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吃播經濟:頭部網紅月入百萬,小主播月薪3000還要倒貼-虎嗅網

2021-01-10 虎嗅APP


想像一下,看著視頻裡身材纖細的女主播大快朵頤地吃10人甚至更多人份量的盒飯,你會覺得治癒、滿足嗎?看到同一個主播先是用15秒多的時間喝完1.25升的可樂,後來只用10秒就能喝完同樣容量的可樂,你會為他喝彩、高興嗎?深夜回家獨自一人吃飯,邊吃邊看吃播視頻、發彈幕,你會有被陪伴的感覺嗎?


不管以上場景在你的腦海中是怎樣的感受,吃播都在中國的網絡平臺上方興未艾,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吃播主播行列,個別頭部吃播主播全網粉絲量過億


疫情期間,人們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放到了線上,以網絡為傳播載體的吃播也多了關注度,同時也被爆出不少負面信息:5月底,多家媒體報導,抖音上粉絲量達到60萬的吃播女主播月薪才3000元,身體健康也出現問題,提出辭職;6月9日,人民網報導,藝力特國際文化有限公司的籤約女主播鏡頭後催吐,進食障礙症加重,想辭職不幹但被公司索賠500萬元……


兩極分化


周小楠,1997年出生的小姑娘,2016年上大一時在網絡上接觸到韓國吃播視頻,自認飯量較大能當吃播主播,遂自拍自剪吃播視頻上傳到美拍APP上。2019年4月,周小楠籤約南京市鼓樓區阪上走丸文化創意工作室成為職業吃播主播,吃播視頻上傳到抖音上。2020年3月底,周小楠出鏡的抖音號粉絲量超60萬,她在南京已經是小有名氣的網紅,卻突然辭職,回到浙江老家。


由於周小楠籤的合同時效為3年,合同未到期提出解約,工作室稱要到法院告她。受工作室委託、負責處理工作室與周小楠糾紛的律師告訴本報記者,他目前正在準備訴訟材料,不方便接受細節性採訪。


周小楠事件有非常容易引起關注的信息點:周小楠自曝籤約工作室期間月收入是3000元左右,偶爾還要倒貼錢維持生計且身體出現問題。人們不禁疑惑,鏡頭前光鮮亮麗的吃播網紅,真實的工作狀態是怎樣的?


周小楠算過工作室發給她的工資和報銷費用,共計不到3.8萬元,她向本報記者介紹,在工作室工作時,上午9點半打卡上班,上班後對接商家、撰寫視頻拍攝腳本,基本每天都有視頻拍攝,正常下班時間是下午6點半,如果晚上有安排拍攝,要到夜裡10點左右才能下班;自己的團隊共有3人,另外兩人分別是拍攝和後期剪輯,拍攝和剪輯有底薪,拍攝一條視頻50元,剪輯一條視頻80元,每個月發工資,作為團隊核心的自己反倒通常是工資最低的;籤約時,合同約定自己每個月除了有3000元的基本工資,還有分成,但是沒有約定分成比例。


周小楠解釋,她有問過為何不在合約上寫明分成金額,工作室說因為分成會隨著粉絲數量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寫具體數字沒有意義。周小楠了解過行業內一些經紀公司給主播的分成比例,問到最差的情況是九一分,但沒想到自己遇到的情況是,抖音10萬粉時開始變現,50萬粉後才有分成,也就是在2019年12月21日後才有分成,且分成比例是工作室95%、自己團隊5%。「一條幾千元的推廣,我拿到的分成是50元~150元。」周小楠舉例。


周小楠認為在過去的一年裡,自己出鏡的抖音號能給工作室帶來不低的盈利,工作室還有幾個新號跟自己出鏡的抖音號同期開始運營,但那些號由於吸粉不佳,做了幾個月後被放棄了。


阪上走丸工作室負責人沒有否認周小楠出鏡的號能盈利,但也向本報記者強調:「沒怎麼盈利,盈利還不到我們投入的二十分之一,我們這個帳號的投入,光他們團隊的工資,一年也有十幾萬。」


周小楠回老家後自己做吃播,視頻主要發在美拍上,她的美拍帳號已經有將近16萬的粉絲,一個月的收入能有五六千元。


儘管經歷過當職業主播要倒貼錢生活的窘迫,但周小楠認為行業內做得好的主播月收入過萬很正常,她的老闆曾用浪胃仙的情況鼓勵她,說浪胃仙月收入過百萬。


浪胃仙、密子君、朵一、mini,都是中國吃播界相當有名氣的主播。


浪胃仙的籤約公司重慶天權星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在官方微博介紹浪胃仙全網粉絲量過億。抖音上,浪胃仙帳號粉絲量超3900萬,這個數字比不少知名影視明星的粉絲量還要高,浪胃仙的視頻裡有時也會出現柳巖、董成鵬等演員進行互動。


6月初,本報約訪浪胃仙和天權星傳媒,想向浪胃仙核實月收入過百萬的傳聞,但公司回復「目前浪老師行程安排比較滿,我們暫時不接受採訪。」


618電商大促活動已經開始,作為吃播界的頭部主播,浪胃仙、密子君、mini等人行程緊湊並不奇怪,密子君公司人員告訴本報記者,6月8日的那一周,密子君早就被安排多個視頻拍攝項目。Mini公司人員告訴本報記者,6月6日、6月16日和6月18日,mini都有商業直播。


在淘寶直播間,美食直播是促銷的一個手段。淘寶吃貨聯合淘榜單發布的《2019淘寶美食直播趨勢報告》顯示,2018年,超16億人次在淘寶「蹲守」美食直播,直播間賣出的美食同比增幅超400%。


密子君,被媒體稱為中國吃播界的「吃螃蟹者」,2016年,她曾在沒有配菜的情況下,在一場活動上吃完8斤白米飯,上傳到B站上的第一個吃播視頻是用16分20秒吃完10桶火雞面,也上過《天天向上》等綜藝節目,走紅較早。


早在2018年,行業就有傳聞說密子君年收入700萬,有的傳聞更是說年入千萬。啟信寶顯示,密子君曾是成都癮食文化的股東兼法定代表人,成都癮食文化也是吃播主播朵一、餘多多的籤約公司,2018年,密子君從成都癮食文化出走,自己成立白羊文化公司當老闆。


Mini是1994年出生的小姑娘,曾一餐吃下一頭35斤重的烤全羊,在日本參加大胃王比賽,30分鐘內吃完13斤拉麵,籤約藝力特文化。與2018年11月才註冊、員工人數不超10人的阪上走丸工作室不同,藝力特的規模更大,官網上介紹的旗下藝人有12人,藝人主要從事美食領域,mini是旗下粉絲量最多的藝人,全網粉絲4000萬。


周小楠說,自己在工作室幾乎沒有得到培訓,但mini向本報記者介紹,自己能走紅,公司在背後助力不少:她的團隊人員包括前期策劃、拍攝製作、後期運營,每個月都會開創意選題會,商討接下來一個月的視頻主題和工作路線;公司幫她開拓了不少平臺資源,會有針對性地做內容傳播,例如微博看重沉浸感,就會多髮長視頻,抖音適合節奏快的短視頻,要跟緊熱點,快手的視頻比較注重趣味性,小紅書自然是推薦類的,圖文並茂,也會分享生活細節、心得。


儘管Mini沒有向本報透露自己的收入情況,但從公司運營的角度來看,mini的情況與周小楠的情況差異較大,兩人的收入水平估計差距也不小。


艾媒諮詢CEO張毅向本報記者分析,吃播主播的收入情況應該會兩極分化,網際網路經濟原本就容易出現「贏家通吃」的情況,越有流量,就越容易獲得更多曝光度,吸引更多的流量;流量越高,粉絲打賞、帶貨推廣甚至是廣告代言的收入自然越高。但由於吃播的知識門檻較低,一臺手機、一個APP就可以做吃播,作為新興行業,業內肯定還存在不少變現困難的主播。


困局與爭議


身體健康出現問題,是周小楠選擇從工作室辭職的一大原因。她告訴記者,籤約工作室前,自己做吃播,不會強迫自己過量進食或者吃過辣、過冰、過燙等對身體刺激性大的食物,她的身體沒有問題,籤約工作室後,半年左右她的腸胃就常常要看醫生。


周小楠還記得,2019年的冬天,有一次拍視頻,她吃了100隻鮑魚、2斤花膠和2斤海參,雖然都是好食材,但補過頭了,當晚她躺在床上渾身發熱、冒汗,流了幾天鼻血。


阪上走丸工作室在抖音上否認強迫周小楠進食。事實上,不管是被逼還是自願,吃播主播常常在視頻中展示自己驚人的食量。


光看頭部主播,浪胃仙、朵一、mini的微博暱稱裡都有「大胃」二字,密子君剛走紅時也以「大胃王」作為自己的標籤。周小楠在工作室時出鏡的帳號叫「大胃小楠」,自己做的帳號叫「大胃少女周小楠」。


浪胃仙作為中國吃播界能吃、速食的代表,一次視頻中他面前擺了8大碗粉面,等吃到第5碗時,浪胃仙說:「這個米線都泡碎了,但是如果不一開始放這麼多的話,就沒有人會看下去了。」


浪胃仙、mini、朵一等吃播主播錄視頻時常常有一個「秘密武器」出鏡,就是寬度達到自己身體那麼寬的大碗或者大碟,將要吃的東西全部倒在一起,給觀眾感受一下食量再開始吃。Mini、朵一、密子君、周小楠,除開都是女主播且飯量大之外,她們還有一個共同點:擁有年輕女性夢寐以求的清瘦身形。


「食量異於常人」、「狅吃還不胖」等看起來不合客觀規律的現象出現,導致在知乎、貼吧、主播視頻下方評論等地方常有人質疑,吃播主播是不是假吃?是不是催吐?


「我不能接受我自己催吐,如果我真的催吐,我就跟大家說。」周小楠告訴本報記者,她沒有催過吐,從業以來肯定有吃多的時候,一頓吃多了,當天其他飯點就會少吃點。周小楠說,假設她不是主播,只是一個吃播觀眾,如果主播承認自己催吐,她可以理解,畢竟確實吃得多,但如果在鏡頭前竭力否認自己催吐,背後卻催吐,就是欺騙行為,她不能接受。Mini公司的工作人員也告訴本報記者,mini是真吃,不催吐。


「到底是真吃,還是假吃,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傳遞出來的信息容易誘導、誤導青少年,以亂吃、撐吃、假吃為美、為吸引點,並不是正能量的引導,是一定會受到打壓的。」張毅對本報記者稱,他不否認吃播經濟潛力大,中國的餐飲市場規模超4萬億元,餐飲店老闆、特色小吃等都需要宣傳,這是吃播生長的肥沃土壤,特別是疫情期間餐飲店獲客難,如果吃播能發揮好刺激消費的作用,何嘗不受歡迎?


但縱觀目前的吃播內容,大多靠「食量大」、吃稀奇古怪的東西吸引注意力,這讓他非常擔憂。


張毅留意到一些學者會研究吃播觀眾的心理,發現有相當一部分的心理狀態算不上健康。


在萬方資料庫上,已經有學術機構針對吃播受眾的心理做研究,認為看吃播的人可能是出於以下的心理需求:一是獲得替代性滿足,例如自己要減肥或者要保持身材,不能多吃,轉而看別人吃;二是滿足獵奇心理和窺私慾,好奇別人是如何吃下大量食物、如何生吞章魚等;三是獲得陪伴感,獨居年輕人口壓力大,通過吃播跟網友、主播互動;四是滿足審醜心理,會批判吃相不佳,但又喜歡看吃相狼狽的主播;五是獲得文化認同感,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希望看到別人也喜歡吃。


周小楠說自己剛開始是接觸韓國的吃播,不少學術研究人員認為吃播是從韓國傳入中國,早在2000年,韓國的電視節目就出現「吃飯秀」,類似於大胃王挑戰賽,短時間內大量進食。2009年,韓國的吃播網絡文化興起,2014年,韓國吃播主播的一些視頻被大量上傳到YouTube,2016年,中國直播興起,吃播也搭乘著短視頻、直播的東風滲透中國。要注意的是,在韓國,吃播也引發過爭議。2018年,韓媒報導韓國政府想通過《全國肥胖管理綜合措施》來規範和限制吃播,有韓國家長抵制吃播,但也有韓國年輕人認為政府不應該對娛樂行為管得太嚴。


拋開爭議性問題,周小楠等主播,開始擔心內容單調無創新而讓粉絲審美疲勞。周小楠認為自己在鏡頭前的表現力不足,埋頭吃被有些粉絲評價「面癱」。事實上,中國主播們曾經「偷師」過的韓國主播,有些也是悶頭吃。


在B站上,6月初新上傳的一則韓國小夥吃播視頻,整段視頻將近15分鐘,主播吃完了兩份火雞面、一份烤雞腿、一份芝士條、一份芝士球,全程一言不發,倒是有兩個大麥克風對準他的喉嚨,視頻的聲音就是取食、咀嚼和吞咽的聲音,裝食物的盤子的寬度,是主播身體寬度的三倍。


Mini在鏡頭前的表現力比周小楠強得多,她更俏皮,也會跟粉絲分享自己的日常、與家人相處的細節。對比來看,浪胃仙在視頻內容上的構思更加巧妙,有很多故事性的輸出,他本人的表演力也更強,不少視頻詼諧有趣。


但在張毅看來,不管內容是有趣還是沉悶,是墨守成規還是創意十足,如果內容核心還是表現主播有多能吃,這並不是未來的方向。「建議把飲食文化與美食消費結合在一起,這才是吃播應該走的方向。如果做不到,吃播沒有後來,沒有接班人,也沒有未來。」張毅說。


或許行業內的一些公司已經意識到方向把握的重要性,mini向本報記者介紹公司挑選吃播達人時,會看整體的素質,「我們選吃播主播還是著重以後的品牌化,不單單是吃,更多的是宣傳美食,宣傳正能量。」


張毅強調,吃播的發展要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結合飲食文化,不要淪為低俗文化,二是建立正常的商業模式,商業邏輯要能夠帶動產業鏈的參與和調動積極性。


相關焦點

  • 揭秘玩命直播真相:月薪不足3000,月入10萬都是假的!
    吳詠寧玩命直播月薪竟只有3000?直播秀場你看到的打賞其實都是假的!揭秘直播行業虛假繁榮真相,網絡主播月薪竟不足3000?視頻直播平臺上,吳詠寧的主頁已經成了灰白色,墜樓事件過去一個多月,但關於直播的話題卻從未停止。
  • 暴飲暴食又催吐,全網最紅的「大胃王」吃播,竟能月入百萬?
    後來她發現,自己靠直播吃飯所獲得的收入竟然比自己的本職工作還要高,於是便辭去了工作。 據悉,當時她僅憑直播吃飯就能月入9000美元以上,隨著她越來越紅,相關視頻在平臺的累計播放更是超過了一億次。
  • 「吃播」一夜涼涼!月入百萬「大胃王們」往何處去?
    假吃、催吐、胃擴張……月入百萬吃播行業的前世今生 「為什麼喜歡看吃播?」「因為是一種沉浸式陪伴式的體驗,足夠解壓,特別適合一個人吃飯的時候排遣孤獨,還能刺激食慾。」有一名常年在各大直播平臺上觀看吃播並打賞的用戶解釋了觀看的代償作用。
  • 一頓吃100包方便麵,吃播如何用命月入百萬?
    靠吃真的能月入百萬嗎?吃播為何會由一個小眾圈子演變成全球流行文化,又為何會走向假吃、催吐、剪輯的虛假套路呢?讓我們通過數據與調查,走近吃播行業背後的秘密。文 | Paella 圖 | 四象設計部1國外吃播都在播什麼?
  • 主播穿好衣服播什麼?「網紅」直播吃海鮮、野外挖蛇……年薪百萬
    穿好衣服的主播們播什麼?
  • 頭部主播是網紅,商家主播是客服
    直播帶貨的主播生態就好比冬蟲夏草,冬蟲夏草頭部是蟲,尾部是草,直播帶貨現狀類似,頭部主播和商家主播雖然都叫主播,其實兩者本質截然不同——頭部主播是自帶流量的網紅,而數量佔據絕大多數的商家主播,實質其實是客服。
  • 粉絲近700萬的主播一夜消失!被央視點名批評,只因吃太多?
    近七千萬粉絲的浪胃仙,年入700萬的密子君, 大胃王吃播何以成為香餑餑?不需要過多的才藝,或者很高的顏值,作為當下熱門的一種網絡直播形式,吃播主播時常以挑戰超出常人的食量來博取眼球,吸引流量。吃播已然成為直播間一道不可或缺的「風景」。
  • 3周即可打造百萬粉絲吃播帳號?主播自曝「每半年打一次瘦臉針」!還患上可怕職業病
    有人接廣告、出聯名忙不停,有人年入百萬,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加入「吃播」大軍。近日,央視等媒體在新聞節目中批評所謂的「大胃王」「吃播」浪費嚴重,引發網友廣泛討論,相關話題也登上了微博熱搜榜。隨後,多個視頻播放平臺收緊「吃播」節目審核,一批「大胃王」內容被下架。在各方關注下,「吃播」亂象該如何規範、行業如何發展?
  • 吃播,吃了吐,吐了吃
    在直播行業越發豐富又興盛的今天,身懷各種絕技的主播們紛紛打開了攝像頭走到了螢屏前。有展示才藝的,有陪你嘮嗑的,有分享生活的,更有公開吃播的。於是,我們在搜吃播的時候,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畫面。在日韓吃播類節目的感染下,2014年末,這種吃播經濟也同樣傳到了中國。光吃不胖,享受美食的同時還能賺錢,這大概是大多吃播博主初期單純的想法,但叔想潑冷水的是:你想的挺美呀~
  • 抖音靠吃飯年入百萬,「玩命式」賺錢背後的撈金法則!
    一頓飯動輒挑戰250個元宵、10碗火山拉麵、半小時吃完100斤麻辣小龍蝦、60包方便麵、一小時吃完20份蘭州拉麵.鏡頭下的吃播博主在線花式表演暴飲暴食,屏幕前的粉絲瘋狂打賞,輕輕鬆鬆月入百萬。近日,「大胃王」吃播被央視點名批評,稱部分「大胃王吃播」譁眾取寵,「誤導消費、浪費嚴重」。
  • 不被看好的音頻主播如何做到月入百萬?
    但是今年有聲書版權漲了十倍,頭部的大V音頻主播做到了月入百萬。有聲書給音頻平臺帶來了更多收入。1、沒有專業播音背景,也能月入過萬?一位愛聽有聲小說的普通文員牟欣,在經常聽的有聲書主播的推薦下,錄了蜻蜓FM一個宮鬥劇的試音。後來她做了全職音頻主播,月入過萬,比之前上班做文員時多了3到5倍。
  • 吃了又吐!大胃王吃播被批慘,百萬粉絲主播清空作品,微博抖音快手...
    每經編輯:李淨翰8月12日,微博話題「大胃王吃播被批浪費嚴重」引發網友熱議。據了解,作為目前較火的網絡直播形式,吃播主播時常以挑戰超出常人的食量來博取眼球,吸引流量。其中,不乏一些博主一人吃多人量的糧食後,又偷偷將食物吐出等浪費現象存在。
  • 百位主播月入百萬,但直播帶貨還是好生意嗎?
    面對網上電商主播月入七位數的報導,媚媚沒有表現出什麼驚訝,邊化妝邊回應:月入百萬的不多,肯定不止大家最熟悉的那兩三位,對,是月收入,直播時間比較長的老主播,基本也都年入百萬。 「四個多小時不算長,很多主播都是從晚上六七點一直直播到凌晨一兩點。」媚媚說。 凌晨下播後,媚媚的工作並沒有結束,她還要跟負責運營的同事溝通今天直播的關鍵數據,在線人數、總觀看人數、以及最重要的下單量等等。等媚媚收拾好行李離開直播場地,通常要一點多,到家則是兩點多,收拾收拾屋子洗洗衣服,躺到床上也就三四點了。「我屬於比較能睡的,一般都是中午才起來,吃點外賣就出發了。」
  • 巫師財經的出走和小主播的曖昧經濟,內容視頻化將何去何從
    頭部大V和大主播,因為坐擁天量粉絲和流量,不斷創下帶貨奇蹟和銷售神話,活生生憑藉自身努力和平臺加持,在線幹趴下無數線下實體商場;在短視頻浪潮之下,有不知名的小網紅,依靠幾條爆款視頻一夜大火,人生軌跡由此轉變;而更多的則是腰部和尾部在這個行業中掙扎求生的小主播們,一面看著別人的故事,一面在直播間努力維護好自己的粉絲。
  • 網紅主播一個月能掙多少?真實薪資曝光
    然而,這些「分分鐘入帳百萬」的帶貨狂人只是很少的頭部網紅。6月22日,招聘平臺BOSS直聘發布《2020上半年直播帶貨人才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71%的主播月薪收入在1萬元以下。並且,這個領域中收入兩極分化現象嚴重,大型MCN機構主播的收入顯著拉高了平均值,71%的主播月薪收入在1萬元以下,每天工作10-12個小時是生活常態。圖片來源:BOSS直聘研究院值得注意的是,頭部網紅帶貨主播的收入與普通帶貨主播的收入差距非常大。
  • 頭部主播的傳奇故事 將數百萬人卷進直播致富的美夢中
    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淘寶頂級主播李佳琦和薇婭再創直播新戰績,兩人的直播累計觀看次數加起來超過3億次,帶貨的總成交額加在一起超過200億元,遠超北上廣等一線城市頂級商圈的年銷售額。網傳薇婭在預熱直播的第一場就淨賺6個億,全網都在熱議李佳琦、薇婭雙十一到底能賺多少錢。頭部主播的傳奇故事,將數百萬人卷進了直播致富的美夢中。
  • 深網丨吃播「大胃王」謝幕:從韓國引進走入歧路,只能向美食分享轉型
    不過打開抖音、快手、B站等平臺可以發現,「大胃」類吃播的短視頻仍不少見。 近年來短視頻和直播行業在全球範圍內走紅,吃播是其中最熱門的品類之一,而「大胃王」標籤則是吃播吸引粉絲的獨門利器。資料顯示,這個從韓日發展而來,在世界各地風行的行業中湧現了大量頭部網紅:有主播稱自己全網粉絲破億,其中頂級主播浪胃仙僅在抖音的粉絲就接近4000萬。
  • 主播收入榜(11.23)| 感恩節收入大漲;花椒兩主播日入百萬;KK家族舉辦感恩晚會
    全平臺8位主播日收入在10萬以上,其中花椒就佔了前面7個席位,裡面還出了兩位日收入百萬的主播,最後一個位置則被KK的主播「可米」拿下。花椒主播「陳鬱兒」以107.7萬日收入奪冠,「最咖音悅臺」以104萬緊隨其後,「徐若汐–歌劇演員」收入66萬,排名總榜第三。
  • 直播帶貨的冰與火之歌:明星主播一場直播坑位費 夠中小主播忙四年
    流量明星入局直播帶貨,坑位費與翻車率居高不下引質疑今年以來,在疫情催生的「宅經濟」下,一批批的流量明星入局直播帶貨,「明星直播帶貨」也成為了行業關鍵詞之一。大家都在做直播,我也不得不緊跟時代,但像我這種小主播,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混出頭啊。」淘寶服裝店店主兼主播小趙對記者說道。BOSS直聘的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帶貨主播的平均月薪為11220元,在全行業所有崗位中,這個平均薪資處於高位水平。
  • 直播帶貨冰與火之歌:明星主播一場直播的坑位費,夠中小主播忙四年
    流量明星入局直播帶貨,坑位費與翻車率居高不下引質疑今年以來,在疫情催生的「宅經濟」下,一批批的流量明星入局直播帶貨,「明星直播帶貨」也成為了行業關鍵詞之一。今年4月,央視率先開啟公益直播帶貨專場,央視主持人與多位藝人加入,數場直播成交額突破億元;5月,劉濤以「聚划算首席優選官」的身份在淘寶開始直播帶貨,3小時銷售額1.48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