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要抓好運算、空間想像、邏輯思維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高中數學怎麼學?
高中學好數學,首先基本的知識點要掌握,集合,數列,基本不等式,三角函數,導數,幾何知識,解析幾何等基本知識要牢牢掌握。其次,要多練多算,多刷題,來逐步了解知識點的延伸變化。最後,知識點會相互交叉,會考我們對知識的綜合掌握理解能力。總而言之,學好數學要:多做題,多總結歸納,綜合能力就提高了。
考察能力是高考數學的重點和永恆主題。因此,著力培養學生的能力成了當務之急。要想培養數學能力,先要抓好運算能力、空間想像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但隨著高考改革的發展,學生還應該注重培養自己以下幾方面的能力:
一、培養解決新穎題型的能力
高考數學命題的總體思路是「穩中求進,注重考查能力」。高考要穩,就是說有許多「常規題」,複習時應按「樣題」進行常規訓練,選題儘量貼近高考題型,明確「強化什麼,淡化什麼,迴避什麼」,力爭對高考試卷有「熟悉感」;高考要「進」,就是說有一些「新題型」,同時在深、廣、難、綜上有一定要求,複習時就應適當注意新題型的訓練。
二、提高理性思維能力
要想學好數學,就要努力提高學習的理性思維能力。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數學基礎知識,要充分重視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在解答數學題時,要著重研究解題的思維過程。只有弄清了基本的數學方法和基本的數學思想在解題中的意義和作用,研究運用不同的思維方法解決同一個數學問題的多種途徑,注重培養直覺猜想、歸納抽象、邏輯推理、演繹證明、運算求解等理性思維能力,才能最終把數學學好。
三、把握「綜合題型」的解題能力
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是高考的基調。複習時還要「狠抓三基」,系統複習,形成知識網絡結構,以不變應萬變。但隨著高考的發展,即使是基礎題也表現出一定程度上的靈活性,並注意知識的內在聯繫與綜合,常常在知識的交匯點上設計試題。因此,更應該注意新增內容與傳統內容有機結合題型的練習訓練。
隨著高考的發展,有些能力需要「細化」,如收集處理信息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抽象能力等;有些能力需要「組合」,如建模能力、創新能力、綜合能力等。只有樹立新的能力觀,才能成為高水平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