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夜驚魂》:2019年唯一的cult邪典從何解讀?

2021-01-07 騰訊網

樂胡扒醫原創

作者|愛因撕毯

編輯|泡泡君

閱讀完本文大約需要5分鐘

雖然夏天剛剛過去,但觀看《仲夏夜驚魂》的冷顫仿佛還沒有褪去。最近法國殿堂級影志《電影手冊》在其傳統的美國電影欄目中發表了一篇名家影評,認為今年以來最好的美國電影是《仲夏夜》。

這樣的評論出現在電影手冊中還是有點讓人意外,畢竟法國人的口味跟美國人相差甚遠,而且還出了名的刁鑽。

不過,不走尋常路的《仲夏夜》可能正好兌現了法國人對反套路的期待,也因此成就了近年來非常難得的一部cult邪典。

獻祭的臨場感

中國觀眾愛之深又恨之切的恐怖片從來都不是西方的血漿片,而是日韓和泰式那種既擅長用超自然元素營造死亡氛圍,又擅長以懸疑劇情將驚懼點點滴滴地刻入心理的類型,《午夜兇鈴》、《咒怨》、《薔花紅蓮》、《鬼影》等等莫不如此。

這些電影最終告訴觀眾一個令人絕望的道理:當它來時,你必須死!這便是恐怖的終極。說穿了,亞洲式的恐怖片就是圍繞著「命」在做文章。

亞洲人,尤其是同屬儒家文化圈的東亞人,對命的信奉深入骨髓,命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正好可以用來解釋各種不期而遇的人物與事件。命的奧義在於有因必有果,它是不可抗拒的,你作了惡,就必須要面對報應、要承受輪迴、要以命抵命。

但西方式的恐怖片講求的是感官刺激,無論是爆炸的血漿和四肢,還是變著花樣兒翻新的兇器,或是強勢入侵的鬼與怪,目的都是讓你飈腎上腺素,如果能反胃嘔吐,那就是最好的效果,《驅魔人》、《電鋸驚魂》、《鬼影實錄》都是這類代表。

《仲夏夜》雖然來自於美國,但其恐怖類型卻是一反常態的。

它弱化了西式的血漿和花式死法,異教這個元素也算不上新鮮,它的恐怖感完全來自於導演所營造的生人獻祭儀式的臨場感。

第一,它用一種近似於人類學民族志電影的細緻畫面,將想像中生人獻祭的血腥和怪誕進行還原式展現。

不但有非常完整的步驟,還有事無巨細的動作、器具、念詞、符號和情緒演示,它讓人懷疑這不是一種想像,而是真實存在於世界上某個角落的恐怖事實。

尤其是那場公開的交媾,導演運用刺耳和壓迫性的聲畫效果塑造了集體歡騰的癲狂,加之演員徹底放飛自我的大膽表演,讓人感受到了一種來自文化臨場的強制力與震懾性。

第二,這部電影用了一種非慣常的劇情模式,幾乎整部電影就是活人獻祭儀式的展開過程,這場儀式的進行本身就是不斷推進的劇情。

女主角跟隨著教徒們的行動,從抗拒到領會再到融入,直至最終成為他們的一員,信徒參與儀式的行為和心理歷程便是故事的全部,因此觀眾被非常牢固地帶領著一步步深入其中,體會到這場血腥和肉慾儀式強加於女主角身上的一種臨場迫力,不自覺地期許她必須捲入,必須變化,必須擁抱燦爛的血肉,電影才會變得完美。

不過,這種劇情模式也同時束縛了電影講故事的能力。由於太過依賴儀式行進本身作為劇情的推力,「情節」則顯得乏善可陳,雖然在敘事,但敘事感實則不強。這對於那些並不感冒儀式本身,無法體會到儀式作為一種藝術之美的觀眾而言,電影就顯得甚為枯燥。

一場心理進化的隱喻

隱喻往往是把邪典電影做出內涵的唯一途徑,隱喻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導演在這個層面有其創造空間。

智利cult名導楊德洛維斯基的傳世之作《聖山》和《聖血》完全靠著裝置藝術、造型藝術和行為藝術的串聯來表達,它幾乎沒有劇情,但每一個畫面都是隱喻。

在無數影迷捧在手心的《穆赫蘭道》中,大衛·林奇是想用現實、夢境、想像的混沌雜糅來隱喻人的心理和精神狀態,帶給觀眾在認知和理解上的琢磨不定,因此也就充滿了無限的可能,看這部電影就像經歷一場精神體操,被劇情無數次蹂躪,卻又陶醉於複雜和扭曲中。

而《仲夏夜》則是用一場生人獻祭儀式隱喻女主在遭遇家庭變故之後的心理重建,整個故事在電影中並不是真實發生的,而是女主心理活動的影像化,儀式的完成意味著女主的心理完成了進化。

電影在進入到瑞典山村之前,對女主角做了簡短的背景交代,她受一個心理有病的妹妹所累,缺少正常家庭的溫馨,並因此被男友暗地裡厭煩,被男友的好基友嫌棄。

在妹妹殺死父母並自殺之後,男友假惺惺地邀請女主前往瑞典小村參與一場民俗體驗旅行,男友的好基友也半推半就地答應了她的同行。

北歐、避世、靜謐,旅行地擁有的諸多美好特徵是她經歷千愁萬緒、找不到出口時的一塊療傷之地,是女主對於一個烏託邦異鄉的嚮往,村莊中存在的異教則是女主自認為異類的一種隱喻。

有一個值得稱道的鏡頭,女主一行人駕車行駛在公路上,畫面是被倒置的,那是現實的世界,令人眩暈;當進入到那個山村的地界時,鏡頭便旋轉為正向,烏託邦開始替代現實。

一直以來她都渴望正常的家庭,於是我們看到電影中的山村是一個家庭美滿、家族和睦的、成員團結、其樂融融的關係環境。

儀式中最重要的步驟之一是年滿七十的一男一女跳崖自盡,如果摔不死便被大錘捶扁腦袋。這兩位跳崖者是她父母的意象,她起初非常震驚,不接受這種死亡方式,但村長解釋說,在他們的社會中,人到了這個年紀就自願死去,這其實是一種自我解脫。

村長的說辭隱喻著女主在心理說服自己接受父母死亡的事實。

除了家庭,她還渴望男友不計得失的愛。而男友來到山村之後總是受到其他女性的引誘,這些引誘帶給她的不安全感,正是她從男友那裡所感受到的不安全,隨時可能放棄她而另尋新歡。

當最後背叛她和其他女人交歡的男友成為生人祭品時,她並沒有傷心,而是如釋重負的笑了,這也正是她對這段戀愛關係行將就木的一種心理準備。

在家庭和愛人之外,她也渴望著被其他人接納,此次旅行的幾個同伴便充當了他人的隱喻。

這些同伴中,那些不了解她的,因此也不care她經歷過什麼的人便是社會中的路人;不願意與她同行,因此說話陰陽怪氣的人代表著不接納她的那一群人。

只有一個同伴是本就來自於山村的返鄉者,這個人喜歡她,一直試圖將她拉入到這個村莊的生活中,此人的友好代表著她想像中的烏託邦對她的關懷。

這場儀式中,她經歷了驚訝、不安、牴觸、被迫捲入、投身、逃避、被拉回,最終當選儀式中的仲夏夜皇后,成為村民眾星捧月的一員,這正是她所夢想的一個走近他人、被人們包容的過程。

電影中非常妙的一場戲是篩選仲夏夜皇后,女主和其他女孩一起跳舞,堅持到最後不跌倒的人就是勝利者,當還剩下她和另一名女孩時,她突然能夠聽懂並會說當地的語言,這超現實的一幕隱喻著她成功被自己建構的世界接納與融入。

電影結尾時,所有厭煩她的、對她不真誠的、詆毀這個烏託邦山村的人都成了獻祭品,實則是這些人都被排除在了女主新建構的心理世界,她擺脫了這些人,內心積累的埋怨和憤恨也借著此意象宣洩出來了。

而她自身成了這個異世界的組成部分,面對集體焚燒的一幕終於露出了微笑,表明她最終認同了自己,心理完成某種自我進化,重新武裝,重新上路。

- END -

相關焦點

  • 仙境小鎮瞬變人間地獄,邪典電影《仲夏夜驚魂》藏在陽光下的罪惡
    仙境小鎮仲夏夜瞬變人間地獄,邪典電影《仲夏夜驚魂》帶你看藏在陽光下的罪惡,此片堪稱『獻祭』科普片,不過是「邪教獻祭」。邪惡血腥的獻祭與傳統恐怖片不同,《仲夏夜驚魂》選擇的是展示陽光之下的罪惡。這種與傳統恐怖片的反差感就體現出來了。
  • 《仲夏夜驚魂》|兩種意識形態的對抗
    由阿里·艾斯特執導的打破傳統類型表達的邪典電影新片《仲夏夜驚魂》,講述了女主丹妮一行人接到男友的一位瑞典朋友的邀請,來到當地參加了一場以生命為代價的民俗祭祀活動。誤入「桃花源」被甕中捉鱉的故事。邪典電影中的關鍵詞「邪典」翻譯自英文單詞「cult」,「cult film」是電影裡的搗蛋分子,是一些與眾不同、極具風格化的影片,指的是特定群體狂熱崇拜到極度忠誠和狂歡式膜拜的一種影片。邪典電影的歷史中,因其受眾群體有限,有著怪異暴力的恐怖元素,隨意性強的爭議性以及不遵從主流意識形態滿足小眾群體特殊訴求的個性化,所以通常指混合了血腥、暴力、性的低成本電影。
  • 深度影評:《仲夏夜驚魂》
    一句話影評:面對這樣一部「小清新」邪典片似乎找不到合適的解讀坐標尺,但這樣「一片狼藉」的電影不正打破觀眾對恐怖奇觀空間的外部視角嗎? 預警:本文的描述及相關影片可能會引起部分人士的生理不適或恐慌,請謹慎閱讀及觀看。
  • 《仲夏夜驚魂》Cult片
    毫無疑問這就是一部宗教邪典cult片,與《遺傳厄運》的思路一脈相承。從誘惑,包圍,入坑,收割,一系列鋪墊引人入勝,開始是對異文化的饒有興趣,很快就在滿腹狐疑中完全被拖著走。長達近三小時的版本,一氣看完還覺得意猶未盡。恐怖是人類最原始最持久的情感,它來源於對未知的狀況,但要入髓就要靠聯想。作為個人來說,由於缺乏對邪J文化的了解,只有不適沒有聯想,就僅僅局限於圍觀看熱鬧。
  • 《仲夏夜驚魂》影評:由群體所助長的邪惡
    《仲夏夜驚魂》最為病態,或者說是它的「高明之處」,就在於電影畫面與劇情兩者之間巨大的反差對比,導演把故事舞臺設定在瑞典的仲夏節,讓表面純潔明亮的的慶典裡暗藏著扭曲黑暗的事實。比起許多恐怖片幾乎都把場景擺在模糊不清黑夜的設定,《仲夏夜驚魂》不管最終能不能嚇到人,光是毫不掩飾地把這些惡行惡狀攤在太陽下,確實都已經成功走出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格。
  • 神秘學邪典新作,探索北歐異教文化,深度解析《仲夏夜驚魂》
    今天我帶來了一個新系列,主要就是講涉及都市傳說、神秘學、怪獸宇宙、燒腦等等的電影,讓我們一起來探索這些電影光怪陸離的背景故事吧,取了個很有文化的名字:怪談研究所去年大熱的《遺傳厄運》導演,又推出了一部新片,下面我們就來看這部邪氣滿滿的民俗恐怖片《仲夏夜驚魂
  • 《仲夏夜驚魂》:高級的恐怖片都這麼拍
    對比一下後者,《仲夏夜驚魂》還未上映之時,是假借過《遺傳厄運》的旗號來宣傳的,待到上映之後,他在IMDB上的分數,一度超過了《遺傳厄運》但是在爛番茄網上的表現卻稍顯乏力。這可能跟上映時間的長短有關,而豆瓣上的評論大都趨向於本片與前作的同質化,以及本片中大量堆砌的邪典元素等等。這些都是國內網友並不待見本片的主要原因。
  • 《仲夏夜驚魂》預告驚現「人肉燒烤」
    《仲夏夜驚魂》預告驚現「人肉燒烤」 時間:2019.06.2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FFF 分享到:
  • 《仲夏夜驚魂》導演宣稱下部新片將會是四小時的「噩夢喜劇」
    https://www.indiewire.com/2020/06編譯:  鍾文霏(廣州)阿里·艾斯特(Ari Aster)已成為當今電影界最炙手可熱的導演,他的兩部作品《遺傳厄運》和《仲夏夜驚魂▲去年暑期上映的《仲夏夜驚魂》一舉成為邪典之作艾斯特說他剛完成了一個新的劇本,並補充說:「我所知道的將是四個小時。」
  • 電影:《仲夏夜驚魂》
    大早上起來看了一部一直心懷好奇且被多人爭論的作品——《仲夏夜驚魂》。不看不知道,看完之後只能驚嘆導演功力太深厚。導演 阿里·艾斯特 充滿神秘主義的處女作《遺傳厄運》早前已收穫許多高評價,而這部《仲夏夜驚魂》同樣讓人感覺到導演的學識淵博、涉獵面之廣泛。
  • 電影放映 | 仲夏夜驚魂
    假期 正當你無所事事不知該打開哪個APP消磨時間的時候這,可以為你的假期錦上添花那就是一部怪誕的電影《仲夏夜驚魂》    《仲夏夜驚魂》是由阿里•艾斯特執導的恐怖電影,由由佛羅倫斯·珀、威爾·保爾特等主演,於2019年7月3日在美國上映。
  • 《仲夏夜驚魂》真正高級恐怖片就該這麼拍!
    《哭泣女人的詛咒》、《魔童》、《寵物墳場》、《鬼娃回魂》……《仲夏夜驚魂》、《在黑暗中講述恐怖故事》、《準備好了沒》,《小丑回魂2》……預告片中,不乏清新的草原風光,歡笑的北歐少女,純白的亞麻衣物。《仲夏夜驚魂》的恐怖之處,不是因為畫面,而是來自於兩種文明的碰撞,兩種人的對照。一種文明真的可以尊重並包容另一種文明嗎?
  • 仲夏夜驚魂: 仲夏夜之夢?!
    繼《遺傳厄運》後,導演阿里艾斯特的第二部懸疑電影《仲夏夜驚魂》上映了。看過《遺傳厄運》的影迷應該很清楚,導演阿里艾斯特拍的所謂的「恐怖」電影並不是我們經常接觸到的靠視覺與聽覺的衝擊來展現,而是通過一種很平淡的敘述,暗暗地在觀影者心裡埋下一顆細思極恐的種子。
  • 仲夏夜驚魂:仲夏夜之夢
    繼《遺傳厄運》後,導演阿里艾斯特的第二部懸疑電影《仲夏夜驚魂》上映了。《仲夏夜驚魂》也是如此,這部電影平淡到覺得是一曲搖籃曲,《仲夏夜驚魂》片長2個多小時,開始講述了一個叫丹妮的女孩失去了家人2 | 仲夏夜在三刷過後會發現,早在電影開頭的一幅畫中已經展示了全部的劇情。從左到右看,丹妮失去人家,克裡斯蒂安安慰丹妮,克裡斯蒂安一行人來嘎鎮, 女孩們圍繞象徵男性生殖器的標誌跳舞。
  • 《仲夏夜驚魂》獲不俗口碑評價 被選為十佳獨立電影
    《仲夏夜驚魂》獲不俗口碑評價 被選為十佳獨立電影  2月7日,驚悚懸疑片《仲夏夜驚魂》曝光日版海報,海報由日本知名插畫家樋口裕子繪製,海報中,被鮮花圍繞的女孩表情驚恐,而每朵花的花蕊都是由人眼點綴。  《仲夏夜驚魂》在2019年7月3日北美上映後獲得不俗口碑評價,甚至被第91屆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選為十佳獨立電影。
  • 《仲夏夜驚魂》中的Florence Pugh
    2014年,參演個人首部電影《墮落》,她憑藉該片入圍第58屆倫敦國際電影節最佳英國新人獎。2016年,主演劇情電影《麥克白夫人》 ,她憑藉該片獲得第20屆英國獨立電影獎最佳女主角獎。2018年,主演驚悚劇《女鼓手》。2019年,憑藉驚悚電影《仲夏夜驚魂》入圍第29屆哥譚獨立電影獎最佳女演員獎;12月25日,由其主演的愛情電影《小婦人》在美國上映。
  • 試讀福利 | 《星球大戰》:「邪典」還是不「邪典」,這是一個問題
    ✪ 一個英國極客與《星球大戰》不得不說的青春故事✪ 「星戰」與超級英雄都曾是「邪典」,然而通過衍生品消費,「邪典」被主流收編✪ 《星球大戰》的家庭話語敘事內核與西方觀眾的情感印刻譯 / 慄色雪What quantifies a cult movie?
  • 《仲夏夜驚魂》:大半夜尖叫出聲,這R級片看得我背後涼涼
    《仲夏夜驚魂《仲夏夜驚魂》不算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恐怖片,它更像是一部風格特異的邪典片。撇開直勾勾的血腥特寫和令人不適的儀式橋段,《仲夏夜驚魂》帶來了一種全新的恐怖體驗:慢慢陷入泥淖的過程。這或許是《仲夏夜驚魂》最深切的恐怖之處。公眾號後臺回復【仲夏夜驚魂】獲取資源資源連結點擊閱讀原文    提取碼: jh1x
  • 《仲夏夜驚魂》曝光日版海報 插畫家樋口裕子繪製
    《仲夏夜驚魂》曝光日版海報 插畫家樋口裕子繪製 時間:2020.02.0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Serko
  • 近10年來絕對被低估的恐怖電影《仲夏夜驚魂》
    前兩天看到網友發起了一個2010年-2020年恐怖片喜愛度評選,總共有2000名網友參與了投票,歷時半個多月,說實話,看到評選結果還是有些意外的,排名前三的分別是《遺傳厄運》《招魂》和《林中小屋》,而國內只有5部作品上榜,其中4部來自香港,熱門的《釜山行》《我們》《陰風陣陣》等,均沒有進入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