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僑網】;
9月9日,印尼第三大城市、北蘇門答臘省首府棉蘭細雨濛濛。十數名印尼黃氏宗親代表來到該市市郊「江夏堂」和江夏義亭祭祖。圖為印尼棉蘭江夏公所榮譽主席黃印華在上香。 黃印華 供圖
9日,印尼第三大城市、北蘇門答臘省首府棉蘭細雨濛濛。十數名印尼黃氏宗親代表來到該市市郊「江夏堂」和江夏義亭祭祖。
「往年秋祭,都有1500人至2000人參加,今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我們遵守政府防疫規定,將人數控制在10多人」,印尼棉蘭江夏公所榮譽主席黃印華說。
圖為祭祖現場。黃印華 供圖
據印尼衛生部當天下午通報,該國當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307例,累計確診203342例,累計死亡8336例。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祈願祖先保佑我們健康平安、保佑印尼疫情早日過去。我們也呼籲民眾都能遵守政府的防疫衛生規定,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黃印華說,每年4月和9月是印尼華人春祭和秋祭的時間。今年4月因為「大規模社會限制」防疫措施的實施,很少有華社能舉辦春祭。本月秋祭雖然限制措施放開了,但華社華人都自覺遵守防疫規定,大幅壓縮了參加祭祖人數。
圖為擺放供品。黃印華 供圖
點高香、奉茶、奉酒、奉五穀、奉瓜果、奉三牲、奉鮮花……頌讀祝文、鞠躬叩拜、敬燒金銀紙錢,參加祭拜的人數雖然少了,但代代相傳的標準「中華式」祭祀程式仍是一絲不苟。
成立於1907年、已有110多年歷史的棉蘭「江夏堂」公所,是印尼北蘇門答臘地區黃姓華人的宗親社團,祖籍中國福建南安市的黃印華自1987年至2018年擔任了31年主席。該社團於1922年購置土地開闢義山、建立「江夏義亭」擁有宗族墓地。每年春秋兩祭習俗的延續成為當地黃姓族人與祖籍國故土文化連接的精神紐帶。
圖為焚燒金銀紙錢。黃印華 供圖
在印尼,不論是首都雅加達還是大大小小的外島,在華人較為集中的地方都有各姓宗祠、宗親會和公共墓園。在雅加達和萬隆市建有集中供奉各姓氏祖先牌位的「百氏祠」。每年春祭和秋祭,各姓氏代表都會先在「百氏祠」集中祭拜。然後,各姓氏再擇日從「百氏祠」敬引各姓祖先的「香火」到各姓宗祠進行各姓氏的祭祖活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印尼華人年復一年的春秋兩祭中得以傳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