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經以《易經》為首,可以說《詩經》就是解釋《易經》的,所以常有人說《詩經》是巫詩。
比如《易經》裡有五卦出現「田」字,對應《詩經》就有五首含「田」字的詩,這應該不是巧合。
《詩經》的《子衿》是在講震卦的幾個爻象。「青青子衿」不實指人,「仲山傅」也不指人,「仲山傅」如陽起石,是高點的二次下跌起陽,有如老子說的「鄰邦」。
《說文》衿,衣系也。聯合衣襟之帶也。今人用銅鈕,非古也。凡結帶皆曰紟。紟俗作衿。
「衿」作「系」,可作「定交」講。震為阻斷木,定交。坤卦「後順得常」乃如「定交而後求」。震為長男。震生,震來,艮往。《說文》「嗣,諸侯嗣國也」。本義指諸侯傳位給嫡長子。《書·舜典》「舜讓於德,弗嗣」。
《子衿》是《詩經·鄭風》的一篇。毛傳:「青衿,青領也,學子之所服」。由於子衿是古代學子的服飾,故《毛詩序》認為是「刺學校廢也」,但從全詩來看,更像是對友人的誠摯的思念。可以說《詩經》毛傳也只是一家之言,而這些其實都是從字面意思在解讀《詩經》。
五方佛之東方不動如來識蘊,佛身「藍(青)」色。在喜悅淨土,所轉煩惱為「瞋心」。
震卦象曰:「君子以恐懼修省」,恐懼之色青。震之「洊雷」是故謂「青青」,就是嚇的你臉色變青兩次的樣子。這恐懼中定交,我心「瞋心」而轉不過彎來,故謂「悠悠」,我雖不往,但它也一樣生生不息。
注意《子衿》詩的第二段「艮亡」,佩白布而思念亡人。不是朋友,艮亡和澤朋是陰陽兩隔。震卦九四到六二互艮,故有艮往,艮思之相。
全詩如下: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帛書易經》震卦初九之笑言惡惡)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帛書易經》震卦六二之意亡貝,齊於九陵)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帛書易經》震卦九四之「震遂沂」乃未光也)
第三段對應震卦九四之「震遂沂」乃未光也。震卦六五到六三互坎,坎月居北方。震卦九四之「未光」如詩曰:「一日不見」。《說文》「闕,門觀也」。徐鍇曰:「以其闕然為道,謂之闕。以其上可遠觀,謂之觀」。二闕之間有道路。《前漢·司馬相如傳》「遺屯騎於玄闕兮」。註:玄闕,北極極之山也。「坎」中陽對應北極之山。《書·禹貢》「達於河」。《儀禮·士昏禮》「下達」。離上坎下。《禮記·中庸》「天下達道」。《程曉·贈傅玄詩》「元服初加,萬福鹹會。赫赫應門,嚴嚴朱闕」。震為福,福田。鹹寧而謂達道朱闕。
《班固·北徵頌》:「雷震九原,電曜高闕。金光鏡野,武旗冒日」。這詩直接就把「震」卦和「闕」字聯繫起來了。震卦的兩陽爻為闕,從震卦九四到九一有大離之相,離為日。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還被曹操的《短歌行》引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心念舊恩」。水雷屯卦九五到六三互艮,艮為鹿,所以《帛書易經》屯卦六三「即鹿毋華,唯入於林中」。通過曹操的詩中出現(艮)鹿鳴和(坎)月的,應該說曹操的詩更加切近《詩經·子衿》的本來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