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麼?
我想,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而且,這種答案是千奇百怪的,央視在街頭上隨機採訪,
問題是:你幸福嗎?
結果是每個人的回答都不一樣。但是,如果僅僅從字面上來理解,或者從大多數人的認知來說,幸福少不了這些不可缺少的要素:家庭、生活、健康、事業。這些都離不開人的內心活動,生活的狀態是一個人內心狀態的外在表現。每個人的內心狀態不一,那麼對幸福的理解就會有不同,幸福要靠自己去體驗去感覺,它不與財富、地位、聲望、婚姻同步,它只是你心靈的感覺。
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看到社會在潛移默化中逐漸變得越來越美好,他以積極向上的心態促進了一些改變,他的內心是富有而知足的,是寧靜而幸福的。
有人說,一個人的心態決定了他的生活狀態。仔細想來,還是有些道理的。心態是什麼,心態應該是一個人的內心的活動狀態,是他對外部世界或者環境的一種感知,這種感知有時候是主動的,有時候是被動的,無論主動還是被動,都是對外部環境的一種反應,或者生活的一種感受。
我們生活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中,生活中伴隨著酸甜苦辣,人生百態莫衷一是,每個人對外部世界或者生活環境的感悟各有千秋。利他主義者,時時刻刻為他人著想,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生活,你可能感知這個世界處處充滿快樂與幸福,因而你的生活狀態是知足的,是常樂的;利己主義者,每時每刻都在為自己的利益琢磨,帶著索取的目的去捕捉生活中每一處的利益,你可能始終生活在危機和惶恐中,因而你的生活狀態是煩惱和苦悶的,是永無滿足的,因而也體會不到生活中的樂趣,因為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
生活本來是沒有味道的,因為每個人對社會和人生的嗅覺不同,才有了不同的感悟,心態好的人,無論身處順境或者逆境,他都會順其自然,順勢而為。在順境中,他會不驕不躁,不狂妄自大,始終擁有一顆平常的心,得之不喜,失之不悲;在逆境中,他不會自暴自棄,不妄自菲薄,更不會一蹶不振,飲鴆止渴。心態不好的人,恰恰相反,無論身處順境或者逆境,他都會不知足,順境時,他認為是自己應該所得,是理所當然的,同時,嚮往著更多的更好的境遇,逆境時,就會自怨自艾,怨聲載道,甚至沉淪陷落,破罐子破摔。
擁有一顆平常的心,坦然面對生活中的坎坎坷坷,用那份淡定和從容去感受和感悟生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看而不破不僅是生活中的一門學問,更是人生的哲學。看破紅塵,遁入空門,並不是理想的生活所在。唯有在世事中不斷地磨礪,在人生中不懈地歷練,才會有處變不驚的膽識和豪邁;唯有不斷地提升學識素養,修身養性,才會有來自於內心深處的寧靜和睿智。
因此,如果擁有一副好心態,那麼,我們的生活狀態至少是優雅知性的,始終處於一種坦然接受現實生活的體驗中;如果我們糾葛與塵世的愛恨情仇,患得患失,那麼他的生活狀態應該是缺少快樂和幸福的。
幸福是什麼
要我說,其實,幸福有時會同我們開一個玩笑,喬裝打扮而來。機遇、友情、成功、團圓……它們都酷似幸福,但它們並不等同於幸福。但是就其生命的本身,我覺得很充實地去度過每一天,去感受生活中那種寶貴的時光、那種親情、那種溫暖,包括欣賞大自然的美麗,我想其實這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