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新視窗網(通訊員 汪文俐 鄧卓遠)「三樓6病室的病人不太舒服,希望醫生去看一下。」聽到值班護士這麼說,一個堅定的聲音立即回答:「我現在去看一下。」隨即一個身影走進病房。
這個身影就是黃州區人民醫院感染科醫師、中國共產黨黨員——陳樺。
陳樺在黃州區人民醫院已工作37年。從醫以來,她始終懷著對黨的無限忠誠,對病人的無限熱愛,牢記一名醫生的神聖職責,立足崗位,勤奮工作,無私奉獻。
2020年春節期間,突然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人猝不及防,該院被臨時定為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療單位,組建醫療隊伍,呼籲有責任、勇擔當的醫師前往龍王山隔離病區工作。
年近六旬的陳樺,大年初一就主動請纓,帶頭奔赴前線。陳樺的丈夫不久前做完手術正處於恢復期,陳樺對自己的崗位有牽掛,對自己的病人有不舍,同時也在擔心丈夫在家能否照顧好自己。她的丈夫明白她的心思,說自己病情穩定,不用擔心他。經過一番思想鬥爭,她還是去了前線,成為一名抗擊疫情「戰士」。
她的父親為了不影響她的抗疫工作,隱瞞了自己的病情。2月26日中午,她接到父親病危的電話,因交通管制,尋找前往團風的車輛花了2個多小時,她的父親因冠心病不幸離世,她沒能見上父親的最後一面。她快速處理完父親的後事、安頓好母親後,忍痛回到疑似待排隔離點工作,為發熱病人查房診治,排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人。
進入疫區後,她除了每天和其他醫師一起查房外,閒暇時間就研究大家書寫的電子病歷。因為用心,所以上手很快,漸漸地也可以指導別人使用電子病歷系統了。疫情防治指南更新了七版,她每次都仔細研讀最新版本的診療指南,利用閒暇時間與疫區年輕醫師們共同學習,一起討論。大家都說,有陳醫師在,碰到解決不了的問題,請教她一下心裡更踏實。
多年的工作經驗,近四十年與病人打交道,陳樺更加熟悉和理解感染科病人的心理狀態。感染病房不同於普通病房,要求病人之間都是單獨隔離,病人活動空間小,限制其活動時間越久就越煩躁,又因生活物資相對匱乏,食宿都比不上家裡,病人情緒波動很大,特別是碰到病情變化,需要調整病區時,很多年紀較大的病人情緒更是激動。每到這個時候,安撫穩定病人焦慮情緒的工作就落到了陳樺的身上。病區裡有位患者,核酸檢測幾次是陰性,也沒有明顯症狀,需要轉到輕症病房。這位患者錯以為是病情惡化,不給她治,竟收拾行李強行要離開,並當場跟子女打電話「告狀」,說這裡越治病情越重,還說沒有人管她。護士解釋後沒起作用,急得沒辦法。陳樺趕到病房,跟病人耐心交談,消除她的疑惑,病人的情緒才慢慢平復下來。
整個隔離病區,陳樺不單是年紀最大的女同志,也是年齡最大的醫生、黨員。在龍王山隔離區收治的病人,以疑似病例收治,在確診為核酸檢測是陽性後,特別是陽性重症病人,就要第一時間轉到大別山醫療中心繼續救治。每次她都衝到前面,配合其他醫師轉運病人,幫病人拿行李。感染病人的行李,本不應該過多接觸,但陳樺說:「看到了別人大包小包,太難了,不幫一把,過意不去。」
她說:「一朝為醫生,則終身為醫生」。她說自己只是做了一名醫生該做的事情。但是,這種人間大愛的精神,舍小家顧大家的情懷在她的身上做出了最好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