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劇評人|笑聲淚痕——評《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2021-02-20 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

在26號的演出那天,舞臺上的松子推著自行車在監獄的圍牆外等待龍洋一,好像對以前的遭遇不為所動,冰窖般的現實沒能凍住她,依舊純粹熾熱,用平靜篤定的臉說著等待男友,憧憬新生活的話。觀眾們笑了。這「笑」既不是知道松子好事將近——劇名一錘定音,也不是嘲諷的惡意,只是重複與機械使人發笑,這種重複的「相信與被背叛」,顯現出松子「生命力的盲目性」,而觀眾透過「笑」這一情緒傳達了出來。她的人生,似乎總是踏入同一條河流。

松子的一生,像河流。她將滾燙的愛視作人生的源泉,一路奔騰著,盡情滋養她經過的荒原,裹挾她所經歷的人性的惡意,恣意地向前流去。近來有位脫口秀女演員楊笠有句話很火:「沒有男人我會過上平靜幸福的生活。」斷章取義在這裡,用來形容松子的人生不為過。雖然原著小說出自社會派推理小說家山田宗樹之手,演出也並非擺出批判社會現狀的姿態,也不是要豎起女權主義的大旗。觀看別人的命運,得出人生的況味,這大概是觀眾們走進劇場的契機。如同謝幕時演員們齊聲喊出:「松子,你一定要幸福」,是創作者們對「被嫌棄」的生命的期許。

導演將兇殺案作為戲的開端,卻已然是女主人公的結局。沒有懸念,只是看著她如何沿著生命的軌跡奔赴為她安排好的命運。舞臺的色調是黑色的,映襯出松子黯淡的人生。即使閃回童年,同家人其樂融融放風箏的畫面,也只是被孤獨的追光照著,底色仍然是沉悶的黑暗。更何況這天倫之樂也被體弱多病的妹妹打斷,從父親對松子的訓斥看出,作為姐姐的松子從原生家庭開始就是被忽視的。後來的松子,是凝望著荒川流淚的女人,因為再也回不去。遠走他鄉,生活在東京的荒川邊——因為它像故鄉的河流。直到去世後,被警方聯繫的松子的弟弟處理其後事也相當敷衍,將松子的居所交給兒子阿笙去整理,言談間也毫無溫情可言。就這樣,觀眾隨著阿笙的探索,警察的探案,「當下」與「過去」兩個時空交叉運行,往事的碎片串聯,慢慢勾畫出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起初阿笙在荒川邊遇到被警方鎖定的龍洋一,是煙霧彈,讓人以為殺害松子的便是這名她曾經的學生——松子當時畢業後成為老師,看似有著光明的未來。然而當時學校的校長性侵松子未遂,在遊學旅行中,松子為了袒護偷竊的龍洋一,向旅館老闆說是自己所為。從這個錯誤的選擇起,松子的人生開始失控。事情傳去學校,龍洋一拒不認錯,反倒打一耙,而校長趁機將松子趕出了學校。看到此處,犯人之惡令人咬牙切齒,而後背滲出一陣冷汗,則是因為那些冷漠圍觀松子的教職工們——他們的平庸之惡沒法得到審判。松子總是誤判她自己,就像她後來的一次次選擇。她以為自己辜負了父親的期待,離家出走。

松子的前半生倉促結束,一個未完的逗號,卻是個悲哀的預示。離家後松子的遭遇很像衝突密集、偶然堆疊的情節劇——遇到暴力成性、逼良為娼的小說家、玩弄其感情的有婦之夫、騙她金錢的小白臉,又或是曾許諾娶她的理髮師,還是口口聲聲說愛她、最後卻放棄她的龍洋一,這些人共同織成一張密不透風的網,困住了松子。其實松子的故事三言兩語即可道出,而演出四小時的時長,則通過拉長橫向的時間,以此挖掘松子的內心深度。每當幻滅時,松子被痛苦捕獲的時候,導演通過黑衣人們近似舞蹈的造型表演得以外化,演員們將身體作為手段,伴隨著巧妙的舞臺調度,將松子內心的律動砸向觀眾的心。於是,空的空間裡一切都流動了起來。而「門」也是劇中重要的舞臺意象,「門」移動變化,場景切換自如。但無論跨入怎樣的門——黑暗似乎都在慢慢吞噬著形單影隻的松子,而無能為力的觀眾,只能看著松子的人生如何泥沙俱下,在一次次破碎的希望裡尋得一些活下去的勇氣,結果又是泡影。

也不是沒有快樂的時候。松子和理髮師度過的那段平靜日子裡,這時候的舞臺就像繪聲繪色的馬戲團。黑衣人們脫去外衣,換上五顏六色的衣飾,像小丑們般逗趣,為松子的幸福畫藍圖。松子在監獄裡和獄友們的時光,舞臺就像眾人慶祝的狂歡廣場。獄友們坦率和自由地交往,不用顧忌圍牆外世界的言語禮節和言談禁忌,激情地解構著一切。演員們的肢體動作活力灑脫,表演具有流暢的音樂感。在這種狂歡化的氛圍中,松子真誠地一遍遍告訴朋友們:要充滿希望。她不知道自己朝氣蓬勃的聲音是巨大的反諷,而她的堅定甚至讓人信以為真。她對她的境遇並非毫不知情,好幾次受到暴擊時,她都會誇張大笑。然而只是笑聲淚痕,轉眼又是新的一次飛蛾撲火。之後她也徹底崩塌過,最後還是醒來了。只是,她沒機會了。

蘇珊·朗格認為悲劇表現了自我完結的生命力節奏。所謂一步錯,步步錯,將自我完全依附在對他人的愛之上,這本來就是極其危險之事。松子總是用最大的期待、溫柔和忍耐給予她所遇見的男人們,每每遭遇愛情,你會覺得她是如地母一樣的女人,充滿力量。無條件的愛是值得欽佩的,然而你會氣命運給她的安排。悲哀的命運既是世界強加於它的,也是人為的。然而我覺得松子之所以是一個充滿魅力的戲劇人物,並不是因為她的人生多麼戲劇性,而是因為她是一個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人的同時,並不是一個「完美受害者」。她對男人近乎愚蠢的愛,且又是一個殺了人的妓女,因此在一些人眼裡她只是自作自受罷了,不值得憐憫。然而現實的新聞報導中就不乏芳汀們——《悲慘世界》裡最純潔的女人,卻為了孩子的生存去做妓女。當然,松子沒有孩子,她只有她以為的愛情。而愛情在很多人眼裡只是幻覺一場,卻是松子的人生信條。她對愛的渴望,超越了自身。「刀尖舔蜜,甘之若飴」,說的就是松子。她太奇怪了,轟轟烈烈的人生最終結束得也弔詭——被公園裡面目模糊的陌生少年胡亂踢死。

相對於原著小說,編劇最大的改動可能是松子的結局,沒那麼殘酷——她不是在逼仄雜亂的房間裡死去,而是在河流,和象徵漂泊的手提箱、象徵童年的娃娃一起,伴著紅塵滾滾而去。最終水流洗滌了一切,松子煥然如新——一個美好的祝願。也許,這個劇是寫給現實中的松子的,試圖給她們真正改變境遇的勇氣。可我又想到,生活中同松子境遇類似的女孩有機會、有想法看話劇麼?不得而知。「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主客體間可能永遠有距離,就像我敲下的劇評,相比於現場,只是隔靴搔癢罷了,可我又只能這麼寫。

相關焦點

  • 張靜初挑戰「被嫌棄的松子」,明星舞臺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豆瓣高分小說、日本電影TOP10《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以對當代女性的心靈詮釋打動無數人,對它的討論和解讀一直延續至今。如今,這個經典故事即將登上戲劇舞臺。2020年10月23日至25日,由張靜初銜領主演的明星舞臺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即將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拉開巡演的序幕。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該被嫌棄的人是我們
    松子這一生真是漫長,以至於很難將每一個部份講得清楚。但假如一定要我給它下定義,她的一生一定是精彩的,它美得像一座在翠綠的草坪上長滿各色野花的無名山坡。但這座山坡絕不是在地球上的,它絕不屬於人類文明,因為它實在太過於與眾不同了,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能做到和松子一樣的事情:不遺餘力的熾烈的愛著這個世界,不論如何。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拉赫瑪尼諾夫》《迴廊亭殺人事件》《春...
    11月27日-28日,張靜初領銜主演舞臺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12月4日-5日,賈凡、劉陽、周可人主演音樂劇《拉赫瑪尼諾夫》;12月11日-12日,東野圭吾懸疑舞臺劇《迴廊亭殺人事件》;2021年1月15日-16日,音樂劇《春之覺醒》,都將一一和大家見面。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童年被忽視過的人,一生都在尋求被愛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是日本作家山田宗樹創作的長篇小說,描述的是極為普通的女主角松子悲慘坎坷的一生。遙遠的過去,在盤井屋的屋頂上聽到的笑聲,成為她記憶中父親最後的笑聲。她拼命讀書,考得好成績,放棄了理科系,選擇了文科系,然後當了老師,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博得父親的歡心,她一直在討好父親,卻總是感覺得不到父愛。
  • 電影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電影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2020-10-03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一部發人深省的電影!更讓人欣賞的是這部電影的主題:生而為人,對不起。影片開頭就強調,夢想是自由的,但是實現夢想,渡過幸福一生的人少之又少,絕大部分人沒那麼幸運,要麼傷心的長籲短嘆,要麼沉醉於悲傷中,要麼草草地了結一生。
  • 從日本松子到中國版松子 | 舞臺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由日本著名作家山田宗樹授權;保利票務、反掌娛樂聯合出品的舞臺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將於2020年10月與觀眾見面!2006年日本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上映,主人公川尻松子打動了無數觀眾,這部影片也被認為是「女性必看電影TOP10當代女性的心靈史詩」。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無題
    松子的一生真是不容易啊。從小時候起為了獲得父親的認可就讓自己活的那麼累,上的學校,選擇的職業都是父親說希望的,甚至於在小時候發現父親看自己的鬼臉會笑就經常扮鬼臉以至於長大後碰到緊急情況就會露出鬼臉(笑哭)。和喜歡的人沒有一個是有好結果的。但是松子的一生最幸運的還是碰到了她的那個朋友,我覺得她和那個朋友在一起生活的那段時間應該是最開心的,直到她突然意識到自己是孑然一身的。
  • 中國版松子 | 張靜初帶來舞臺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 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劇照 在《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成為一部爆款電影以前,它是一本小說。當時,她尚未接到舞臺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劇組的邀約。現在看來,這句話像極了她和松子的時空對話。當松子將不同的希望寄托在他人,尤其是那些她愛過的男性身上卻屢遭傷害的時刻,聽到這句話的她,人生會不會變得有些不一樣?
  • 舞臺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重磅卡司
    」 豆瓣高分小說/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曾打動無數人,對它的討論和解讀一直經久不息!2020年,她將在舞臺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演繹那個讓萬千女性惦念、憐愛、共鳴的「松子」。 張靜初和《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的人物氣質似乎也有著太多的相似性——在嚴格的家庭環境中成長、注重精神的追尋和自我實現、努力把握著對生活和命運主導權、熱情充滿希望、也可以堅定到不顧一切……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每個人的松子
    整體主線是回憶的倒敘,圍繞著松子的一生,在年輕時,因為原生家庭的影響,可謂是一步錯,步步錯,根本原因來自於性格的偏執與缺乏溝通,其實這兩點與人性息息相關,因為在我看來,真正有效的溝通珍貴的可憐,語言做為最重要的結構,遠遠不能詳盡我們的世俗生活乃至紅塵情感;而偏執在某些角度上說卻成了可貴的品質,整部電影用魔幻的現實講述了殘酷黑暗的童話,如果從結果論來看,她的一生無聊且可憐,但一直被嫌棄的她卻還能一次次鼓起起死回生般的愛的能力
  • 從《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到飯島愛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你知道「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下一句是什麼嗎?這是川尻松子的墓志銘,來自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在最開始的時候,松子死了,她的侄子笙問過他的父親,「是孤獨死嗎」,孤獨死這個詞語在日本並不少見,它代表著一群依舊有親人朋友的人,但是生活卻已經與世界脫軌的人,所以在笙到了松子的房間的時候,只看見了滿地的垃圾。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生而為人,對不起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豆瓣評分8.9分,好於97%劇情片,好於96%歌舞片。此時,阿笙在經歷愛情和事業雙重失敗的打擊下,感到崩潰,想要自殺,父親的到來,讓阿笙代替想要回去的自己,打掃松子的公寓。阿笙在打掃公寓的過程中,看到姑姑穿的和服,扮的鬼臉。父親的評價是卑瑣的一生。鄰居的評價是被人嫌棄的一生。在公寓的黑板上,松子寫下了「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阿笙對這位素未謀面的姑姑感到好奇,影片通過阿笙的視覺一步步向我們展現的松子的一生。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為何松子最後被一群小孩兒打死?
    文|愛熬夜的夜貓子看過《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後,內心久久不能平息;腦海裡縈繞著的是松子那倔強的眼神;那句反反覆覆出現的「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松子一生都在渴望被愛,可是她一直都在被人傷害。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所謂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電影史上永恆的經典《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上映十餘年被眾多影迷奉為當代女性的心靈史詩。 她的一生,是荒誕的一生,是失敗的一生,卻也是不放棄希望的一生,是認真活過的一生。「小時候,誰都覺得自己的未來閃閃發光,不是嗎?但是一旦長大,沒有一件事會遂自己心願。」——《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 電影推薦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前面一直在為你們推薦一些有能量的片,今天,咱們就一起來換換風格吧(壞笑)今天推薦的是2006年日本出產的一部散發著輕微喪氣的影片,像是講述一生在絕望中燃氣希望,又在希望中得到絕望...電影簡介:有一天父親(香川照之飾)突然來找阿笙(瑛太飾),告訴他有個素未謀面的姑姑死了,叫他去收拾下姑姑的房子。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活著,真對不起啊
    壓抑,無釐頭,讓人痛哭。被嫌棄的一生,原來是這樣的啊。看這部電影的初衷,真的很簡單,就是想看看被嫌棄的一生是怎樣的,松子又為什麼會被嫌棄。我得到了答案,愈發沉默。松子的被嫌棄與她的性格有很大關係,一板一眼,認定就不撒手。她並不一定愛她纏著的人,只是在渴望著別人的愛,並且對得來的愛視若珍寶,以百倍千倍的愛回報。
  • 「你好,松子」——舞臺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發布活動在京舉行
    由山田宗樹官方授權,北京保利票務發展有限公司、北京反掌娛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舞臺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即將於10月23日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拉開首輪巡演序幕。今日(10月9日),舞臺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出品人姚睿、姜越,導演趙淼,文學藝術策劃蔣方舟、主演張靜初攜所有演員、主創人員來到北京亞洲大酒店,共同出席舞臺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發布活動,一道揭開舞臺劇版「松子」的神秘面紗。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絢爛松
    假期觀影,看了以前會直接pass的《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影片表演浮誇色調飽和,像是給你看一個炫彩肥皂泡,隨風飄蕩,直到爆破幻滅的全過程。用這樣的表現方法來講這故事真是最合適的了。推薦40+觀影,影片沒有好人壞人,不講情長理短,兜轉的人生歷程豐富難堪,真實。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北京站開票 主演張靜初:舞臺版的松子更...
    由趙淼導演、張靜初主演、蔣方舟擔任文學文學策劃的舞臺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將於10月23日開始全國巡演。9月22日,該劇在京舉行對談沙龍,主演張靜初、編劇唐夏娃、製作人賈海林現身,揭秘舞臺劇的創作過程,解讀松子的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