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跟大學數學系同學步調一致的話,盧漢鋒現在應該是廣東某所中學的數學老師,這本該是他一年中最緊張的幾天,因為他的學生剛參加完高考。而此時的盧漢鋒,正在廣州花都悠閒地哼著小曲,開著一輛電動三輪車,在熟記於心的街頭巷尾穿行,使用菜鳥裹裹,熟練地幫助街坊四鄰寄快遞。
藍色頭盔和T恤、箱式電動三輪車、一把黑色掃描槍、隨身藍牙印表機,盧漢鋒的日常工作,是一名菜鳥裹裹專職快遞員。高等數學+寄快遞,迸發出神奇的反應,在他的"精算統籌"下,事半功倍。
盧漢鋒工作的菜鳥裹裹,是全國最大的在線寄快遞平臺,目前已有2億寄件用戶。畢業不去當白領,卻選擇做快遞,是因為在他看來:輕鬆、自由,收入也不錯,"超過很多同學。"
下班第一個走的"奇才":數學用在快遞上,"人工智慧"寄快遞
在統計考勤表時,菜鳥裹裹廣州花都城北網點負責人周斌發現一個特別的現象,盧漢鋒一般會比同事提早下班40分鐘,但看寄快遞的數量,盧漢鋒排網點前三。
快遞多怎麼還能早下班?"平時我就發現,這小夥子做事特別有條理,而且記性特別好,像活地圖,再多的訂單、再偏僻難找的地方,腦子裡算法一過,就像'人工智慧'有了最佳路徑,幹活又快又好,很多人都找他寄快遞。"周斌介紹。
仔細一問,才發現,原來盧漢鋒是廣州大學數學系畢業。有了專業背景,統籌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優勢就顯露出來。
"平時我們上門方便大家寄快遞,我會把早上的收件分成2波:第一波商戶,第二波普通用戶。因為商戶開門比較早,上門前都會提早打電話確認好,節省時間。路線嘛先規劃好,很多人要用導航,我都不用,都在腦子裡,直接抄近路。"盧漢鋒對"活地圖"的稱號頗為得意。
快遞員一般晚上8點左右下班,而盧漢鋒會提早完成工作,悠閒地開著電動車回到家裡,和在家等候的父母一塊吃晚飯。
專業的生活精算師:大學畢業為什麼不能做快遞?
從數學系畢業以後,盧漢鋒也想過跟班裡的大多數同學一樣,找個學校做數學老師,"但是畢業做老師起薪低,當時家裡急著用錢給母親看病,等不起。"他選擇了不一樣的就業,期間在電子元件公司做過,還當過押運員,換了一些工作,用他自己的話說,"廠裡坐一天一個月幾千塊,關鍵是沒自由。"
看到電商快遞蓬勃發展,他想幹快遞,但起初有些猶豫。兩年前,他最終決定了:如果自由、收入也不錯,現在快遞也智能化了,為什麼大學畢業不能做快遞?
他選擇了成為菜鳥裹裹快遞員,日常工作就是上門幫助大家寄快遞,平均月收入有1萬多元。他說最有成就感的時候就是上門取完件,客戶一聲"麻煩你了,謝謝",因為做這行最感激的就是客戶的理解。
"這個收入也是一個誘惑,能兼顧父母和自己。一是每個月給父母;二是自己的生活費,因為住在家裡,白天公司開銷,晚上回家吃飯,偶爾和朋友聚個會,一兩千塊就夠花了。因為做快遞時間自由,唯一的愛好就是手遊;剩下的錢就存下來了。"
今年高考剛結束,他看了下全國數學卷,"還行,差不多一半題會做。"談到高考填志願,在他看來,這和找工作一樣,還是要找自己喜歡的,並不是熱門的就一定適合自己。
疫情之後,隨著更多消費轉到線上,快遞量迎來高速增長,寄快遞的人也越來越多,盧漢鋒的收入也在增長。他說接下去最重要的事,是和女朋友爭取早點結婚。
對於做快遞,現在盧漢鋒早就不糾結了。快遞已經是各種智能化、黑科技武裝的行業;快遞員也有了高級職稱,在杭州,有快遞小哥成為高級人才,獲得百萬購房獎勵。在他看來,"一些同學畢業後當老師,月收入也不多。不過學歷和身份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適合自己,就像其他同學認可做老師一樣。"
盧漢鋒很滿意現在的生活。"每天能夠在自己從小生活的地方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下班陪伴父母,這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