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修水利惠民生 人水和諧促發展

2020-12-22 身邊24小時

一項項興水利民務實舉措,一次次水利保障攻堅行動,一條條水管敷設搭建,一股股清泉進村入戶……「十三五」是石嘴山水利事業快馬揚鞭、高歌猛進的五年,繪就「生產、生活、生態」一體、造福人民的精彩「水文章」。「十三五」以來,我市水利工作探索治水興水改革新舉措,持續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大力實施民生水利、生態水利等項目,創建水生態文明試點城市並通過驗收,水資源管理水平穩步提高,水利基礎設施進一步夯實,全市完成水利投資32.6億元,是建設投入最多、人民群眾受益最多、行業能力提升最快的五年,為全市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節水型社會建設如火如荼

我市是典型的工業城市,工業廢水如何處置是擺在管水用水者面前的一個嚴峻問題。「循環利用」是我市交出的亮眼答卷。「公司通過技術更新,關閉自備井,每年用水量降到120萬噸,僅為過去的三分之一。」國電大武口熱電有限公司生產技術部汽機專工華民良說,2015年公司投資260萬元對生活區廢水進行回收改造,用於生產補水和綠化用水,全年可回收用水約20萬噸,水資源利用率提高了30%。作為工業城市,我市眾多的煤電企業都是耗水大戶,企業紛紛通過技術革新、廢水梯級利用、循環利用等措施,大幅減少用水量。

「十三五」期間,我市全面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建立水資源開發利用總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汙「三條紅線」控制體系,將節水貫穿到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全市69家幼兒園、20個居民小區全部完成了節水改造。「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產」,將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全市形成了農業節水領跑在前、工業節水增效、重點領域節水開源的全方位節水模式,成功創建了自治區級節水型城市。全市農業灌溉水利用係數達到0.526,萬元GDP用水量下降到179立方米,較「十二五」末下降22.26%,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到28立方米,較「十二五」末下降24.58%。

水生態文明試點城市建設碩果纍纍

在北武當河沿岸的公園內,許多市民每天到這裡晨跑、鍛鍊。「以前枯水期,河邊經常捲起的沙塵讓人避之不及。」家住大武口區眾安家園的王振海說,「但現在這裡成了我們休閒的好去處,特別是春季後這裡處處綠意蔥蘢,讓人流連忘返。」

北武當河是穿越大武口城區而過的山洪溝道,承擔著城市防洪任務。然而此前河道兩側岸線大部分為斜坡式硬質駁岸,功能分區不明顯,溝道也一度成為建築垃圾和生活垃圾的傾倒場,與周邊高樓林立的住宅區環境格格不入,不僅破壞了城市形象,還大大降低了溝道防洪能力。為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我市實施了北武當河生態修復綜合整治工程,重點對北武當河鐵路橋至環湖路橋段7.2公裡溝道進行防洪減災治理、水生態修復和配套設施建設。該項目的實施對涵養水資源,提高城市防洪能力,改善人居環境等起到積極作用。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治理好、呵護好身邊的每一汪清泉,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實踐。近年來,我市堅持以「固山活水」為核心,「山水林田湖草」為一體,著力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水資源短缺、水災害威脅、水生態退化、水環境汙染四大問題,統籌推進水安全、水生態、水環境、水節約、水管理、水文化「六大體系」建設,實施了星海湖湖泊富營養化防控及水生植物種植保護建設工程、地下水超採區治理、三二支溝灌區農田退水汙染控制與綜合整治示範工程等一批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13.13億元,順利通過全國第二批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驗收,被評為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

我市制定出臺了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實施方案,認真落實各項河湖專項整治行動,深入推進河湖「清四亂」常態化、規範化,持續改善河湖面貌,維護河湖生命健康。突出抓好典農河流域岸上源頭截汙、岸下工程減汙、溝湖連通補水等方面措施的落實。完成6個正常運營城鎮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4個工業園區汙水處理廠建設,均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取締8個入黃、6個入溝工業直排口,完成98家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糞汙治理。全市重點水域水質得到全面提升,水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河湖健康不斷向好發展。

民生水利建設讓百姓共享發展紅利

「小時候吃水要用大牲口幫忙去山溝裡馱;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們吃上了甘甜的井水,但喝的人多了,又打不上來了。」今年是68歲的姚具江從固原市西吉縣火石寨搬遷至平羅縣陶樂鎮廟廟湖村的第7年。

從馱水吃到吃上自來水,從吃上水到吃上安全水。隨著平羅縣河東地區農村飲水安全提質增效項目完工,平羅縣河東三鄉鎮的群眾全部喝上安全水。

國之有常,而利民為本。水是民生最基本的需求,我市始終把人民群眾關心的水問題擺在重要位置,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為消除供水安全隱患,確保城鄉居民喝上放心水,「十三五」期間,我市完成平羅縣南部農村飲水安全改造提升工程、星海鎮星海村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項目,解決了5.3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全市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8%。此外,實施了銀北百萬畝鹽鹼地改良、中低產田改造,高效節水、高標準農田建設等重點工程,不斷夯實農業基礎設施。全市建設高標準農田39萬畝,改造中低產田43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61萬畝,高效節水灌溉面積達到26萬畝,為全市糧食生產實現「十五連豐」作出重要貢獻。

重點水利工程守護河湖安瀾

在黃河四排口,10多個堅石壘砌的丁字壩順著水岸依次排開,宛若一隻只巨大的翅膀護佑著水岸。「為了化解黃河主河道上3.7公裡長的凸形彎道對濱河大道造成的防汛威脅,我們在四排口河段實施了截流工程,將凸形河道裁彎取直,對原主河槽進行截流,對新開挖的河道實施控導。」市水務局工作人員喬建寧說。

黃河石嘴山段均為沙質河床,抗衝能力差,塌岸毀田現象頻發,嚴重影響沿岸地區經濟生產、社會穩定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自2015年起,我市實施了黃河寧夏段二期防洪治理工程,該項目南起平羅上八頃、北至惠農禮和泵站,共建設上八頃、下八頃、六頃地、四排口、青沙窩、東來點、施家臺、邵家橋、北崖、統一、三棵柳、紅崖子、中灘、禮和14處河道治理工程,工程治理總長度26.749公裡,2018年完成全部建設任務,共完成投資4.5億元,項目建設使黃河兩岸達到20年一遇防洪標準。

此外,我市實施了石嘴山市汝箕溝上段治理工程、大峰溝(城區段)綜合治理工程、平羅縣大水溝上段治理工程、惠農區柳條溝下段治理工程等賀蘭山東麓主要山洪溝道治理,以及鎮朔湖排洪渠(鎮朔湖—沙湖水系連通)等工程,基本形成了「導、攔、滯、洩」為一體的防洪減災體系,城市區達到50年一遇防洪標準;實施了石嘴山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規範化建設項目,對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城市水源地設立警示標誌和隔離圍欄;實施了第二、第三、第五水廠水質提升工程等,有效增強了全市水資源調配能力和供水保障能力。

民生期許殷殷,治水未有窮期。站在歷史的交匯點,我市在謀劃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大棋,讓人民群眾享受更多治水帶來的福利。(記者 雷永福)

【來源:石嘴山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融入長三角 全椒這麼幹①|做好水利大文章 描繪人水和諧景
    站在新起點,全椒縣牢牢抓住發展機遇,上下同欲謀發展,在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治理生態、興修水利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為奮力開創現代化新滁州建設新局面貢獻「全椒力量」。今年7 月,洪水肆虐,滁河破堤行蓄洪,讓人們記住了富有犧牲精神的全椒人。5 個多月過去,洶湧的洪水已經消退,但全椒人居安思危,積極應對自然災害的鬥志絲毫未退。
  • 南昌縣以全域水利建設為筆描繪靈動水韻新昌南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近年來,南昌縣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思路,大力推進鄱陽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流域生態綜合治理等工作,在建設水工程、保護水資源、修復水生態、改善水環境等方面取得長足發展,走出了一條民生水利、現代水利、生態水利齊頭並進的科學發展之路。
  • 江城縣:興邊富民促發展 守土固邊創和諧
    20年興邊富民行動,江城縣各族幹部群眾紮根邊疆心向黨,突出「共促民族團結進步、同護邊疆繁榮發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主線,手挽手、肩並肩、心連心,在黨的領導下,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興邊富民工程已成為江城縣樹立大國形象的國門工程、守土強基的固邊工程、深受擁戴的民心工程、改善民生的惠民工程和精準扶貧的示範工程。
  • 水利造句和解釋_水利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水利(shuǐ lì)。 [丁玲《田保霖》:「修水利的農民一天一天地加多。」] 水利參考例句: 1、水利萬物而不爭,人傲於世而不順。 2、陝西的水利,景況更不堪入目。 3、我們要大力興修水利,免除旱澇災害。
  • 「文明花開別樣紅」大水田鄉中莊村:送戲下鄉暖群眾,文化惠民促和諧
    送戲下鄉暖群眾,文化惠民促和諧。12月21日,社塘木偶戲劇團「送戲下鄉,文化惠民」活動走進大水田鄉中莊村,讓廣大村民們享受了一場戲曲「大餐」。縣社塘木偶戲劇團表演了《樊梨花與薛丁山》選段,活動現場熱鬧非凡,精彩的表演贏來了村民的陣陣掌聲。
  • 甘肅出臺深化水利改革方案 推進水權水價水利管理改革
    近日,甘肅省水利廳印發了《甘肅省深化水利改革方案》,明確了改革的思路方向、目標任務、總體要求和保障措施。
  • 發展職業教育 助力「四水同治」 「十三五」河南水環學院實現跨越...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高長嶺 通訊員孔建萍)10月24日起,剛剛落成的河南水利與環境職業學院航空港校區迎來首批新生。至此,該校在校生從五年前的6000多人發展到近1.5萬人。「十三五」期間,河南水環學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為我省實施「四水同治」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  據介紹,我省歷來十分重視水利人才培養。
  • 通道:農民水利建設忙
    村民在興修水利。紅網時刻3月8日訊(通訊員 吳三東)3月5日,在懷化市通道縣侗族自治縣牙屯堡鎮通坪村,村民在興修水利。
  • 推進水利建設高質量發展
    1至7月,全市累計完成水利投資3.29億元 推進水利建設高質量發展 發布日期:2020-08-17 08:45 信息來源:《今日桐鄉》 瀏覽次數: 連日來,在北沙渚塘綜合治理工程施工現場,施工人員頂著烈日,有條不紊地進行護岸修築、堤防整修等工作。
  • 校企合作開新局 產教融合促發展 山西省水利職業教育集團揭牌成立
    12月11日,山西省水利職業教育集團成立大會暨首屆水利產教融合高峰論壇在太原召開。大會宣讀了《山西省教育廳關於同意成立山西省水利職業教育集團的批覆》,審議通過了《山西省水利職業教育集團章程》,選舉產生了集團第一屆理事會及各專門機構人員。
  • 臨武縣香花鎮:排解矛盾糾紛 促鄉村和諧發展
    經過香花鎮司法所、鎮村幹部以及駐村扶貧工作隊的調解後,今年12月,兩村村民基本達成一致意見,使得通組公路和引水工程兩項惠民工程終於得以動工實施。這幾天,在羊角衝通組公路施工現場,挖掘機來回穿梭,路面拓寬、道路平整作業正在火熱進行。這次已經是該路段第三次開工,之前,因為羊角衝自然村與石巖自然村之間的糾紛矛盾,施工方經常遭到村民阻工。
  • 上善若水 發展惠民——水發集團2020年度校園招聘公告
    集 團 簡 介水發集團於2009年由山東省政府批准組建,系山東省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省屬一級國有企業。水發集團自成立以來,依託政府資源,發揮國企優勢,運用市場手段,堅持自主創業、自我發展,實現了飛躍式發展壯大,資產年均增長57%,營收年均增長90%,利潤年均增長211%,稅收年均增長64%,由一家傳統水務公司成長為資產規模超千億的大型集團。
  • 寧波水利 當好浙江建設「重要窗口」水利模範生
    全市水利投資完成84.2億元,在全省列位第一;中心城區市民全都用上水庫水,制水工藝和水質檢測能力全國領先;桃源水廠設計日制水能力50萬立方米,是國內採用浸沒式超濾膜處理工藝的最大規模水廠;寧波市最大境外引水工程欽寸水庫6月通水,系全省投資規模最大、移民最多的單體水利工程……三年勠力攻堅,寧波水利交出了一張張亮眼的成績單。
  • 送電影下鄉 促文化惠民
    近日,為豐富長窪社區村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促進和諧社區建設,助力脫貧攻堅,縣水利管理站派駐長窪社區鄉村振興工作隊借力「送電影下鄉」活動,於7月10日晚為社區村民群眾免費播放電影《蘋果村的喜事兒》、精準扶貧及高血壓預防科教宣傳片。
  • 繪就「讓人親水、讓水怡人」新畫卷 157家水利風景區成網紅打卡地
    江邊綠道、水利公園是美麗江蘇的「註腳」姚亦鋒表示,在推進美麗江蘇水篇章的建設上,江蘇的思路非常明確,通過重點打造洪澤湖、高郵湖、微山湖、駱馬湖等地區築牢生態安全屏障,來協同推進淮河生態經濟帶建設,構築支撐江蘇可持續發展的美麗水環境。
  • 【民生】化「小家」矛盾 促「大家」和諧!肥西法官為人民,工作站...
    【民生】化「小家」矛盾 促「大家」和諧!肥西法院山南法庭是如何做到以「小家」和睦促「大家」和諧的呢?下面,微小西將為你一一解答~~~小小工作室,家事解紛大舞臺「法官到我們村來了!」山南鎮的居民聽到消息,紛紛來到社區一探究竟。
  • 石柱:三星鄉下塘村開展實踐活動文明花開促和諧
    在明年,我要一如既往抓好特色產業發展,爭取再獲大豐收……」2020年11月下旬,下塘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在開展「榜樣面對面」宣講活動中,建卡貧困戶劉相群在村民面前,講解了自己脫貧致富的心路歷程。特約通訊員 隆太良 攝下塘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利用「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事感召身邊人」等方式,引導群眾樹立自食其力、自立自強的脫貧觀念,激發了貧困群眾發展產業致富的內在動力。
  • 「文明玉樹·雲享萬家」 雲閃付消費促發展活動走進新玉樹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按照省委、省政府開展惠民暖企健康消費工作的有關部署,12月17日上午,玉樹市人民政府聯合中國銀聯青海分公司,協調轄區內各銀行業金融機構,集中力量和資源,在全市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之際,啟動「文明玉樹雲享萬家」消費促發展活動。
  • 鄂竟平在2020年全國水利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不少同志反映,總基調踐行一年來,長期以來形成的水利發展方式和慣性路徑正在發生根本扭轉,正在從「重建輕管」向「以管促建、建管統一」轉變,從行業監管整體弱向逐步強轉變。三是河湖面貌和行業形象發生了深刻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