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戰術錯誤犯兩次,導致四十萬金軍在野狐嶺被十萬蒙軍一擊即潰

2020-12-23 西風原上

公元1211年,一場決定金蒙兩國命運的戰役在野狐嶺打響了,一方是由金國宗室完顏永濟率領的四十萬女真精銳,一方則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蒙古名將木華黎統領的十萬蒙古鐵騎。

這本是一場實力懸殊的戰役,然而最終呈現卻是不一樣的結果,四十萬金軍在完顏永濟的指揮下,宛如誤入虎口的四十萬隻羔羊,被蒙古勇士斬殺殆盡。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強大的女真精銳,在面對蒙古鐵騎時竟毫無辦法,以至於大敗而歸。

山雨欲來

常言道:"金國如海。蒙古如一掬細沙"。是世人對金蒙兩國的評價,歷經文化改革以及數代君主經營之後,金國人口已經突破5000餘萬,是當時世界首屈一指的強國,而同一時代的蒙古,只是附庸在金朝羽翼下的弱小部族。

金國統治者在蒙古推行殘酷的民族壓迫政策,大肆徵收蒙古牧民的牛羊牲畜,肆意屠殺蒙古百姓,甚至因為一點小事,就將蒙古部族首領處死。長久以往,蒙金之間的仇恨愈加深刻。

而隨著鐵木真一統蒙古各部,蒙古部族脫離金朝管轄的時機也趨於成熟。於是在公元1210年,成吉思汗宣布脫離金朝管轄,正式停止對金國的供奉。次年二月,成吉思汗於怯綠連河召開誓師大會,親率蒙古大軍南下攻金,蒙金戰爭正式拉開了帷幕。

陳兵野狐嶺

自北宋靖康之變之後,女真政權的北境鮮有戰事,長年累月的和平麻痺了金朝統治者,用於抵禦北方遊牧民族侵襲的長城也年久失修。這使得蒙古鐵騎的南徵如有神助,輕鬆擊破了金朝的關防。

此逢危亡存疾的關鍵時刻,時任金朝皇帝完顏永濟調集金軍主力,浩浩蕩蕩向北方殺來,準備與蒙古大軍決一死戰。

完顏永濟首先命平章政事獨吉思忠為主將,由他來組織防務,獨吉思忠一至前線,就徵調百萬民夫,大肆修築防禦工事及土木工程,修成了一條總長約三百裡的防禦陣線

然而這種所謂的防禦工事,除了勞民傷財,降低士氣以外別無他用,可謂是金朝的馬奇諾防線。只要敵方集中全軍突破一點,整條防線就毫無意義。

於是成吉思汗命木華黎和三子窩闊臺兵分兩路,侵擾防線上的其他敵軍,自己則親率主力中軍突破防線中段。獨吉思忠費盡心思築造的工事轉瞬即被蒙古軍攻破。

獨吉思忠防線的破產,迫使完顏永濟對指揮權作出調整,改命宗室完顏承裕為主將。

然而蒙古軍突破防線之後,已經勢不可擋,完顏承裕被迫撤退至金國國都附近的野狐嶺,準備依靠山地地形優勢阻擊蒙古軍隊。而蒙古軍在攻佔附近州郡之後,也來到了野狐嶺附近,雙方圍繞此地安營紮寨,準備開戰。

大敗

完顏承裕依山而守,利用地形優勢分兵而守,命令各部死守各處關隘,決不能放一個蒙古人進入其中,完顏承裕此舉,顯然犯了兵家大忌。雖然蒙古兵士在山地地形中無法發揮其騎兵優勢,然而分兵而守也意味著金軍無法發揮其兵力優勢。正是獨吉思忠那套戰法,只不過將工事換成山地罷了。

正在為金國主力苦惱的成吉思汗看到金軍的防守陣勢時,不由啞然失笑,他沒有想到的是居然會有人犯相同的錯誤。於是成吉思汗故技重施,集全軍主力進攻野狐嶺北山。

然而野狐嶺地形畢竟不如獨吉思忠防線那般一望無際,蒙古軍隊在這種地形下無法發揮其機動迅猛的優勢,雙方一度陷入僵持。

這時,先鋒官木華黎率敢死隊持槍衝入金軍陣型,金軍一時間無法吃掉這支難纏的小部隊,外圍的蒙古士兵紛紛下馬步戰,無不以一當十。高昂的鬥志和極強的戰鬥力嚇得女真人魂飛魄散,野狐嶺北山關隘被蒙古軍攻破。

完顏承裕得知北山被攻克之後,立馬著手調兵去救援,然而此時的他才發現,自己分兵而守的戰略使得各地守軍毫無交流。如果派出傳令兵,需要翻越險要地形,等到命令送達之時,估計自身也已經死在蒙古彎刀之下了。

軍令發不出去,外面的情況完全不明朗,完顏承裕叫苦不迭。為了保存實力,避免金軍主力在野狐嶺被圍殲,完顏承裕派出傳令兵前往最近的防守陣地,通知他們跟隨中軍之後,有序退出野狐嶺戰場

不過離中軍較遠的其他守軍就沒有這麼好的待遇了,面對蒙古軍的各個擊破,他們只能看著自己的同僚被蒙古人屠戮,軍心渙散,眾將士要麼投降,要麼乘夜色出逃。蒙古人滿山遍野追殺逃亡的敗兵,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四十萬金軍主力一戰即潰,受傷被俘者更是不計其數。

結語

野狐嶺一戰,金軍精銳主力幾乎全軍覆沒,金朝機動部隊損失殆盡,自此金國再無力發起像樣的戰爭,金朝對外政策轉型為戰略防守,拋棄野外各地,以守衛大城市為主。

而中原地區的偌大平原,成了蒙古人放牛牧馬的後花園,而身居城市之外的無辜百姓,要麼成了蒙古鐵騎的刀下之鬼,要麼被帶回蒙古成為奴隸。而這些都使得蒙古國勢日益強盛,為後日滅金滅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對於金朝來說,雖然此戰元氣大傷,喪失主動進攻的能力,然而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如果金國君主能夠痛定思痛,勵精圖治,金國未必就沒有復甦的跡象。

然而完顏永濟卻把戰爭失敗的原因全部歸咎於部分將領,而宗室完顏承裕卻沒有受到任何懲罰,這使得金國內部滋生了動亂的種子,部分將領見狀,要麼南下降宋,要麼北上投蒙。而完顏永濟本人,也在數年後的中都之戰中,被野狐嶺逃將胡沙虎所弒殺,結束了其昏庸無能的一生。

相關焦點

  • 蒙古滅金的決定性一戰,45萬金軍魂斷野狐嶺,成吉思汗一戰成名
    永濟於是點將出師,以完顏九斤為統帥,萬奴為監軍,定薛為先鋒,率三十萬金軍精銳防守野狐嶺,為確保萬無一失,又令完顏胡沙帶十五萬大兵駐守宣德前線,作為後援部隊接應野狐嶺兵馬,誓與蒙軍決一高下。「臣遵旨!」完顏九斤、萬奴、定薛、胡沙三人跪拜領命。
  • 陳二虎:野狐嶺之戰——木華黎計謀,成吉思汗滅掉了金王朝
    三、載入史冊的野狐嶺之戰 大安三年(公元1211年)八月,成吉思汗率蒙古兵馬到達野狐嶺(河北萬全縣膳房堡北),在野狐嶺統帥金軍的將領是九斤、監軍萬奴,號稱四十萬,起碼也有二十萬左右,又據野狐嶺天險,可謂天時地利。
  • 歷史的輪迴:護步達岡之戰和野狐嶺之戰
    此役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以2萬金軍大破遼軍七十萬,簡直讓人難以相信,其傳奇色彩和淝水之戰幾乎如同出一轍:淝水之戰是東晉8萬北府軍破前秦八十餘萬,前秦苻堅御駕親徵,遼國遼天祚帝耶律延禧也是御駕親徵;兩場戰役都是幾萬人追著好幾十萬人打;差不多都算得上是滅國之戰,一個強大的國家在戰後都分離崩析了。
  • 吳玠:與嶽飛齊名的抗金名將,曾殺得十萬金軍只剩六千
    吳玠祭出王牌——神臂弓(一種可遠距離擊穿重甲的強弩)手,號稱「駐隊矢」,「連發不絕,繁如雨注」(《宋史·吳玠傳》),殺得金軍鬼哭狼嚎。宗弼見再打下去自己就成光杆司令了,只得下令撤退。可沒想,吳玠早就在兩軍拉鋸之時,派弟弟吳璘帶三千精兵抄小路埋伏在金軍必歸之路上。金軍撤退之際突遭伏擊,頓時土崩瓦解。
  • 成吉思汗創建的這一戰術,一萬人相當於十萬人,最後被德國學了去
    1簡單的解釋,就是以一種假想來換得好處,達到以假亂真的成效。除了增灶臺之法外,成吉思汗發明出另一種戰術。在對抗花剌子模時,為了讓敵軍受到迷惑,成吉思汗命手下編制數萬個稻草人。並把這些全放到馬背上,讓這些假人摻和到士兵之間,營造出千軍萬馬之象。由於畏懼蒙古軍隊的數量,花剌子模往往都是不擊自潰。
  • 因為曹丕、曹叡都犯了一個錯誤!
    作為執掌曹魏大權多年的重臣,司馬懿在高平陵之變中完成了對曹爽的致命一擊。在曹爽放棄抵抗之後,司馬懿違背諾言,以謀反的罪名殺曹爽及其黨羽何晏、丁謐、鄧颺、畢軌、李勝、桓範等,並滅三族。通過對曹爽勢力的清除,司馬懿及其後人,得以不斷把持曹魏的朝政,從而完成了西晉取代曹魏的目標。對於司馬懿來說,之所以能篡奪曹魏的大權,顯然和曹操沒有什麼關係。
  • 和尚原之戰,數千宋軍敗兵,戰勝金兀朮十萬精兵,南宋續命百餘年
    在另外一個戰略方向上,吳玠同樣頂住了金兀朮的攻勢。與江淮前線相比,川陝地區的戰爭一直不怎麼引人注目。但從後來蒙古滅宋的進程來看,如果金軍能夠像元軍那樣奪取四川,從而繞過長江防線,側擊江南,那麼南宋還能否延續這麼長時間,恐怕就是個未知數了。另一方面,四川本身也是非常富裕的地方,對劫掠成性的金軍有著極強的吸引力。公元1130年,中原地區暫時停戰後,金軍把目光轉向了四川。
  • 嶽家軍後代孟珙:打敗金軍一雪前恥,戰功無數被稱南宋戰神
    1217年金軍開始進攻襄陽,駐軍在駐團山,他認為金人一定會進攻樊城,就跟父親獻策,剛布好陣金軍果然攻了過來,他帶人從一半殺了出來,金軍大半都被殲滅。宗政奉命救援棗陽,當時兩人戰場失散,他看到宗政穿著白色的盔甲在敵營中殺敵,大喊:"那是我的父親",帶著騎兵殺出一條血路救出了宗政,授為進勇副尉。
  • 嶽飛帶領嶽家軍打敗金軍,趙構卻恨嶽飛
    許多人英勇反抗金軍,嶽飛也組織了嶽家軍,與金軍作戰。由於嶽孤軍作戰勇敢,很快收復了許多失地。嶽家軍也很快發展壯大,人數增加到三萬人。收復襄陽六郡後,也就是公元1135年,嶽家軍人數擴大至十萬規模。這支軍隊大部成員是老百姓,是一支個別人的武裝。不是政府的公有軍隊。這樣的一個個人的軍隊,也就是軍閥,觸動了宋朝廷的階級利益。任何一個政權都不會容忍一支個人軍隊的存在,儘管嶽飛對朝廷忠心耿耿。
  • 怒髮衝冠吳三桂,犯了一個最大的錯誤,就導致他再沒有回頭路
    所以說吳三桂算得上是一個地道的官二代了,早年他隨父親東徵西戰,深得鍛鍊。在領兵打仗方面還是能力很強的,怪就要怪在明朝末年,朝廷越來越腐敗,平民百姓日子過得水深火熱,這導致了十三路義軍起義之事,這十三路義軍推舉高迎祥為盟主,這也就是第一代闖王。西北農民起義以席捲全國之勢得到各地響應,可見大明王朝氣數已盡!
  • 盤點:歷朝歷代戰力爆表的「奇葩」猛將,一個比一個搞笑!
    突厥大驚,不敢再戰,即請議和而退,史萬歲由此留下了「一騎退突厥」這一佳話。史萬歲屢立戰功,引起了當朝宰相楊素的嫉妒。後來,楊素多次在隋文帝面前譖言史萬歲,還誣陷其與廢太子楊勇有勾結,惹怒隋文帝,最後含冤被殺。看來,被稱為一代明君的隋文帝,也幹過自毀長城的糊塗事,而史萬歲這個名字,最後還是終結在了真正萬歲的手上。
  • 南宋最無恥的將領:為了自己逃命,將手下猛將送給金軍
    一個南宋將領為了自己逃命,居然將手下猛將獻給金軍,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位堪稱南宋歷史上最無恥的將領名叫郭倬!根據史料記載,郭倬出身將門之家,他的祖父是抗金名將郭浩,曾參與和尚原之戰。郭家是南宋三大將門之一,在南宋中期非常顯赫,在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宋寧宗時期,一直是朝廷的重要將領,在郭浩的子孫中,四人擔任殿帥,掌握禁軍長達三十年的時間。
  • 金軍真實戰鬥力如何?
    遼軍在各個戰場上被金軍打得落花流水,以至於遼人發出了:「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這樣的感嘆。因此,北宋就成了金朝的下一個徵服目標。 1125年十月,金朝發兵十萬南下攻宋,宋金戰爭正式開啟。與遼金戰爭相比,宋金戰爭呈現更明顯的一邊倒局面。宋軍在經過幾次大敗後,北宋統治者就徹底放棄了抵抗打算,改而想用割地賠款的方式來乞求金朝手下留情。然而北宋的卑躬屈膝不僅沒阻擋住入侵者的步伐,反而使北宋喪失了許多抵抗時機。
  • 大金朝佔據絕對優勢的野狐嶺之戰,為何敗給蒙古一塌糊塗?
    野狐嶺之戰是發生在1211年八月,在野狐嶺發生的決定蒙古與金朝雙方命運的決定性戰役。這場戰役蒙古以十萬大軍打敗了金朝四十五萬大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同時加速了金朝的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