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生於亂世,甘老林泉;承昭烈皇帝三顧之恩,託孤之重,不敢不竭犬馬之勞,誓討國賊。不意將星欲墜,陽壽將終。謹書尺素,上告穹蒼:伏望天慈,俯垂鑑聽,曲延臣算,使得上報君恩,下救民命,克復舊物,永延漢祀。非敢妄祈,實由情切。」
熟讀《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諸葛丞相受先帝之託,為蜀漢大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北伐曹魏禪精竭慮。
當諸葛丞相至六出祁山時,已是精氣耗盡,此時他自知命不長久,但為了蜀漢大業,為了延續自己的生命,他將軍中諸事託與姜維,在中軍大帳施用鬼神莫測的祈壽之法,希望能夠挽回天命。諸葛丞相用的祈壽之法就是傳說中的「七星續命燈」,並終日步罡踏鬥以禳之,按諸葛丞相的說法:"若七日內主燈不滅,吾壽可增一紀"(一紀為12年)。
七星燈,又名 「續命燈」,「招魂燈」自商周年代開始就一直流傳下來。
在道經《雲笈七箋·稟生受命部》中言:「在胞之時,三元養育,九氣布化,五星為五臟,北鬥七星開其七竅。七星降童子,以衛其身。七星之氣結為一星,在人頭上,去頂三尺。人為善時,則其星光大而明;為惡時,其星冥暗而小。善積則福至,惡積則災生,星光墜滅,其身死矣。」
民間有個說法:每個人都是天上的星星,如果有流星墜落,就代表有人去世了。這個說法其實是誤解,把虛星與實星搞混了。
這裡的七星其實在人體就呼應著人身的七魄,"魄"這個字其實很生動,它是用「白」與「鬼」構成,「鬼」在古代代表的不是現代說的靈體鬼魂,而是一種「詭秘莫測」的事物的形容,而「白」應於西方金色,正應於七數,這也是「魄」這個字構形的意蘊。
七星之氣會結成一星,在人頭頂上三尺,這也是民間 「頭上三尺有神明」的說法的來歷,而光大而明代表善,光冥而暗則小。常為善者,常多得福,常主惡者,常多得災,也就是這個道理,如果這個光完全消失了,人也就去世了。
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與司馬懿戰於五丈原,自知身體不好不久於人世,就設下四是九盞明燈的法陣,向上天再借二十年,可是被不知情的魏延闖入,四是九盞燈被風吹滅,不久諸葛亮病死於五丈原。
其實,續命是假,故布疑陣是真,一是讓司馬懿對自己的生死真相產生疑慮而不敢輕舉妄動,二是在臨死前對麾下的這些人進行一番考驗,目的是要看看到底是誰最終會忍不住硬闖進來破壞這個所謂的七星續命大陣結束諸葛亮的性命,而此人日後必有反意,諸葛亮是想要在自己臨死前將這最後的害群之馬給抓出來然後除掉……
看過三國的都知道,諸葛亮後期的北伐,非常不重用魏延。魏延作為當時蜀漢真正的第一大將,卻被諸葛亮分配的大多是在營前罵陣,誘敵深入,佯裝打敗等小活。每次帶的人馬也就是幾千,完全沒有把他當做大將在使用。魏延畢竟是當時鎮北大將軍啊!因此,好幾次魏延提出來,丞相為何不用自己?但是諸葛亮每次都是迴避,不正面回答,而且每次魏延合理化的建議,諸葛亮都是直接否決!因此,如果說魏延心裡對諸葛亮沒有怨恨,那肯定是不真實的!
中國古代有很多奇門異術,但歷史上關於用七星燈續命的記載只有兩個,一個成功一個失敗,諸葛丞相失敗了,而與他齊名的劉伯溫卻成功了。
朱元璋的軍師劉伯溫也是位 「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載」 的神人,至今人們還在傳看他的預言著作《燒餅歌》。劉伯溫運籌帷幄,輔助朱元璋成就了帝王霸業,成就了大明對天下長達二百七十六年的統治, 劉伯溫在輔助朱元璋的過程中嘔心瀝血,也曾感覺自己命不久也,他便也用七星燈的法術來延長壽命,相傳他的壽命果真被延長了一紀。
諸葛亮與劉伯溫,這兩個神級軍師在歷史上齊名,民間一直廣泛的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