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陽發小提供的那個帳號中,2017年時曾有過這樣一段講述,「當我摔門而出時我就知道了,時間從來沒有改變我靈魂深處的叛逆,反而讓我更看穿父母內心的醜陋,年輕時的我還沒有死,我還是搞搖滾的那塊料。」
8月17日,22歲的黃陽(化名)在柬埔寨被警方逮捕,他住在金邊市區的一家公寓酒店,這裡每天房費大概是150元到200元人民幣左右,在旅遊APP上排名並不靠前,點評很少,屬於比較小眾的酒店。根據緬甸警方的通報,被捕時,從他身上搜出了3部手機,1臺iPad,2個手提箱,17枚戒指,1個黑色書包(沒有行李),2張中國身份證,10張中國的銀行卡,2張電話卡。
8月20日晚,廣西南寧市公安局高新分局發布情況通報:2020年8月10日19時許,在南寧相思湖北路某學校宿舍樓發現1男1女夫妻二人已在自家屋內死亡多日。接警後,民警迅速開展現場勘查工作。經偵查發現,受害者親屬黃某陽具有重大作案嫌疑,且已逃往國外。分局立即通過國際警務協作開展偵辦工作。近日,據柬埔寨警方通報,8月17日在多方合作下逮捕了一名中國籍嫌疑男子。目前,已通過國際警務協作對接柬埔寨警方開展核查該人身份信息等相關工作。
記者從黃陽的同學處核實,黃陽即為警方通報中的黃某陽。
「我們同學圈裡都傳遍了。」在網上流傳的照片中,被捕時的黃陽面無表情,黑衣黑褲黑色頭巾,這是髮小小艾(化名)記憶中,他經常的搭配,「這個人做事比較『火』,之前我都覺得是衝動作案,說不定都要自首的。」
被害教授夫婦
半年前母子曾聯名發表論文
學生:「陳老師是從骨子裡溫柔的一個人」
廣西南寧,相思湖北路,不少學生每天都會路過這裡的29棟宿舍樓,裡面居住的大多數都是學校文學院的教職工。8月10日晚上,這裡被警察圍起來,當時警察不讓圍觀和打聽,但幾個小時後,各種微信群裡傳出消息,學校的教授陳某琴和丈夫,在家裡被害。
8月20日,記者從學校處再次核實了這個消息。根據學校的官網顯示,陳某琴是學校的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民間文學、民族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她先後主持和承擔多項國家及省(部)級課題,2010年入選廣西高校優秀人才項目資助人選。
「陳老師是我心中最好的老師。」在得知老師遇害的消息後,曾經的學生紛紛表達悼念,溫和、耐心、學識高,這是憶及老師時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一位畢業多年的學生還記得,在修改畢業論文時,常常深夜向老師請教,還能很快得到回覆;另一位學生回憶,「她是一個從骨子裡溫柔的人,不偏激、不強勢,哪怕是最暴躁的人,遇上如水的溫柔,都會化為一團和氣。」
她很熱愛她的專業,每年都會參加一些針對公眾的專家講座,2019年的「三月三」期間,她在廣西圖書館講述廣西民俗文化時,用溫柔的語調說著,「民俗是生活的空氣,它散布在民眾之間,如果一個人沒有離開腳下的土地,就不可能脫離民俗的包袱。」
事發後,有許多對於這個家庭的揣測,這讓接觸過這對夫婦的學生感到憤怒,「他們夫婦感情很好,更不是什麼糟糕的原生家庭。」根據學生的線索,記者搜索到2019年12月,陳某琴和黃陽,還母子二人合作發表過論文,講述廣西印染的歷史演變,這是廣西高等學校高水平創新團隊及卓越學者計劃的資助項目,在作者一欄,二人的名字被端正擺在一起。
據學校透露,應家屬的要求,不會有相應的追悼會。
疑犯系死者親屬
疑似其子曾發文感嘆孤獨
發小:「他朋友太少了」
從幼兒園到初中,小艾和黃陽一直都是同學。記憶中,黃陽的頭上有道白色的疤,他講話語速很快,個性也比較「火」,「就是你和他說件事,類似勸說的語氣,但是他毛了就會和你吵起來。」
事發後,同學找出了曾經黃陽在網上的帳號,那是一個小丑頭像的帳號,裡面講述孤獨,「被盜了號,在空間裡發了一堆奇奇怪怪的東西,急急忙忙的刪除,怕是辜負了朋友。現在想起來。我哪有幾個朋友啊。也許我就這麼躺著別人的列表裡一直睡著,死了都不會有人關心,孤獨上了癮,就很難戒了。」
網絡上疑似黃陽的發言
「他朋友太少了。」小艾記得,黃陽很少和班裡的同學接觸,最後一次見面還是畢業時候的聚餐,他很開心的來了,又提前走了,沒有和老師同學道別,「父母對他要求挺高的,他的英語很好。」
事實上,在黃陽的帳號中,也出現過關於學習的自嘲,「我發現我這個人在學習上,才不是個見了棺材才掉淚的人,我是一個見了棺材也不掉淚的人,老子就這麼浪到地獄去。」
據小艾透露,高中畢業後,黃陽去了蘇州讀書,參與了高校的「2+2」項目,兩年國內,兩年國外,此後,跟以前同學的聯繫就更少了。
在小艾提供的那個帳號中,2017年時曾有過這樣一段講述,「當我摔門而出時我就知道了,時間從來沒有改變我靈魂深處的叛逆,反而讓我更看穿父母內心的醜陋,年輕時的我還沒有死,我還是搞搖滾的那塊料。」
「母親溫柔,父母感情也好,真的是想不通。現在,我們都在等著最後警方的調查結果。」 一位學生說道。
來源:封面深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