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擁有25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一座在原址上從未移動的古城。如今,就算蘇州的經濟發展引人注目,蘇州古城的格局在城市中央依舊被保存完好。可以說,欲了解江南,必先了解蘇州。可見,蘇州有許多足夠值得驕傲的歷史文化遺存。
蘇州城內小橋流水,知名與不知名的蘇州園林在城內錯落有致;蘇州還有太多關於蘇州傳統製造業的博物館,展覽館,展廳;它們也舉辦過不少活動,只是這些活動雖然聲勢浩大,卻反響平平。刺繡,核雕,玉石,評彈,包括漢服由於本身的文化限制,長久以來都屬於小眾文化,難以被大眾接受。然而這幾個月真正在網上火起來的,卻是一條名為淮海街的日本風情街。
開街3個月不到,便成「流量網紅」
淮海街位於蘇州高新區,起初是因為這裡日企眾多,因此2010年時這裡成了「日料一條街」,融入了日本文化。而淮海街真正成為「日本街」在網上爆火起來,還是近3個月的事情。淮海街於今年10月27日正式開街,由於宣傳得當,每天客流量達到10萬之多。
每到夜晚,淮海街燈火通明,霓虹閃爍,街邊林立的招牌確實濃濃的日系風格;有很多年輕女孩,會自備和服或到街上的和服店裡租一套和服,帶上和風道具,走到街上拍照打卡。然後在朋友圈、或者小X書上分享,通常起的標題都是「假裝在日本」「打卡蘇州小大阪」之類的。一來二去,效仿的女生越來越多,淮海街似乎成為了一條新的網紅打卡地。
日本味太濃引爭議
熱度給淮海街帶來了流量,也帶來了爭議,口碑迅速呈現了「兩邊倒」的態勢。這條街道和這些拍照的女孩都在網上掀起了軒然大波,甚至有不少網友對其大肆批評,認為蘇州本就有自己的地方風情和文化特色,為何要崇洋媚外反倒宣傳日本文化?
對於建造淮海街的初衷,蘇州當地宣稱旨在將淮海街打造成交流中日文化的特色窗口,為區域注入活力與能量,帶動蘇州旅遊業與餐飲業的發展,同時體現我大國文化的包容胸懷。這些,本來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淮海街對於大阪街頭的複製做到何種水平我們見仁見智,但是從能夠吸引那麼多女生過來穿和服拍照這點上,我覺得算是成功的。
蘇州「日本街」該成為和服拍攝外景地嗎?
但是對於在開街後扎堆穿和服來拍照的女生,卻成了淮海街爭議的焦點所在。有人說,穿衣自由,別人無權幹涉太多;也有人說,穿和服拍照更應景,傳朋友圈也能圖個開心,何樂而不為?但是,我們要知道的是,不論何時穿衣服都是要分場合的,尤其是不屬於本民族的服飾,穿起來更要持謹慎態度。
如果是去日本旅遊,在日本街頭、寺廟、宮殿體驗一下和服,我覺得算是了解當地文化的一部分,並無不可。但是在距離南京不遠的蘇州,也是一座曾經被日軍侵佔過的城市,日軍曾在此屠殺蘇州同胞6000餘人;而距離淮海街不到3公裡便是橫山烈士陵園,裡面葬著因侵華戰爭而犧牲的英靈。
作為活在新世紀的後人,儘管我們也主張中日和平,平時也會去日本旅遊,但是我們永遠沒有權利替因戰而亡的先人選擇原諒。在了解了歷史以後,你還會輕描淡寫地說一句「穿衣自由」嗎?因為網上爭議實在太多,如今淮海街上和服租賃店鋪關了許多,也幾乎見不到穿著和服來打卡的遊客了。
樹立本國文化自信才是根本
無論在哪一種網紅經濟面前,我們都不該忘記歷史,更不該丟失理性、清醒的思考和大局觀。近幾年,日本文化諸如動漫明星、日常著裝,甚至是建築風格對國人的影響肉眼可見。相反,我們從來沒有見到日本人在日本穿著中國的漢服。所以當務之急,樹立本國的文化自信,才是最重要的。畢竟在蘇州這樣歷史悠久的一座古城裡,有太多值得我們驕傲、值得去發揚光大的事了。
對於蘇州這條「淮海街」,你還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