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一年,市工商聯緊緊圍繞全市「攻堅突破年」主題,充分發揮系統優勢,強化責任擔當,不斷提標爭先,工商聯事業再上新臺階——繼2020年初首獲煙臺市文明單位、再獲全國「五好」縣級工商聯榮譽稱號後,日前又被推薦為山東省文明單位。
一是抓好疫情防控,在促進復工復產上下功夫。市工商聯印發倡議書、製作宣傳片,政策解讀50多期,積極組織發動會員單位捐款捐物500多萬元。通過開設復工復產熱線、組建公益律師團、免費財務輔導等方式做好精準對接、上門服務、政策推送、個案解決,舉辦網絡招聘會服務企業400家,主辦玫瑰節和3次汽車展會引導消費1.5億元,攜手銀企為會員減息380萬元,4家會員入選「煙臺市抗擊疫情光榮榜」。3月由省工商聯牽頭的省中小民營企業復工復產調研組到我市調研督查後給予充分肯定。
二是提高政治站位,在打造黨建品牌上下功夫。以黨建促會建、帶企建,打造「黨建領航 商匯萊州」非公黨建新品牌。制定印發意見要求,組織2次大規模排查,召開3次商會黨建工作部署會、調度會,大力推進「建組織、擴覆蓋」,培育市級非公黨建示範點3個、非公黨建先進個人10名,9月份毛筆商會黨支部為煙臺市委統戰工作觀摩會提供現場。全年組織開展智慧管理、疫情下非公企業發展等主題教育培訓1100多人次,開展豐富多彩文藝活動20多場次,引導民營企業家聽黨話、跟黨走。
三是服務中心大局,在助推高質量發展上下功夫。發揮總商會平臺優勢,為各行業搭舞臺、讓企業家站前臺,聚焦聚力高質量精準化,組織100多家會員企業赴蘭州、瀋陽、德州等地參觀考察和參加儒商大會、北京服貿會等,推進濟南、杭州、上海等地萊州商會籌建。助力「雙招雙引」,組織京深企業家萊州行等50多人次到我市考察,開展「大走訪」8次,加強與20多家異地山東、煙臺商會和大學科研機構合作聯繫,牽頭在蘭州、瀋陽等地設立2處市招才引智工作站,合同利用市外資金11億元。
四是推進政策落地,在優化營商環境上下功夫。工商聯與民營企業家都是自家人,樹立「為自家人辦事就是辦自家事」的理念,修定聯繫服務制度,走訪會員企業100多家次,傾聽企業家的意願和要求。積極開展「送政策上門精準對接」服務民營企業活動,通過「商匯萊州」公眾號、工商聯抖音號等平臺推送政策20多期次,印發材料1200多份,推動各項惠企政策進基層、進商會、進企業,不斷優化全市營商環境。6月在工商聯設立萊州市商事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10月與市檢察院聯合開展舉辦「服務六穩六保 護航民企發展」的檢察開放日活動,全年為民營企業免費法治體檢580多家。
五是深入調查研究,在助力鄉村振興上下功夫。聚焦「兩個健康」主題,側重民營經濟領域,深入開展議政調研「四個一」活動,利用山東省民營企業網上調查系統等平臺,上報對策建議、提案和社情民意20多篇次,撰寫提案8篇次。開展「百企助百村」鄉村振興行動,參與幫扶30個省定貧困村和350多個貧困戶,消費扶貧採購德州產品10萬元,與寧津縣達成協作項目2個、辣椒種植2500畝,發放教育扶植基金50萬元、受益學生152名,4個會員單位和個人成為「萊州最美扶貧人」,代表煙臺市通過省工商聯評估檢查。
六是深化改革創新,在加強組織建設上下功夫。積極構建「工商聯+商會+民營企業」的網格化組織體系,印發《工商聯所屬商會改革發展實施方案》,積極開展「四好」商會創建活動,健全完善鎮街商會,積極推進行業商協會籌建,參與市級黨群中心非公基地建設,堅持政治標準調整執常委22人,籌建成立煙臺市首家誠信促進會,1家商會被推為省級「四好」商會。完成工商聯機關新辦公場所改造搬遷,40項制度彙編成冊,創辦《民企心聲》簡報,建立「以幹代訓」制度,建成過硬機關黨支部,工商聯凝聚力、影響力和執行力進一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