有一整條一整條的鬼頭刀魚卵,酥炸,味道很特別。

有人說綠島物價貴,呵呵,在深圳生活的人什麼時候有在怕過!!

住在綠島的當天晚上,下起雨來。

我們在雨夜裡飛馳在盤山公路和海邊,

夜海展現出一種和白天截然不同的冷冽景象,

雨水拍打在眼帘和全身,

讓人難忘。

少女晴下定決心要在臺灣醉生夢死,天天以酒入眠。

我也嘗試了各種意想不到的啤酒口味(有的味道真的一言難盡)。

這次喝到了鮮釀的芒果啤酒,為它打call。


對了,綠島還以「朝日溫泉」出名。選一個日子早起,就能邊看海上日出,邊泡天然溫泉,是這裡獨一份的感受。

天然溫泉池只有一個,海水倒灌有點冷,上面的池子會更舒服一些,燙燙的,泡了真的覺得身上滑滑,覺得比廣東的很多溫泉都貨真價實。


除此之外,這裡還以關過不少黑社會大哥的監獄聞名。島上有很多監獄主題餐廳,不妨一試。

▲綠島住的民宿是粉色系的,來接我們的就是外面那輛小巴士。

▲這是民宿的貓咪。被大雨洗過的綠島清晰異常。

▲臺東富港碼頭的觀光漁市,價格都很實在,分量和味道都不錯。

從臺東到墾丁路程很長又折騰,和少女晴猶豫了很久,最終決定:來!

從中午折騰到傍晚才抵達恆春。

《海角七號》裡,阿嘉大喊了一聲「去你X的臺北」,砸了吉他,開車機車一路開回了恆春,經過的,就是這道城門。


古鎮很小,卻非常古早味,

長街上彩旗飛舞,老店林立,能看到很傳統的天后宮。

阿嘉的家現場看真的非常的小,

曾經有個日本女孩在這裡喝得爛醉,痛苦過,愛過。

嗯,《海角七號》10年啦。


導演肯定不會想到,當年那麼艱難拍出來的電影,

一群鬱郁不得志的演員和自己,

轟動了整個臺灣和大陸。

我們在大熱天,呆在恆春的十字路口,

吃一碗很好吃的綠豆鑚,看人來人往。

恆春的難得在於,名氣那麼大,還是那麼古樸可愛。

店鋪裡貼著陳意涵的照片,跟店主聊了一會會,他說大發本人又親切又漂亮,心裡小小的自豪了一下:果然是我愛的女人啊。

墾丁離恆春很近。我們騎了幾十分鐘機車左右就到了有名的墾丁大街。這裡美食很多,有點喧鬧,但比之旺季還是好很多。據說暑期和國慶的時候這裡幾乎開不了機車,寸步難行。

墾丁大街上吃的東西非常多,值得推薦的有鳳螺和水果,各種滷味也看起來很誘人。

再次感慨五一出行是個非常棒的選擇。

也感慨住在恆春比墾丁更明智。更便宜,而且更清淨。

第二天全副武裝,騎著機車暴曬著跑去了《少年派》的白沙灣。

在電影中,派和老虎最後到達的陸地就是這裡。

墾丁的海,已經跟花蓮臺東不一樣了。

陽光更炙熱,沙子更細軟,是臺灣的最熱帶。

我們終於完整的跨遍了臺灣整個東線,

在陽光的照射下,

太平洋更深邃、更蔚藍了。

和少女晴在烈日下共喝了一罐臺灣啤酒(她騎機車載我),我們的旅行也已抵達終點。

喝完這一罐,現在就啟程回臺北吧!


最後一站,又回到臺北。

住了一家太空膠囊型的青年客棧,假裝不在地球。


▲傳說中的臺北101

打卡了傳說中的101,以及師大夜市,怒吃了一大碗芒果沙冰,收工。

可能是旅程最後的疲憊,

臺北給我的整體印象並不算太好。一言蔽之:很像深圳。

排隊像深圳,街景像深圳。

就連計程車司機的態度也很「深圳」,

——因為節奏快、壓力大,人情淡漠,不主動交談,只是完成生計。過於程序化,流水線作業。大家都仿佛是沙丁魚罐頭,被宰殺、切塊、冷凍、組裝、運輸。

快節奏的生活,讓人喪失了生活樂趣和好奇心。

所以臺北人也去淡水、九份度假,

但近郊就像大梅沙一樣人堆爆棚,怎麼又稱得上休息呢?

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反而在花蓮、臺東、綠島、墾丁,感受了太多臺灣人不加掩飾的熱情和善意:

在臺東,有女司機問我們要不要坐的士,然後一直等我們。車上通風口有半風乾的梔子花,散發出淡淡的清香。

在墾丁和綠島,停車停半天也停不好,幸好有小哥哥主動幫忙或指點。

也許,在更接近原鄉的土地,更能保存人美好的秉性吧。

我們並不是生來冷漠的。

最後感謝少女晴的一路陪伴,讓臺灣之行異常美好。

祝大家看得開心,周末愉快!

我的臺灣之行,就此告一段落啦!


寒夜客來劇當酒,

竹爐湯沸火初紅。

這是這個公眾號的第10篇文章

謝謝你來看

歡迎你推薦給更多人

相關焦點

  • 日本節目爆「臺灣才是盜版王國」,並把盜版全都揪了出來!
    大家有沒有發現臺灣的產品上總會莫名的出現一些「の」讓人想知道臺灣是不是特別喜歡這個日文一了解就不得了
  • 太平洋的風
    他因為創作歌曲《美麗島》被列為禁歌,在戒嚴時代,長期無法在電視及廣播中公開演出,但仍然得到許多人的支持與喜愛。歌曲《太平洋的風》獲2006年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最佳年度歌曲。他目前專心於音樂演唱工作,整理祖先與前輩的歌謠,並不時發表作品。
  • 胡德夫 太平洋的風
    胡德夫的音樂風格被稱為「海洋布魯斯」,而聽《太平洋的風》這首歌,也讓人從心底感到了一股吹拂面龐的輕輕微風。滄桑渾厚的嗓音搭配傾瀉而下的鋼琴聲,由輕及重的呼喚,胡德夫的聲音中沉澱了30年的光陰。在他的歌聲中,你聽不到小情小愛,卻充滿了悲天憫人的情懷和深沉的力量。《太平洋的風》獲2006年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最佳年度歌曲。太平洋的風選自胡德夫的專輯《匆匆》,出版於2005年4月。
  • 宜蘭丨太平洋的風緩緩吹
    太平洋的風一直在吹吹開我最愛的窗
  • 我深愛的,深愛的臺灣!因為我與你相遇了!
    請你聽首歌我想我是真的愛著這個太平洋的小島的,很久很久以前,我覺得它一定跟所有的夏天有關,它滿足了我所有對夏天的幻想。儘管初次見面時,沒日沒夜的綿綿細雨是臺灣的模樣。可是每當我的海島下起了雨,我的每個細胞都在感應這一切。最愛下雨時撐著傘的陌生高中少年,我把鏡頭對著他們,他們羞澀的向我笑著招手,全是青春的模樣。也愛夜市裡匆匆擦肩而過的小情侶。
  • 擁抱太平洋的風
    看了12年的康熙來了,買了蔡康永的籤名書,但一直沒想過要去臺灣,總感覺,即使不去,對我來說也是個熟悉的地方,在腦子裡看過了N遍的地方。說來也奇怪,當我搜索太平洋的風歌詞時,第一條出來的竟是韓寒的微博,我不知道他啥時候寫的,大概瀏覽了一下,全篇洋溢著對臺灣社會的讚美之情,不做評判,社會背景不同,沒法用同樣的標準去做橫向比較。對我來講,人都是一樣的,都有好有壞,有素質高低之分。
  • 【行記-臺灣】太平洋的風,帶我走
    快艇駛離港灣,風浪逐漸大起來,原本站在艙外享受太平洋的微風,不得不轉移到艙內坐下並且抓好扶手。離岸越遠風浪越大,眼看著一個個高過船頭的海浪迎面撲來,快艇時高時低,像過山車一般刺激,並且還多了一份在大自然面前滄海一粟,前路未知的恐懼。不到二十分鐘的航程雖然短暫,但讓我體驗到,太平洋上的風,並不如想像中的太平。
  • 去吹太平洋的風……臺灣自由行(花蓮篇)
    八月下旬的一天,與閨蜜喝茶,嘀咕了一句:「下半年想去臺灣。」小翠幾乎從椅子上跳起來:「去啊!一起!10月15日一早,四人在新橋機場碰頭,看上去都一臉假裝的矜持與無所謂,還是睡眼惺忪?行李託運、安檢之後,都進入角色,象沒見過世面的孩子春遊,拼命證明自己不是啞巴,幾乎到了要拿號,輪流說話的地步。未來的九晚十天,想清靜的活著,看來是不可能了。
  • 臺灣記憶——冬天去臺灣吹吹太平洋的風吧
    2015年的2月,我和MAO去了臺灣。那是我們心心念念的行程。臺灣總是在我們的課本裡,在羅大佑、周杰倫的歌裡,在侯孝賢的電影裡,在《艋胛》裡,在《康熙來了》裡,在張艾嘉、劉若英、在桂綸鎂的美麗與文藝裡。
  • 「天氣の子」vs「名器の子」
    上次介紹的鬼滅の刃真人版就是出自TMA之手,最近新海誠的電影「天氣の子」上映了,反響還不錯,畢竟那部「你的名字」挺火的。TMA肯定不會放過這次機會的。在「天氣の子」中是可以召喚陽光的少女,擁有不可思議的能力,心中祈禱,就能讓天空放晴的力量。
  • 年少逝去的東西,正是臺灣青春片《九降風》中無法觸及的藍色青春
    《九降風》是近年來難得的臺灣青春片,不但是導演想對觀眾說一個好故事的真誠,更是電影所重現的集體記憶的感動,以及隱喻所帶來的療愈力量。「九降風,是新竹特有的風,也是我故鄉的風。」在電影開始前,青年導演林書宇特別說了那麼一句充滿情感的話。一首首輕快的搖滾,一張張漂亮的臉孔,清新的天空,熱力的校園。
  • 在無處落腳的大海,你就是我的島嶼 |「為你讀詩」
    我從海上來選自:《楊牧詩集Ⅲ:1986-2006》 洪範書店- 關於作者 -楊牧,本名王靖獻,早期筆名葉珊,1940年生於臺灣花蓮,詩人、作家。/我們並立,看暮色自彼此的肩膀輕輕地落下——楊牧太平洋的風終年不歇,海風拂來,這裡的節奏更是悠然。
  • 李蘭迪:「謝謝您,我去上課了」
    「有些演員可能為了角色要去體驗生活,但我不需要去體驗,這就是我的生活。」「小寶。」「還有什麼外號?」「我姑媽原來叫我猴丫頭,我朋友都管我叫皮皮,因為我日常生活例就特別皮。」「那就叫你,小皮猴吧。」稱謂確定下來了,感覺自然就有了,上了臺,即成了大家看到的這種狀態,自然,不裝,不作態。就是因為李蘭迪知道這些是她擅長的,她才想要去學習本色之外的更多塑造和表演的能力。
  • 他們說,每年去臺灣最好的時間是「叫春」音樂節那三天
    Spring Scream 「春天吶喊」音樂節,早期暱稱「叫春」,它是臺灣最沒有官方色彩,最自由奔放的音樂節,堪稱臺灣音樂祭始祖,
  • (臺灣的)太平洋附魅篇
    我想說的是,這麼藍的老爺爺,覺得大陸什麼都有什麼都好,問我:可是你知道什麼是只有臺灣有而大陸沒有的嗎?我笑了。標題已劇透。 整個2017年,臺灣給我的侷促和憋悶,不論是微觀具體的生活,還是無形無影的文化,好像在面對太平洋時,都能消解。2017年1月1日清晨,我在臺東都蘭村看到一顆橙色蛋黃,人生中第一次看到日出。
  • 臺灣東線8天7夜自由行路書,去吹太平洋的海風~
    你是否也和我一樣,期待踏上那片傲嬌又萌萌噠的寶島,感受嗲嗲的「國語」,逛夜市嘗小吃,像小清新電影一樣任性環島
  • 2017の年末,謝謝你
    新年伊始落空的期望,寒假回重慶才想起的被溼冷支配的恐懼,去臺灣前一周跌到迄今為止人生最低谷的身體狀態,在臺灣的辛酸狂喜,暑假時失去自我的人間地獄,他人的救贖,陪著我接受自己接受世界的那個人帶來的瘋狂與平靜。2017年遇到了很多人,可能我這一生都不會再見到這其中的大部分人了,可是現在總回想起那句話,是在臺灣時的白蟻實驗室的導師最後跟我講的,「世界很小,我們後會有期!」
  • 尋找臺灣人最原始的聲音—謝謝你
    由臺灣人壽主辦、動腦雜誌媒體協辦,臺灣變形蟲設計協會協辦的2014年「第三屆臺灣人壽創藝獎」,以《尋找臺灣人最原始的聲音—謝謝你》圖文創作為主題,藉此表達對週邊的人、事、物感謝之意,任何一個微小的付出,都讓我們的生命更美好。
  • 「Zai hoi·南太平洋的季候風
    👆提前15天開售的臺鐵花蓮在某種意義上算是鄉下了,但是一個很神奇的小城,背靠著中央山脈,吹著太平洋的海風-龍磐公園-風吹沙-白沙灣-出火人只有自己知道,能治好自己的是什麼。大眼仔以大眼睛誠意推薦「鼎王麻辣鍋」人均150RMB好吃指數:🌟🌟🌟🌟🌟點一個鴛鴦鍋:鴨血豆腐鍋+酸白菜鍋無敵好吃且鴨血豆腐酸白菜可無限續加鴨血很新鮮白菜超級爽口我真的可以就著吃三碗飯!!!!
  • 【留聲機】1號「サヨンの歌」(僅供批判)
    這是電影「サヨンの鐘」(莎韻之鐘)的插曲,由李香蘭(山口淑子)演唱,古賀政男作曲,詩人西條八十作詞——他也是「蘇州夜曲」的作詞者。  「サヨンの鐘」於1943年上映,改編自一個真實發生的故事。1938年的日據臺灣臺北州,在一原住民部落兼任教師的警察田北正記接到徵召令,前往中國戰場。原住民少女莎韻則在一路上幫助他搬運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