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國家的很多遙遠貧困山區,總會有一些孩子因為家庭經濟不夠好而無緣於學校,他們很多都承擔不了學費,也受不到教育。對於他們這種情況,國家每年都會下撥一定的財政收入進行「補助」,也正是因為這些補助讓很多孩子都能追尋自己的夢想。
小到偏遠山區,大到普通高校和大學,幾乎每一所都會有這樣一個政策。但最近的南京大學就有一個貧困生,她不僅高調在網上炫富,還同時領學校的貧困補助,目前校方對此事已經做出了回應。
據編輯了解,這位姓明的女生來自南京大學商學院,她一邊在網上炫富,曬出自己的高消費行為,一邊還領著學校的貧困補助。
這消息一經曝出引起了劇烈的討論,個別知情人士表示,她曾經參加過只有貧困生才能申請的能力培訓課程,但卻在微博上曬很多高消費行為的內容。同時,她還正在申請貧困生補助和一系列獎學金等等,明某的行為引起了人們的懷疑。
南京大學學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稱,此培訓課程的申請條件必須是學校的貧困生檔案庫裡的學生。而德旺獎學金評定條件是「品學兼優,同等條件下家庭貧困學生優先」,但確實力推貧困學生。
明某這樣的網絡炫富不得不讓人懷疑其真實的家庭條件,南京大學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學校正在介入調查,「不管是對哪一方的學生,我們都會給個說法。」
而明某的朋友則表示,其實明某並不算是貧困家庭,她的大學生活費差不多每個月一兩千左右,而且也曾經用過一萬元的手機。
明某在微博等社交平臺上曬出來的消費水平都比較高,根據調查,明某在上海實習三個月,買衣服的錢就花了將近4萬塊。
同學A表示,自己與明某高中同班,明某在班上學習成績很好,曾經告訴同學自己家庭是「小康水平」,吃穿用度「不拮据」。
另一位自稱是其高中好友則說,明某父親是公務員,母親做過一些生意,在縣城裡相對算有錢的。而她大學時生活費一個月有1500元至2500元左右,加上兼職家教的收入,一個假期能有一萬左右。這位好友還說,高考後,明某父親曾給她買了iPhoneX。
另外據編輯了解,明某平常還會買一些奢侈的名牌包和名牌衣服,除此之外,她還在KTV等等娛樂消費場所有幾千塊錢的消費卡。
對此很多網友表示,這個人真的算是貧困生嗎?為什麼明明不像是貧困生,但卻領取了貧困生的補助,這難道不是很矛盾嗎?相信不僅是南京大學,其他的高校肯定也多多少少存在這樣的情況。
有網友也說,如果讓真正的貧困生到講臺上敘述自己的囧況是很為難的!相反,有經濟實力的同學則不然,他們會以此洋洋自得。希望學校能夠嚴加調查,遏制這股不正之風,讓真正貧困的學生受到幫助。
消息轉載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