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女捧沙獻佛
相傳佛陀在世時,有一天託缽行化,在路上遇見一位女孩子,與一班小孩子在路中堆沙嬉戲,她遠遠看見釋迦佛率領弟子們魚貫而來,她就半開玩笑半認真的用雙手從地上捧了一棒土沙,走到佛陀面前,往世尊缽內一放,世尊居然接受她的沙土供養,大弟子舍利弗實在看不下去,心想這女孩豈有此理,怎麼可以用沙土向世尊開玩笑。
舍利弗實在忍不住,就問世尊:「世尊,剛才那個女孩子,把沙土放進你缽內,你為什麼讓她胡鬧?」
世尊微笑的說:「你們不知道,此女千百年後,因緣成熟,要在東震旦國為王,這時如不受她沙土供養,她將會破壞佛教的,這樣讓她種此善根因緣,她將來做皇帝時,會保護佛教弘揚佛法的。」有此因緣,所以在武則天時期,對佛教盡力推動與弘揚。
在貞觀廿一年唐太宗得讖云:「唐三世而後,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太宗密召太史令李淳風,商量此事,李淳風奏道:「依臣據術推之,其兆已成,其人就在陛下宮內,三十年後,當有天下,誅戮唐家子孫殆盡。」
太宗道:「現在將所有姓武者殺之如何?」對道:「天命不可易,況且真王不死,徙使疑似者,妄遭誅戮,禍及無辜,今既在宮內,已經是陛下的眷屬,再過三十年,又當衰老,老則心慈,雖然有變制易姓,於陛下的子孫,或者所損不大。今若殺之,復生少壯,那就更加嚴毒了,況又立仇,則陛下子孫必無遺類了。」太宗善其言,停止查究。
武則天是荊州都督武士彠的女兒,太宗召入後宮為才人,那時只有十四歲,太宗駕崩後,入感業寺落髮為尼,落髮披剃後,過了四五年的青磬紅魚的生活。高宗登位後,有一次到感業寺行香,見情武媚,於永徽五年詔入後宮,封為昭儀,第二年又冊為皇后。
武則天造字,作開經偈
武則天也是天縱之才,她不但能問政治國,而且自己造了十八個字,武曌的曌字,就是她所造的十八字之一。她不但虔信佛教,而且精通佛理,她作了一首讚嘆大乘法寶的四句偈,千百年後的今天,成為佛教徒誦經的「開經偈」,我們每天在未誦經文以前,要先念四句「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菩提流志,來華譯經
南天竺沙門達磨流支法師,在長壽元年來中國,高宗曾聞法師之名,特派專使前往敦請,至是抵達東都,武則天召見,並為他改名為菩提流志,翻成中國話名覺愛。敕住佛授記寺譯經九十部,廿八卷,中宗神龍二年,法師移住京城崇福寺,譯大寶積經,皇帝並自筆受。
睿宗景雲元年,在北苑白連花亭內,召開翻譯寶積經的會議,仍由皇帝,親躬筆受,敕王縉賀知章等潤色經文,中書陸象先、魏知古監護,睿宗御序標於經首。
直到玄宗的開元元年,流志法師才將自己所譯和舊譯合成一部,共有一百廿卷完成。法師譯完此經後,不再翻譯經論。專心持誦靜修,因為年齡太大了,他到中國的那年,就一百廿三歲的高齡。到了開元十五年入滅時,世壽一百五十六歲,法師前後在中國譯經五十三部。共一百一十八卷,圓寂後諡號為開元一切遍知三藏,名德之重。梵僧中古之未有也。
義淨法師取經回國
義淨三藏法師從十五歲就發願往西域求經,直到高宗鹹享二年,三十七歲時才實踐其願——往天竺求取佛經。孤身萬裡西徵,經過二十五年遊學三十餘國,直至天冊元年五月間才回到中國,取得梵本經律論,近四百部共有五十萬夾,金剛座真容一鋪,佛陀舍利三百粒,武則天親往上東門外京郊,跪迎佛經舍利入京,將佛經等奉安在佛授記寺,敕請法師翻譯經論,初與實叉難陀法師翻譯華嚴經。
長安三年譯金光明最勝王等經,由成均(大學)助教觀監護,則天親制新經聖教序,中宗神龍元年譯出孔雀王等經,中宗皇帝制序,名大唐龍興三藏聖教序,神龍二年隨駕回到長安,法師在大薦禪寺,別置了翻經院,譯一切莊嚴王等經,由兵部侍郎崔湜,給事中慮粲,潤文正字,秘書監附馬都尉楊慎交監護,景龍二年召請義淨法師入內殿共同翻經,睿宗景雲元年,義淨法師又譯出浴像等經論廿部,共八十八卷,由學士李嶠、張說等潤色經文,僕射韋巨源,蘇環監護。中宗在房州時,時時祈念藥師佛,命法師於大佛光殿譯藥師經兩卷。法師於玄宗開元元年七月圓寂,世壽七十九歲,僧臘五十九年,法師前後共譯經律論五十三部,共二百三十卷。法師另撰儀傳九卷,法師遍譯三藏,而自己偏以律學教授學者。
迎請華嚴,覺喜來華
武則天太后聽說于闐國有梵本華嚴大經,特派專使前往迎求,並請一位善於梵文的法師隨經同來,那時唐朝是大國,邊邦小國,見到上國來使請求,當然欣然接受所請,於是于闐國王以尊者實叉難陀(中國語名覺喜),對華嚴的宗旨精研善解,因此就請法師隨經於通天元年,來到中國的京城。則天得此大經來華的消息,大為喜悅,詔入大遍空寺,與菩提流志、復禮法師等共同翻譯。後來法師住到佛授記寺,則天不時親自到寺,參加譯經工作,親究筆削,並供養法師們的飲食。到了聖歷二年十月,才將新譯的華嚴經譯成,則天親制序引,並在太極殿宣示百官。長安四年,實叉難陀又譯出楞伽經七卷,法師共譯經論一十九部,一百七卷,法師於睿宗景雲元年入滅,火化時舌根不壞,皇上下詔送他到于闐本國起塔供養。
向法藏法師問道
法藏大師號賢首,康居國的人,到長安來尋師學道,後來師侍智儼法師,盡得儼師之教,實叉難陀譯華嚴經時,他與義淨法師一同參加譯場。萬歲通天元年,有旨詔沙彌法藏在太原寺,對大眾開示新譯華嚴經的宗旨,在開示時有白光從口中而出,事後則天有旨,詔京城十位大德僧伽,為法藏授滿分戒法,賜號賢首,住大遍空寺參加譯經。
長安元年,詔請賢首法師,在東都佛授記寺,開講新譯的華嚴經,講到華藏世界品時,大地震動,因此詔入長生殿問道,並尋問華嚴經中帝綱十重六相之義,法藏大師為其說法:「天帝綱義,十重玄門,海印三昧門,六相和合義門,普眼境界門,這些義章,都是華嚴經中總別義綱。」則天聞華嚴經玄義,茫然驚異,申請再三,藏法師用手,指著鎮殿的金獅子為喻,並撰述金獅子章,列十門總別之相,則天閱後才豁然悟解其旨。法藏大師為了更進一步,以七妙方便之法,取十面鏡子八方安排,上下各一,相去一丈許,面面相對,當中安一佛像,燃一明燈,照亮佛像,就能看到那些鏡光,互影交輝,學者因此能了悟,剎海涉入無盡之義。
則天敕法藏大師為康藏國師,華嚴宗又名賢首宗者,是以藏國師之名而有。
慧安神秀,兩位國師
萬歲通天元年,詔請嵩獄慧安禪師與北宗神秀禪師入京,乘著肩輿入殿,則天親自行跪拜禮,住在宮內,朝夕問道,則天尊慧安禪師為國師,當時王公以下,聞風來謁者,望塵拜伏。神秀禪師與慧安禪師都是黃梅五祖門下弟子,五祖入滅後,神秀禪師住江陵當陽山中,則天慕名,詔請入京,與慧國師同住內道場供養,特加欽禮,敕令在當陽山為秀禪師建度門寺,以旌其德。安國師於貞觀年間到蘄州參謁五祖弘忍大師,悟明心法。後來隱居終南山,高宗詔他來京,不肯應詔,潛往嵩山少室,此次則天遣使往請,方肯應詔入京,則天拜為國師,後來辭歸衡嶽,中宗賜他磨衲僧衣。安國師於景龍三年三月三日,吩咐門人道:「我死之後,將我的屍首,放到樹林內,待野火焚之。」三月八日,國師入滅,春秋一百廿八歲。門人遵囑,果然有野火自焚,獲得舍利八十多粒,內中有五粒大的舍利,送入宮中供養,後人稱之為老安國師。
下詔改正,僧道名次
先是貞觀年間,唐太宗因為尊李老君為李家的祖宗,因此愛屋及烏地將道士女冠提升在僧尼之前,在佛教中引起一場風波,後來玄奘法師取經回國,太宗皇帝又對他特別尊敬。期間,太宗承允玄奘法師正僧道名次。可惜時間沒有幾年,太宗就崩駕了。後來高宗即位,僧道名位之事,終高宗之朝,仍未改正過來。
到了武則天的永昌二年七月間,下詔改正僧道名次,詔文中說:「釋典與玄宗,理均跡異,拯人化俗,也是教別功齊,自今以後,如有法事聚集,僧道應該齊行併集,今後已往成為永式,僧尼仍詔在道士女冠的上首。」依據歷史的悠久,教理的深遠,列朝的前例,佛教皆應在道教之前,則天這樣下詔改正,是最公平的處理。
開鑿石窟
先是貞觀年間,唐太宗因。中國佛教雕塑藝術在唐代能光芒四射,武后的提倡,功不可沒,尤以龍門石窟奉先寺盧舍那佛的開鑿,最負盛名。據聞,武后為了這尊佛像的開鑿,「助脂粉錢二萬貫」,並主持開光儀式。大佛呈現的宏偉氣魄,正是武后與當時大唐盛世的精神寫照。
武則天奉佛虔誠,並且承繼太宗、高宗時的護佛事業,使得佛教發展如日中天。
正所謂:
若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聞。
已曾供養諸如來,則能歡喜信此事。
如是心為來九華山、五臺山、普陀山、峨眉山朝拜的師兄提供四星標準禪意客棧客房,3天僅1元食宿。掃下方二維碼進入如是心商城了解更多。
本平臺長期供燈,朝拜,放生,助印,結緣善書,請聯繫義工。歡迎轉發利益更多人!
河南周口圓明寺(淨蓮居道場)
共修平臺歡迎師兄們抱團共修
zoom房間:9240978313
密碼:️ 688079
zoom下載連結https://zoom.com.cn/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