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電影《功夫》裡,小龍女夫婦倚著窗戶,看著豬籠城寨裡橫挑千軍的阿星意味深長地說:如果我們的兒子沒死,也應該跟他一樣大了。如果好好讀書的話,也許他會成為一名律師或者醫生,不過現在看他更像是一個武師。
(電影《功夫》劇照 圖片來自網絡)
當我們還是孩子,邁出人生的第一步那刻起,每個人面前的是千萬條未來之路,每一種可能性的背後潛藏著同樣的潛意識性格必然性和個體探索的差異化。
如果我不成為今天的自己,也許會成為故鄉那片黃土地上的一名農民,就如同祖祖輩輩的父輩一樣,踏實而安定;又或者成為一名汽車修理工,如果當年我能再壯實一點而沒被修車師傅拒絕;再或者成為一名室內設計師或者建築設計師,也不枉那些年蹲在圖書商城抄寫建築設計筆記和最新設計圖稿。
(電影《麻將》劇照 圖片來自網絡)
《麻將》裡一個乳臭未乾的毛孩子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東西,所以他們看雜誌看報紙看廣告看電視聽電臺,希望從其中找到答案,希望讓別人來告訴他們,他們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麼。
青春迷茫的歲月裡,曾被申奧成功時漫天亂飛的爆竹和敲鑼打鼓的遊行隊伍驚醒,記得那時因為身無分文而躺在城中村出租屋裡已昏睡了幾個世紀,但當時怎麼都不會想到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那天,看著滿世界燃起的煙花,我可以自豪地告訴自己我居然親自參與了奧運會的影視製作工作。
生命是一場偉大的探險,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
與電影結緣始於那個南方小城,青春作伴,混雜著荷爾蒙的氣息和追逐夢想的歲月雖已遠去卻猶在眼前。
那是無數個午夜中的一個午夜,我們三個年輕人赤身裸體坐在客廳喝啤酒聊天,電視屏幕上一部電影《畢業生》,在幾個懵懂少年心底種下第一顆電影夢的種子。平生第一次發現,電影原來如此神奇,一個個鏡頭的背後原來凝結著創作者如此多的精神閃光和哲學思考。從此,我們成了美國街豬腳店二樓盜版碟教父排骨仔的常客。
(電影《畢業生》劇照 圖片來自網絡)
排骨仔是那座小城裡另一位昆汀式的人物,當年還有一部地下電影《排骨》,就是拍這位極具敬業精神的地下盜版碟教父的。
穿過人頭竄動的跳蚤市場美國街,路過那家掛著骯髒牌子的無名豬腳店,走進一棟搖搖欲墜的廢棄危樓,走上吱嘎作響的樓梯,在長長的漆黑走廊盡頭左邊第一個門敲上三聲,會探出一個叼著煙的瘦小男子腦袋。那男子正是排骨,他機敏地掃幾眼身後,然後揮揮手,帶你走進一座擁擠的文藝電影天堂,所有的貨架上堆滿了五光十色的各種D9文藝片光碟,只有方寸空地落腳。
排骨把客人帶進來後,便繼續目不轉睛地盯著巴掌大的小電視上新到的一批文藝片DVD光碟影像,時不時瞄一眼客人,隨口告訴客人手中光碟是東歐新浪潮哪位導演的冷門作品,然後對導演的藝術訴求三言兩語就能講得透徹,甚至告訴你不要買侯孝賢的《悲情城市》,因為導演自己都不滿意,根本沒有《風歸來的人》真誠,說著順帶隨手拎出極對客人胃口的幾部其他導演作品,儼然一位資深文藝電影大師。對他而言,這是業務熟練的第一步,如果你都沒看過自己的產品,不熟悉自己的產品怎麼做生意呢。後來漸漸知道,很多香港電影明星大佬到這座小城的第一站,便是過來這裡找排骨淘光碟。
(以排骨為主人公的紀錄片《排骨》 圖片來自網絡)
那是一段幸福的時光,我可以蜷在被窩裡從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到基耶斯洛夫斯基,再到希區柯克,波蘭斯基,庫斯圖裡卡,費裡尼,安東尼奧尼,布列松,小津安二郎,侯孝賢,楊德昌,安哲普洛斯,託納託雷,數不勝數的電影大師成了我最親密的夥伴。我如同一隻嗜血的小跳蚤尋找著每一部電影裡可吸收的營養,一遍遍經歷著那些晦澀文藝故事的洗禮,終於成為一名資深的電影文藝青年。
看電影是一回事,拍電影是另一回事。
二十一歲那年,當好友拎著滿滿一背包的錢攤放在我的床頭上,邀請我入夥做公司時,忽然覺得茫然不知所措。那一刻,我依然不明白自己是誰,但忽然明白了自己不可以是誰。
記得楊德昌的《一一》裡,一眾中年夥伴嘲笑車裡因為不忍欺騙而放棄大生意的吳念真:你這個人別的都挺好,就是書讀得太多了一點。雖然沒有人到中年,但那一刻我知道吳念真當時的感受,就如同朋友攤開在床頭的那一摞錢並不能讓我找到太多自我存在感,於是決定辭職北上,追尋拿個虛無縹緲的電影烏託邦。
(電影《一一》劇照 圖片來自網絡)
從拿起攝影機那一刻開始,我成為了一名小導演,無論是在廣告片的片場,還是一個人拿個攝影機跑到雷州半島拍短片,我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但我依然並不知道自己是誰。
當銀幕上放映完畢業短片《鴿子之歌》後,稀稀拉拉的掌聲在學校小禮堂響起來,一群老師前輩們覺得這個小孩還行,兩個人物一個空間沒有臺詞還能玩出點花樣來;當寫下的第一個電影劇本《待到山花浪漫時》拿到金字獎時,我隱隱覺得也許我能吃電影這碗飯;再後來短片《戛灑往事》到處參加大小靠譜不靠譜的電影節拿獎時,我覺得也許我還不錯;更後來自己寫的電影《馬小兵的神奇旅程》項目入圍坎城電影節新影人基金,少年得志地走上坎城電影節紅毯,猛然回頭看到成千上萬的閃光燈如群星閃耀,我傻呵呵地認為也許自己是個有天分的傻瓜,夢想就在眼前。
(電影短片《鴿子之歌》劇照 )
(何瑞博導演攜電影《馬小兵的神奇旅程》項目參加第66屆坎城電影節)
本以為很快春暖花開,沒想到緊接著迎來的是四處找投資的碰壁和漫長的等待。新導演的腦門上沒寫票房數字,更不懂得商業市場規則,由於沒有長片經驗更辦法展示自己的故事駕馭能力。於是一邊蟄居在家,在沉寂中惴惴不安,愈加刻苦地寫著各種劇本尋找拍電影的可能性;一邊為了生存開起一家小公司,使勁拍片子做廣告賺錢度日,經歷與合作夥伴分手和各種風雨苦苦支撐到今天。
一次參加FIRST青年影展錄視頻,主持人隨口問了一句:電影對你意味著什麼?
我忽然控制不住眼淚,對著攝影機說她是我一直尋找的初戀情人,你跑去哪兒了啊,我已經等你很久很久了。
人生第一次執導長片的機會像一道晴空閃電,來得措手不及。於是馬不停蹄地寫完劇本,匆匆帶領著眾主創義無反顧地投入瘋狂的拍攝。十七天的拍攝周期,一眾兄弟在片場累吐血,磨爛褲子起血泡,依然無怨無悔地支撐起我那稿紙上片言碎語的虛擬故事。
一路走來,從無數可能性漸漸變成只有一個可能性,從懵懵懂懂到更加清晰自己的方向,懂得尺有所長,人有所短。每一次拍完戲都要上演一起瓊瑤劇,熱淚盈眶地感恩一路陪伴自己成長的每一個好兄弟已經成為習慣。
每個人是一條獨自奔流的小溪,在崇山峻岭中前行,在高山險阻間相遇,最終大家匯聚成奔流不息的長河,流向何方並不重要,彼此奔鳴共同激起生命浪花的旅程才是人生中最美妙的時光。
(電影短片《戛灑往事》劇照)
還記得那是在遙遠的雲南大山深處,在當地鄉村找來一眾素不相識的鄉親們,我準備拍一部小男孩和小狗的電影短片,這是才發現根本沒有足夠經費請攝影師。
接到我支支吾吾的電話,當時並不熟識的青年攝影師陳叢二話不說,連夜從北京來到中國最南端這片陌生的土地上。從他扛起攝影機的那一刻起,直到今天成為我最默契的合作搭檔。沒想到那部短片《戛灑往事》能成為生命中的重要裡程碑,由此開始頻繁跑各種電影節頒獎典禮的漫漫旅程。
在電影學院展映《戛灑往事》期間,偶然與暖男大叔李丹楓老師認識,並頗有一見傾心的架勢。那時候他還沒有成為柏林金熊獎《白日煙火》的錄音指導,但已經做過賈導的《海上傳奇》、《HELLO!樹先生》和一系列經典電影。
再相見是在一個大雪後的寒冬。
平生第一次跟丹楓喝完大酒,趔趔趄趄地和攝影師陳叢從這位法式大叔的工作室出來,我抱著電線桿邊狂吐,邊對旁邊同爛醉如泥的陳叢說,丹楓這小子居然張口要六十萬一部戲,我們用不起他,媽的酒白喝了。
沒想到後面我們每部戲的片場,都有了一位操控錄音戰車的大叔李丹楓。從此,每次大家去廁所撒尿時,陳叢、丹楓我們三個都要站成一排留念一張,並相約大家還是喝一輩子酒,做一輩子朋友,一起拍一輩子戲吧。
(左起,攝影師陳叢,錄音指導李丹楓,導演何瑞博 別放大找了已打碼)
做短片《世界盡頭》的時候,我和丹楓在北沙灘混音棚裡苦惱著,如果能有一個默契的作曲加入我們也許就好了。等到做《再見稻草人》,作曲袁思翰眯著小眼睛笑嘻嘻地出現在我們的天地裡,於是我們的世界開始有了音樂。再後來,我們有了爆發力超強的美術超人歐璇,留法背景的製片龔津巾,還有一眾人等。
我開始知道自己的一個身份,我是他們最忠誠的夥伴。
(電影《深流不息》片場劇照 大觀映畫聯合攝製)
做完人生第一部長片《深流不息》,和幾個主創好友照例喝得酣暢淋漓。酒過三巡,我再次被丹楓數落到天亮,依然是重複了很多年的那些話:你為什麼還在左右搖擺?作為一個創作者為什麼考慮那麼多的商業性和要照顧我們大家的所謂利益?你是藝術家啊,不是生意人!你別忘了你最初要的是什麼!
回到家時天已經大亮,躺在床上輾轉反側,給丹楓發出一條微信:你念叨多年的那些問題今天我聽進去了。我仔細琢磨過了,我要開始改變,先開個公眾號吧。
改變的第一步是告訴身邊每一個我認識的人:從今天起,不做生意人,只做藝術家。
我終於知道了自己是誰。
我是遙遠故鄉我年邁父母的兒子,家裡我辛勞妻子的丈夫,我是我年幼兒子的父親,我是一群熱血電影人的親密夥伴,我是一名初出茅廬的青年導演。
未來很遠,現實很近,願此後的日子永遠不忘初心。
附:由於剛開公眾號,很多功能還在熟悉,比如如何回復大家的留言,上一篇看到幾百個留言一時不知道怎麼下手,抱歉各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何瑞博導演工作室隸屬於大觀映畫影視文化傳媒,是一家以電影製作為核心業務的影視機構。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公眾號
關於何瑞博:
青年導演,大觀映畫影視傳媒創始人。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影視行業從業十餘年,影視作品屢獲國內外大獎,並在CG視覺特效領域有著豐富經驗。曾供職於水晶石影視傳媒導演組,參與2008奧運會、2010上海世博會等重大項目導演相關工作,服務過中國商用飛機、騰訊、微軟等著名品牌。
電影作品履歷:
■電影《深流不息》(2016上映,中國)
■電影《龍拳》(2017上映,中國)
■電影《安拉的禮物》(籌備中)
■電影《馬小兵的神奇旅程》項目 -第66屆坎城電影節中國新影人基金;第7屆First青年電影展創投
■電影劇本《待到山花爛漫時》 -第八屆北京電影學院金字獎長篇劇本單元大獎
電影短片:
■《再見稻草人》(2014,中國)
■《戛灑往事》 -第二十八屆柏林國際短片電影節評審團「中國特別獎」 ;第九屆北京獨立影展展映;2013巴黎青年短片電影節最佳影片(提名);第一屆大學生微電影節最佳微電影獎;第四屆西安國際民間影像節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提名);第一屆金海峽微電影節最佳編劇獎;2014年柏林國際短片電影節中國分會場寧波文化廣場國際短片電影周「中國競賽單元」
■《北京我愛你》-第30屆柏林國際短片電影節SPECIAL-PROGRAMM "MetropoleBeijing"單元展映
■《世界盡頭》 -56原創盛典暨首映禮頒獎典禮最佳編劇獎;2014臺灣金善獎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攝影(提名)
■《鴿子之歌》-電影學院畢業作品展映並獲廣泛關注
■《奧林匹克美術大會》 -第28屆米蘭國際體育電影電視節大獎單元(提名);第6屆北京國際體育電影周優秀作品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