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MTV頒獎典禮上,泰勒·斯威夫特尚未說完獲獎感言,就被說唱歌手坎耶·韋斯特搶過了話筒。他不留情面地大聲說:「喂,泰勒,我很替你開心,我會讓你說完,但碧昂斯的MTV是史上最棒的!」接著,全場噓聲,19歲的泰勒·斯威夫特窘迫地站在臺上。
這個尷尬的場景被導演拉娜·威爾遜放在了關於泰勒·斯威夫特的紀錄片《美國甜心小姐(Miss Americana)》裡,該片於今年1月23日在聖丹斯電影節首映,1月31日在Netflix正式上線。《美國甜心小姐》的主線是泰勒·斯威夫特如何在成長中找到自己,從一位渴望人們認可的「好女孩」變成大膽發聲的女性。30歲的泰勒在旁白中說:「當一個人的信仰建立在讓觀眾為你鼓掌之上,全場的噓聲對人影響太大了。」
過去幾年,除了斯威夫特,碧昂斯、凱蒂·佩裡、Lady Gaga、賈斯汀·比伯等都通過紀錄片展示了自己的生活。《衛報》近日評選的2020最受關注10部紀錄片中,有兩部都是關於流行歌手的。一部是彼得·伯格導演的《蕾哈娜》。他在過去幾年跟拍了這位世界矚目的巴貝多籍女歌手,積累了超過1200小時的視頻。另一部是關於「碧梨」比莉·埃利什的紀錄片,暫未命名。這位今年只有18歲的天才女孩,已經成為格萊美史上首位包攬年度專輯、年度製作、年度歌曲、年度專輯四大通類獎項的女歌手。兩部紀錄片分別由亞馬遜和Apple TV+以每部2500萬美元的價格訂購。
觀眾喜歡窺看明星不為人知的幕後生活,而新興的流媒體正在爭奪有流量的原創內容,這推動明星紀錄片成了新的潮流。當然,對於明星來說,拍紀錄片既可以賺錢,又能增加熱度,何樂而不為。
自從1967年彭尼貝克拍攝了鮑勃·迪倫的紀錄片《別回頭(Don’t Look Back)》之後,音樂紀錄片逐漸成為流行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它讓大眾更透徹地了解自己喜歡的明星和不同時代的音樂文化。
近年來,許多在商業上較為成功的音樂紀錄片聚焦的都是已經去世的明星。2018年關於惠特尼·休斯頓的紀錄片《惠特尼(Whitney)》就揭開了這位黑人文化偶像生前不為人知的一面,比如對2.5億美元巨款的揮霍,從而遭到了其家人的抵制。也許正因如此,明星們越來越多地開始拍攝紀錄片,在他們活著的時候親手塑造他們的故事。
到了今天,明星們的生活早已不再那麼神秘。在社交網絡上,他們每天都可以分享他們的生活:吃什麼早餐,穿什麼鞋,如何看待全球變暖……然而,社交網絡畢竟是碎片化的,紀錄片更能建構完整敘事,塑造一個令人信服的「人設」。
2017年,Lady Gaga的紀錄片《五尺二寸(GAGA: Five Foot Two)》出爐,片名「五尺二寸」,是Lady Gaga的真實身高,大約1米55。她以此為片名,就是想讓觀眾了解一個真實的Lady Gaga。在紀錄片開篇,身著松垮睡衣素顏的她,餵狗、做飯。片中還有她在醫院裡因為無法忍受慢性疼痛而痛哭的鏡頭。
《五尺二寸》出爐時,已經沉寂幾年的Lady Gaga,以第五張專輯《喬安妮(Joanne)》回歸。這張專輯名出自她的真名史蒂芬妮·喬安妮·安吉麗娜·傑爾馬諾塔,音樂風格也發生了極大的轉變。原來那個在舞臺上靠奇裝異服和大膽表演吸引眼球的Lady Gaga已經不能滿足觀眾了,觀眾要看點新的。《五尺二寸》幫助Lady Gaga塑造了一個充滿反差的全新人設:真實、勇敢、堅韌。
《美國甜心小姐》出品人凱特琳·羅傑斯說,很多關於流行巨星的紀錄片都記錄了處於轉型時期的他們。在這些巔峰之後的間隙中,明星通常有更多反思,有更多時間坐下來對著鏡頭講述。
《美國甜心小姐》中,斯威夫特談到中年危機、對川普的反對等話題,豆瓣評分8.7。有人評論,「自己的故事當然要自己講述」。也有人質疑,認為影片好像泰勒·斯威夫特親手製作的一本宣傳小冊子,Netflix負責分發給全世界,「這是她想要在被遺忘之前,從年輕人的偶像轉變為年輕人的引領者。」
紀錄片真能展示明星光環背後他們真實的生活嗎?當攝像機打開,他們是否在扮演另一個自己?
流行巨星麥當娜1991年的紀錄片《與麥當娜同床》至今仍然經常被提起。影片記錄了她「金髮野心」世界巡演中的演出和生活片段。其中有一幕,麥當娜生病去看醫生,醫生建議關掉攝影機。麥當娜當時的男友沃倫·比蒂沃倫在一旁諷刺道:「關掉攝影機?那還不如直接殺了她。關掉攝影機,她活著還有什麼意義?」
紀錄片出爐後,麥當娜曾對《名利場》雜誌說:「人們會說『她知道她正在拍電影,她只不過在演戲而已。』但是即使我是在演戲,我的表演中也有一定的真實性。你可以在看過之後說我還不了解麥當娜……好吧!因為你永遠也不會了解真正的我,永遠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