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支成員全部畢業於高等藝術院校音樂專業的搖滾樂隊,輪迴樂隊當年被看作最好的後新生代的搖滾樂隊。
主唱吳彤出生於民樂世家,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他那會才21歲,臉上的嬰兒肥還沒有褪去,仍在學校學習民樂。他聲稱輪迴樂隊走的是重金屬路線,同時兼具朋克和布魯斯風格。
吉他手趙衛是吳彤的校友,來自管樂系,擁有上尉軍銜,這在搖滾樂隊中是不多見的。趙衛喜歡幻想的東西,約翰·列儂始終是他的偶像,他不認為披頭四的音樂是頹廢的東西,他認為輪迴樂隊最後要達到一種「深度搖滾」。在加入樂隊之前,趙衛學的是薩克斯,加入樂隊後,他開始鑽研極端樂隊和空中鐵匠樂隊的作品,音樂觀念開始轉變。
貝斯手周旭也來自中央音樂學院管樂系,另一位吉他手李強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軍樂系。鼓手焦全傑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打擊樂專業。因此,他們也被人稱為「學院派的搖滾樂隊」,音樂講究結構、注意技術、追求融合,以求達到更廣闊的的音樂視野。
樂隊的名字起得很有意思。「輪迴」是梵文,是宗教中的用語,他們借這個詞來表達來表達世紀末的困惑,將自己放進了世紀末的大輪迴中。他們還有一個英文名字「Again」,「再一次」的意思,周旭說這是個口語化的東西,表達了現代人的一種生存狀態。
輪迴樂隊被很多人認為是一個知識分子化的搖滾樂隊,他們的生活經歷比較簡單。他們一直在試圖尋找自己的真實感覺,周旭把這種過程理解為「說出自己想說的話」。在樂隊成立後,周旭已經很少聽蕭士塔高維奇的第五交響樂了,但蕭士塔高維奇音樂中表達出的力量與搖滾樂在一定程度是相通的。
《創造》專輯封面
1991年成立,1993年輪迴樂隊才發行第一首歌《烽火揚州路》,但這首歌后來成了他們的代表作,也成了中國搖滾民族化的代表作。這首歌中,他們不僅表現出了辛棄疾的豪放悲憤之情,還加入了現代人「我是誰,他是誰」的疑問。王曉京評價說「他們是繼老樂隊後,新一代中最有實力的樂隊之一。」
1995年,輪迴發行了首張專輯《創造》,兩個月內銷量就突破了20萬,代表作《烽火揚州路》收錄其中。97年他們與日本JVC唱片公司籤約,發行了第二張專輯《心樂集》。這張專輯中的他們變得更加憂鬱,繼續把流行、古典、民族的東西與搖滾結合。他們把自己的這種嘗試稱為「新寫意音樂」,想要營造一種唯美的意境。
《超越輪迴》專輯封面
2002年第三張專輯《超越輪迴》發行,歌迷的反響一般,甚至有些失望。而就在這張專輯發行兩年後,樂隊單方面宣布吳彤不再是輪迴的主唱,給出的理由是「音樂理念產生分歧」。此時的吳彤正在美國,事先對自己不再是輪迴樂隊主唱這件事完全不知曉,對這一結果表示無法理解。但他沒有再追究此事,畢竟和成員們共事了13年,他希望輪迴樂隊未來一切都好。
吳彤與馬友友
因為吳彤從小在民樂世家長大,十分熱愛民族音樂,在離開輪迴樂隊後,他開啟了自己的「民樂之路」,創建了一支演奏樂隊「中國喜鵲」。他多次與馬友友合作,兩度摘得葛萊美獎,真正將民族音樂帶到了世界各地。
除了繼續自己的民樂之路,吳彤還嘗試了歌劇。他受到舊金山歌劇院的邀請,參加了《接骨師之女》的演出,一人分飾兩角,使用中英文演唱,將嗩吶融入其中,展現了他多方面的才華,得到了紐約時報等多家媒體的稱讚。
輪迴樂隊在吳彤之後,尋覓了一位女主唱吳遙,她聲音沙啞但有穿透力,風格很適合輪迴。今年5月份,樂隊回歸,發行了單曲《英雄賦》,但主唱已換成趙航,吉他手也換成了石頭。歌曲發行後,並沒有引起太大的水花,讓人不禁想起《烽火揚州路》中的那句歌詞「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參考資料:
《世紀風》1993年4月25日
《中國搖滾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