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輪菜Clinopodium chinense (Benth.) O. Ktze .(唇形科)
聽到風輪菜,你一定會奇怪這是個什麼樣的植物呢?這個名字的確會讓人浮想聯翩,但是它的真實面目可就是一株普通而不平凡的小草啦!
拍攝時間:2018年6月5日
拍攝地點: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
識別特徵:
(1)多年生草本。
(2)莖基部匍匐生根,上部上升,高可達1米,密被短柔毛及具腺微柔毛。
(3)葉片卵形,長2-4釐米,上面密被平伏短硬毛,下面被疏柔毛;葉柄長8-3毫米,密被疏柔毛。
(4)輪傘花序多花,半球形;苞葉葉狀,苞片針狀;花萼狹筒狀,常染紫紅色,長約6毫米,外被長而柔軟的柔毛及部分具腺微柔毛,內面在喉部被柔毛,13脈,上唇3齒,下唇2齒,較長,具刺尖;花冠紫紅色,長約9毫米,上唇直伸,頂端微缺,下唇3裂。
(5)小堅果倒卵形。
地理分布:分布於湖北、湖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廣東及廣西。生路旁或草叢中。
註:摘自中國在線植物志
藥用價值:疏風清熱,解毒止痢,止血。用於感冒、中暑、痢疾、肝炎;外用治疔瘡腫毒、皮膚瘙癢、外傷出血。
本草集錦:
(1)《貴州民間藥物》:涼,微苦。
(2)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苦,寒。
(3)《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性涼,味苦辛。
註:摘自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藥方集錦:
在貴州民間藥物中別名為蜂窩草
(1)治疔瘡:蜂窩草搗敷,或研末調菜油敷。
(2)治火眼:蜂窩草葉放手中揉去皮,放眼角,數分鐘後流出淚轉好。
(3)治皮膚瘡癢:蜂窩草曬乾為末,調菜油外塗。
(4)治狂犬咬傷:蜂窩草嫩頭七個,搗絨,泡淘米水,兌白糖服。
(5)治小兒疳病:蜂窩草五錢,曬乾研末,蒸豬肝吃。
(6)治爛頭疔:蜂窩草、菊花葉適量,搗絨敷。
(7)治感冒寒熱:蜂窩草五錢,閻王刺二錢,煎水服。(選方出《貴州民間藥物》)
編者寄語:每一個平凡的生命都有著它的與眾不同之處,像風輪菜一樣,不需要看起來多麼偉大,但是有著很高的藥用價值。我們並不是生來就是成功的人,但是我們可以努力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