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戈多爾斯基
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
歲末年初,又到了做總結和做計劃的時候。總結年年做,年年有新貨。畢竟每一年的經歷和作為都是不一樣的。但也有一樣的地方,就是你怎麼對待工作,對待學習,對待廉政。有的人以為做總結是一件苦差事,而我認為很有必要。雖然我們做不到古人所謂:吾日三省吾身,甚至一日一省、一周一省都做不到,但一年一省總是需要的吧。所以每年做總結,我都是用心的。
但在做工作總結的同時,我更喜歡做的,是另外兩份個人總結,一是個人年度思想總結,是純粹做給自己看的。另一就是書事總結,畢竟,淘書、讀書是我生活中最喜歡也是最重要的內容。
所謂書事,既包括淘書買書,也包括讀書。但我回顧早些年的書事總結,大多是關於淘書的回顧。或許是因為淘書寫起來輕鬆,淘書往往有故事,當然淘書也能反映一個人的趣味,而寫讀書總結,就要費勁得多,而其實,我之所讀,只是愜於自己心性的書,並不見得是經典,是流行,不足為外人道也,只可放在自己心上自娛。
現在又到了辭舊迎新之際,周末,我仍然坐擁書城,環顧皆書也,所以我的滿腦子裡還都是書。在新舊交替之際,我竟然沒有平時坐擁書城的快樂和自豪,而更多的是傷感,是惶惑,甚至焦慮恐懼。
說傷感,乃是因為實體書店在這一年的衰亡。台州市區,自從前些年千禧書店終於關門之後,實體書店已經消亡殆盡了。而我這幾年杭州去得比較多,杭州曾經是淘書人的天堂,在城市的各個不同方位,散布著幾家令讀書人夢縈魂牽的民間實體書店。但在今年一年內,它們陸續凋零。我對杭州這座美麗的城市,別無牽掛,所牽掛的就是書。現在書店凋零,讓我對杭州的美感大減。
當然,我也知道此消彼長之理,就在實體書店逐一凋亡之時,網絡書店、甚至電子屏閱讀興起。其實,我自己也早已成為網絡購書的達人。這幾年的新進家藏書,大多來自網店。但在實體店泡久了的人,總是對實體店的淘書體驗感極深,儘管網店裡可以淘到更多的書,但我輩仍然更願意到實體店淘書。
只是,這種實體店淘書的場景已永遠不再。
我們是最後一批曾經的實體店淘書人。
而說惶惑和恐懼,我想很多愛書人也都是共同的。網際網路時代,購書是越來越方便了,買進家的書是越來越多了。但被閱讀的書卻越來越少。不光是因為買得多相對就讀得少,而是業餘時間,本來都是可以用來讀書的,但現在不可能從一而終了。移動互聯的時代實在是太精彩了。我們不能自外於由高科技營造的新生活。用一句人們常說的話:我們要熱情地擁抱網絡時代的新生活。手機,已經遠遠不是單純的通訊工具,它是無限廣闊的生活和無限可能的生活。移動互聯,正改變著和即將更大幅度地改變著人類的生活。所以,我們將自覺或不自覺地,將日常的時間日益向手機端傾斜。我們可以一天不看書,但我們須臾離不開手機。一旦忘了帶手機,身體就像掉了魂兒似的。不是因為怕別人找不到你,實在是因為沒有手機,就根本無法工作了。
這就是我作為愛書人現在的焦慮所在。我愛網際網路時代的新生活,但我也愛傳統的紙書。我無法阻擋紙書對我的誘惑,只有一卷在手,我的心才是踏實的,喜悅的,安靜的。很顯然,我還擋不住像孔夫子舊書網之類的網店對我的誘惑,我還是會不時地逛進網店,淘我喜歡的舊書。我與每一本我所喜歡的書籍的相遇,都讓我覺得非常美好。但我也因此而苦惱:這些我歡歡喜喜買領進門的書,卻沒有時間閱讀。我辜負了這些書,我辜負了我自己對這些書的一番情意。
那麼,面對網際網路世界更加精彩的新的一年,我將怎樣平衡自己的用網時間和傳統的紙書閱讀時間呢?我還沒有想好。我不知道自己能否找到這個平衡?如果找不到,我的內心將始終處於彷徨惶惑之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