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群星雲集的《我和我的家鄉》上映,王寶強的個人票房成績也跟著高歌猛進。
從此前的97.09億順利突破了百億大關,到4日,參演電影票房達到106億,給他的演員職業生涯添上了一個裡程碑式的標記。
沒有資源也不是科班出身的王寶強,在38歲著年,成為了內地第8個票房上百億的演員。
有人說他運氣好,有人說他是最被低估的一位演員,但回首王寶強以往18年的職業生涯,不得不說那是一個非常勵志的故事。
1.
樸實耿直接地氣,大概是王寶強身上最鮮明的一張標籤,他也依靠這這張標籤在螢屏上留下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草根」形象。
從最早《盲井》與《天下無賊》中以憨厚老實的打工仔形象嶄露頭角,到《士兵突擊》單純倔強許三多的爆紅。
王寶強早期飾演的這些角色基本不無二致,都是來自農村,很接地氣。
隨著《人在囧途》《泰囧》的加持,觀眾對他的標籤化印象更深,提到王寶強,觀眾的腦海裡下意識的就出現了那個拽著極重口音,咧著嘴傻笑一臉人畜無害的樸實形象。
2.
隨著時間的推進,王寶強的戲路開始發生潛移默化的轉變。
2012年,《Hello!樹先生》上映,還是樸實的農村角色,但這一次觀眾們驚奇的發現,王寶強的這個角色,似乎跟他以往演繹的那些「草根」都不太一樣。
很多人可能沒看過這部電影,但大概都看過這張圖片:
這張圖片作為抽菸名場面常被跟《春光乍洩》裡的張國榮、《墮落天使》裡的黎明、《頭文字D》裡的陳冠希作為鮮明對比。
但真正看過電影的人,可能就不會再有覺得這是一個嘻嘻哈哈的詼諧動作。
這是王寶強飾演的角色的一個習慣性動作,浮誇的掩飾角色內心深處的怯懦自卑。
王寶強用精湛的演技詮釋了一個敏感聰慧的樹先生,最終這個角色讓他成為了亞太電影節影帝,也迎來了觀眾的一致認可:
而到了2013年賈樟柯執導的《天註定》上映,影片改編自四個真實案例。
同樣裹著農民角色外殼的王寶強,又在影片中呈現了一個觀眾們從未看過的自己。
他在影片中飾演視人名如草芥的連環殺手三兒,這個角色基本沒幾句臺詞,全靠眼神動作。
但他演繹出來的一個殺手的冷酷狡詐以及溫情倔強又讓觀眾們深深信服,覺得那個存在於真實世界的「爆頭哥」周克華就應該是這樣的。
也正是從這兩部電影開始,普羅大眾對王寶強的刻板印象發生了轉變,他似乎不再拘泥於銀幕上的那個單一形象,開始如萬花筒一般折射出顏色不一的徇爛。
3.
從「傻根」「許三多」開始,王寶強一直都沒怎麼離開過公眾的視線,在拍了一些優秀作品的同時,他也接了不少爛片的邀約,《蔡李佛拳》《冰封:重生之門》《道士下山》等這些影片都不可避免的給他帶去了一些負面的評價。
甚至是在17年因為自導自演的《大鬧天竺》遭遇了不少差評。
但在經歷了事業生活雙重打擊的王寶強沒有因此一蹶不振,而是坦然面對了自己的失敗,成為這麼多年以來第一個接受金掃帚獎的導演。
在發表領獎感言時,他說的很誠懇:
為什麼我自己必須要親自來接受大家的批評,我覺得是因為我愛電影、我尊重電影、尊重觀眾,尊重在座的前輩,所以我一定要親自來領。
但是我第一次當導演,也確實是欠缺經驗,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覺得經過自己未來的努力,不斷的學習,我會成為一個合格的導演。我希望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
而在主持人暗示他宣傳下新作品時,他也拒絕了,表示來領獎就是來接受批評的。
在演藝圈,面對失敗並在鏡頭前坦然受之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經此一役,王寶強的路人緣扶搖直上,受到了不少網友的敬佩。
4.
2018年對王寶強來說是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份,王寶強此前在業界中積累的人脈給遭受了事業生活雙重打擊的他帶來了很多幫助。
而其中最為關鍵的,要數他在《士兵突擊》中的戰友「成才」陳思誠。
前有一句價值300萬的「兄弟,加油」,後有大力扶持他作為主演的《唐人街探案》系列第二部電影。
影片的口碑雖然沒有特別好,但這部投資3.2億元人民幣的影片最終卻實打實的得到了32億票房的回報,而原本偃旗息鼓的王寶強也以嘻嘻哈哈的「唐人街第一神探」的形象向公眾昭示了他的歸來。
這些年來,隨著上一代功夫巨星的年老隱退,國內的電影市場面臨著動作武打明星即將斷檔的尷尬境地。
而現在的王寶強,就隱隱有接過功夫喜劇明星的這杆大旗之勢。
他用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和失敗、跌倒和奔跑來證明,成功都不是運氣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