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的電視劇一向以情節緊湊,劇情曲折,演員出彩而著稱。
系列劇更在tvb的歷史上創造過不少的輝煌。
自2014年《使徒行者》播出以來,良好的口碑以及出眾的收視率,使其碾壓一眾其它劇集,並創造出不少衍生產品,
與西方成熟的影視劇與娛樂製作理念相一致,商業化的運作模式,市場的考量與經營策略的選擇下,在廣受市場好評的情況下,香港地區的影視製作也往往採取互相轉化的形式,讓受到關注的影視劇互拍劇版或者影版。
與前幾年的「潛行」系列相類似,《使徒行者》除了於2017年已播出劇版《使徒行者2》和將於11月播出《使徒行者3》以外,由古天樂、張家輝等主演的電影版《使徒行者》也已經上映至第二部。
從實質上而言,電影版的故事與電視版的故事毫無關聯,所以不能說電影版《使徒行者》翻拍自電視版。
但是,基於市場定位和商業目的,除了故事的內核有相似之處外,電影版的《使徒行者》顯然借重了電視版的好口碑與知名度。
對《使徒行者》等一系列香港警匪劇進行拆解與分析,它們其實遵循著一致的邏輯:警察,臥底,黑社會。主角遊走在黑白地帶,灰色與曖昧的境遇時常使其處於兩難境地。分屬警察內部與黑社會內部的兄弟情讓他難以取捨以致形成激烈的戲劇衝突與內在張力。
這些,其實一部分源於港劇或者港片自產生以來就出現的戲劇與故事傳統,一部分則直接來源於那部曾經拯救過香港電影,橫空出世直至今天都令人津津樂道的電影《無間道》。
《使徒行者》多多少少有借鑑自《無間道》的戲劇成分,也多少有向其致敬的意味在內。
但這不表示只要是臥底模式的警匪片,都會受到大眾歡迎和取得收視佳績。
《使徒行者2》和最近剛剛上檔播出完畢的《戰毒》的失利與遭遇滑鐵盧可見一斑。
如果說《使徒行者2》是失去了林峰飾演的核心人物爆seed的靈魂人物作用,那麼《戰毒》其實不缺乏這樣的明星效應的加持:黃宗澤與吳卓羲的加盟足夠撐起整部劇的基本骨架。
但故事線的單薄與無力,模式化與類型化的劇本操作,顯然令明星演員無法消解這樣的故事架構而與觀眾達成和解。
所以,林峰的回歸自然贏得觀眾與劇迷們的期待,但該劇能否重現第一部的成績,關鍵還是要看劇本和故事是否優秀。
林峰回歸,新感情線的出現
從剛剛出爐的預告片來看,《使徒行者3》直接承繼自第一部。
但在第一部中與林峰組成CP的釘姐(佘詩曼飾演)並不是第三部的女主角而與爆seed繼續發生感情糾葛。
當然,這也直接為劇情的發展埋下了伏筆。
一方面,爆seed要為紅顏知己報仇,另一方面,又一段新的感情將在他的身上發生。
與琳迪(張寶兒飾演)的感情線是否合理與合乎邏輯,能否取代釘姐在劇迷們心目中的位置,還有待劇集播出時去印證。
衝突升級,新仇舊恨的爆發
預告片中,一頭銀髮的馬國明引起了大眾的興趣與極大的關注。
一直以溫文儒雅的扮相出現的馬國明,此次不但在形象上顛覆了以往,出演的角色也正邪難辨。
在第一部與第二部裡一直以眾臥底的聯絡人身份出現的卓凱(苗僑偉飾演),在第三部裡因一系列因緣際會與不得已,而加入社團,為其謀取利益。
這究竟是又一次的深層臥底行動,還是卓凱的改變初心?
相信觀眾們會在昔日生死與共的上下級兼好友卓凱與爆seed的互動與摩擦中,得到最終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