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滿滿的哥哥》已經收官了,最後一期裡,有笑點也有淚點,十期節目下來,我們見證了小哥哥隊的成長和大哥哥隊的包容。
雖然這個節目的定位是遊戲競技類,但是大哥哥和小哥哥隊在各種比賽裡,他們的關係一直很友好,每一個人都玩得很開心。
總體來看,大哥隊比小哥隊玩得好,這一點也是有目共睹的,有胡軍的帶隊,王耀慶和吳奇隆的搞笑,蔡國慶的「頑皮」,擁有靈活的大腦的維嘉,大哥隊們經常在遊戲中取得勝利。
小哥隊和大哥隊比起來,經驗略顯不足,這一點可以理解,大哥隊們的年紀擺在那裡的,畢竟薑還是老的辣。與此同時,隨著節目的結束,有觀眾對擔任小哥哥隊隊長的楊洋的領導能力產生了質疑。
「偶像包袱」丟的不容易
熟悉楊洋的人應該都了解,楊洋在大家心裡,一直都是一個「老幹部」的形象,在很多娛樂場合裡,他都放不開,這一點可以理解,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習慣的交流方式,放不開不是缺點,只是在需要活躍氣氛的場合裡,放不開會少很多看點。
看完十期節目的觀眾會發現,經過十期節目的「磨鍊」和小哥哥們以及大哥哥們潛移默化的影響,楊洋明顯放得開了,比前幾期節目裡的他活躍了不少。
放下偶像包袱的楊洋格外的可愛,不少觀眾都很喜歡這種狀態下的楊洋,總感覺這樣的他,更親近一點,當然也有人表示希望楊洋可以收著一點。不管怎樣楊洋這個偶像包袱丟的不容易,整季節目結束,楊洋最大的收穫似乎就是丟偶像包袱。
這個時候就有人疑惑了,楊洋身為隊長,不太會互動,綜藝感也不是特別強,在節目裡很少看到他展現領導力的一面。在很多人的固定思維裡,擔任隊長的人至少應該是有領導才能的,而楊洋幾乎沒有展現這一方面的能力,反而「丟偶像包袱」成了關鍵詞。
「拍不到人還總是被淘汰掉」
除了很少在楊洋身上看到領導能力以外,他在遊戲裡面的表現也引起了部分觀眾的吐槽,最後一期節目裡,楊洋出場不到八分鐘就被淘汰了,對手抓住他時也都難掩開心,一開始就把隊長給淘汰了,對於對手來說,這無疑是一個開門紅。
楊洋自己也很無奈,自嘲道,他們抓他就像抓雞崽子一樣,這讓他毫無遊戲體驗。對於身為隊長的楊洋來說,這確實很「打臉」,但主要還是他自身的問題。楊洋藏身之處是一個垃圾桶,雖然他將自己藏在了桶裡面的垃圾裡面,但是他忽略了,他找的是一個新垃圾桶,僅憑這一點他就輸了。
在這種遊戲裡,垃圾桶固然很多,但新垃圾桶一出現一定會引人注目,再者,王耀慶很精明,就看了垃圾桶一眼他就識破了,可見楊洋還是太單純了,沒有對手的老道。
即使最後被復活,他也沒有拍掉一個人,最終還是被發現了,再次被淘汰。
看到楊洋的表現,部分觀眾是失望的,所以就有了楊洋不太適合做隊長的看法。常言道,「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身為一個隊長,責任自然是重大的,大家對他的期望自然也比對普通隊員高,當楊洋的表現沒有達到完美的期望,落差感就會出現,自然就會產生他不適合做隊長的想法。
當下不適合不代表未來不適合
在整季節目裡,楊洋一直被「保護」著,是隊伍裡當之無愧的「團寵」,這反映出楊洋是一個比較好相處的人,性格好的人走到哪裡都吃香。
這樣看來,楊洋在團隊之中更適合充當「團寵」的身份,至於隊長這個身份,楊洋確實還需要努力,才會做得更好。
每個人都需要成長,成長不可能一蹴而就,凡事都需要慢慢學習,雖然楊洋這個隊長沒有做到讓所有觀眾都滿意,但是也有出彩的部分,至少在這個過程裡,他是努力的,有時候過程比結果重要。
相信楊洋,他會越做越好,因為當下不適合不代表未來也不適合。
|所有文章均為原創,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