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姐姐》火爆全網,姐姐們又颯又野,真實不作。正是如此,應對見過世面,天不怕地不怕的她們,就成了一項技術活。
都說三個女人一臺戲,30個姐姐的陣容,簡直就是一出難度係數爆棚的宮鬥劇。所以,作為「成團見證人」的黃曉明,也成了話題人物,討論最多的,就是他溢出屏幕的求生欲。
觀眾看了都覺得驚險、疲憊,甚至略顯卑微,讓人不禁感慨,「明式求生欲」,真的有必要嗎?
01
「曉明歷險記」拉開序幕
在節目開播前,就有不少網友吐槽,這檔節目除了曉明哥,找不出第二個人可以駕馭了。從前期宣傳,到後期採訪,哪一樣都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小魚兒大概總結了下,曉明哥因為這檔節目,多了好幾項「成就」。
「端碗藝術家」
姐姐上節目,當然少不了前期預熱,曉明哥一口氣為30位姐姐發了30條應援微博。你們以為一頓Ctrl+C、Ctrl+V就完事?大錯特錯。「端碗藝術家」操作,建議你們反覆觀看。
30個人一碗水端平,絕非易事。為了誰也不得罪,誰也沒話說,他在排序上嚴格按照姓氏首字母,在格式上保持字數、形式統一。
對發布時間也嚴格把控,每分鐘更新一條微博,在12:30分正好全部發送,堪稱「時間管理大師」。
顯然,曉明哥早已從「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定位成了「卑微黃」。
「語言組織大師」
在節目中,曉明哥也絲毫不放鬆警惕,對嘉賓們的稱呼,意思的傳達,都進行了近乎完美的漏洞處理。
比如姐姐們有年齡差異,於是曉明哥乾脆稱呼大家為小姐姐,完美避過了女人最忌諱的年齡問題。
面對小姐姐們受挫,他卯足勁進行心理輔導,「因為你已經是成功的女演員了,你去跳舞,大家會原諒你的」。一遍又一遍對她們強調那是加分項,真是可可愛愛。
語言是門藝術,曉明哥出色得體的言行,真的給不少人上了一課。雖然他自己和網友都調侃這是一種卑微,但實際上很圈粉。畢竟有時候表現得高高在上,顯然是不太討喜的。
02
杜華過於自我,飽受爭議
不管地位身份如何,太過自我的人,總是不受待見的。相比黃曉明,這檔節目中的女團經理人杜華,就因為犀利的發言,飽受爭議。小魚兒深覺,儘管她經驗豐富,眼光毒辣,但在成熟的女藝人面前,還是應該收起一些光芒。
了解杜華的就知道,「鐵娘子」、「拼命三郎」、「狠人」是早期杜華的標籤。所以不難理解,她為何能夠不過腦地說出「不知道30+女藝人競選女團的意義,為什麼要參加這樣的節目」。
也許她的經歷在很多人看來是無法想像的,但這些並不是她自我的理由。比如她為了工作,簡直就是一個狠人。懷孕期間,給老闆說能不能請幾個小時把孩子生下來。
在職業成就上,她是樂華創始人,在團體打造上頗有話語權。
但她的觀點依然不能被姐姐們所接受,甚至總被回懟。比如她說丁當唱功太好,於是會顯得同一團體太過差勁。
反倒覺得黃聖依外形養眼,唱功也不差,更具潛力。顯然,她還是將外貌,以及自己對女團的定義加在了這群姐姐身上。
顯然,姐姐們也是不甘示弱,決定一剛到底。
不管杜華是出於一種專業,還是老闆的嚴苛,她的很多觀點都是不太能被人接受的。黃曉明的求生欲雖然看上去卑微,實際上卻反倒更讓人理解。
03
求生欲就是恰當地放低身段
所以,要說黃曉明的求生欲過於卑微,倒不如說他已經在《中餐廳》之後吸取了教訓,明白了哪怕自己有實力,也要在合適的時候放低身段。
不管一個人處於哪種高度,為人謙遜其實說話反倒會更有重量。
還記得黃曉明在《中餐廳》裡的明言明語,遭到網友一致吐槽,儘管是現實版的霸道總裁,那句「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還是會讓人聽不下去。
這讓很多人在現實生活中也頗有感悟,一個人作為領導,剛愎自用,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卻一再製造問題,是永遠無法服眾的。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我從來不覺得求生欲是一種卑微,那只是為了讓人更容易接受意見的一種方法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