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屬於反覆發作性炎症疾病,因為嘌呤生物合成代謝增加,尿酸排洩不良或尿酸產生過多,從而升高血液中尿酸含量,尿酸鹽結晶在關節滑膜、滑囊以及軟骨等組織沉積,最終導致痛風發作。痛風急性發作時可引起急性關節炎、間質性腎炎和痛風石,甚至可導致關節畸形和功能障礙,部分患者伴有尿酸性尿路結石。身體肥胖是引起痛風的主要因素之一,可以來看一看肥胖跟痛風之間的關係。
身材是如何影響痛風的?
1、全身肥胖
不能僅通過感覺來判斷身體是否肥胖,是否肥胖需用具體數值來衡量,醫學上常用的是體重指數,也就是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體重指數低於18.5,被稱為體重過低;18.5~23.9是體重正常;24~27.9是超重;28以上是肥胖。經過研究表明,體重指數越高,患高尿酸血症和痛風的機率就越大。
2、腹型肥胖
部分人看起來並不胖,體重指數正常,但血尿酸仍然很高,這是因為此類人屬於腹型肥胖,也就是內臟周圍堆積太多脂肪。內臟脂肪是引起高尿酸以及痛風的高危因素。一般通過測量腰圍來衡量內臟脂肪多少,腰圍越大,患痛風風險就越高。
3、體型正常
部分人體重指數和腰圍正常,尤其是年輕人如大學生或白領,但他們偏偏卻患上了痛風。痛風並不是單一的因素引起的,這是由遺傳、環境和生活方式共同作用的結果,尤其是遺傳佔了重要地位。身體攜帶某種缺陷基因可影響嘌呤代謝,尿酸排洩受到障礙,進而導致痛風。
如何來評判痛風有沒有加重?
1、痛風發作頻率升高
痛風發作早期一般1~2年才發作一兩次,所以很多病人並不重視,痛風發作時隨意吃止痛藥,確實能暫時緩解疼痛感。但沒有得到科學規範性治療,病情也沒有得到應有的控制,從而增加痛風發作頻率,延長疼痛持續時間,這是疾病惡化過程,病人關節損傷可持續性加劇。
2、痛風可發生轉移
痛風早期發作時可侵犯單個關節,常常發生在第1腳趾關節,若病情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可累及其他關節如腳背腳踝、膝關節手腕手肘以及手指等,當痛風惡化至多個關節時,說明病情加重。
3、痛風石逐漸增大
痛風石是痛風惡化的一種症狀,病人痛風可持續性發作,病灶部位可出現痛風石。隨著病情進一步發展,痛風石會慢慢變大。
4、腎臟病變
尿酸鹽會持續在腎臟部位沉積,從而誘發腎臟病變。若痛風病人出現水腫少尿或無尿、蛋白尿、持續性高血壓、夜尿增多以及貧血時,十有八九是腎功能受損,甚至可發展成尿毒症。
痛風給身體帶來的危害遠遠超過人們所想像的,因此積極治療才是關鍵。一旦確實是痛風,需在醫生指導下接受科學規範性治療,不能隨意用止痛藥物。同時要掌握好生活節奏,遠離高嘌呤食物,多運動來維持正常體重。
#家庭醫生超能團##健康守護者#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