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其它亞洲國家如何,但凡在中國長大的,估計從小都被爹媽爺奶外公外婆鄭重教育過:別踩門檻!
長大後的你,不知有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為什麼不能踩門檻?
這個問題,學問大了去了,而且關係到你家的運氣!
1
先說說為什麼房屋要設門檻。
我國傳統上對內外有嚴格的區分。
一道門檻就是門口的關欄,它可以把地氣攔截在屋內而不洩去。特別是如果有向下的樓梯,這種地形門檻一定要加高。
否則,地氣就會源源不斷地外洩,形成 一種不聚財的風水格局。
傳統中式建築裡,高高的門檻就象一堵城牆,巍然聳立在正門之前,起到守衛的作用。
一道門檻,將住宅與外面的世界嚴格分隔,一方面擋風防塵,另一方面還能把各種爬蟲之類拒之門外,有很大的實用價值。
其次它還有象徵作用。門口上橫著的門檻兒,象徵著一道牆在前,把一切不好的東西擋在門外。特別是那些鬼怪,被它牢牢地擋在外面,保住了一家人的平安幸福的同時,又做到藏風聚氣,財氣不外漏,涵養一家之財。
可見其對住宅風水的重要性。
據考證,忌踩門檻的風俗發端於先秦時代。
那時,臣子們在君主門戶進出時,不可以踩到門檻,必須側身而行。
後來,門檻逐漸演變成為職位尊卑和家族地位高低的象徵。
這一規矩之所以在先秦開始發展,是因為當時對尊卑禮儀開始重視。
儒家經典《禮記》明確要求:「大夫士出入君門,不踐閾。」
說的是臣子們進入君主門戶時,應該從門中央豎立的一根短木旁側身而過,不可以踩門檻。
此習俗確立後就祖祖輩輩流傳下來,老一輩總會教導後輩莫踩門檻。一方面是可以防止門檻被踩破,另一方面也是尊重傳統,敬重先人。
不過,北京故宮卻有些門缺少門檻,原來是溥儀在學行車時讓人鋸掉了。
門檻也流露出賓主之禮儀。如果主人重視賓客,就會讓他們登堂入室。古時候,訪客從門檻進入廳堂時,要先低頭看著自己的腳下,以防止磕碰門檻,這體現了尊重主人之意。
俗話說得好:「折了門檻便無內無外」,表示門檻是家庭內外有別的一個禮。
一般來說神明及祖先牌位會擺在正堂,所以這裡的門檻也是一家中最高的,相較之下房屋中廂房耳房的門檻,就會較低。
古人認為,門檻只能一步跨過去,如果踩了,非常不吉利。踩上人家門檻,是一種對宅主的不敬。
尤其是道觀,廟宇的門檻更是踏不得,傳說中甚至會令護法不悅,引來災禍。
魯迅的《祝福》中,祥林嫂給廟裡捐了條門檻,就是取被萬人踏之意,為自己替身贖罪。
另外一種說法是,門檻象徵了一戶之主或是家中長輩,甚至是當家人的頭頸,所以忌踩門檻忌坐鬥。
後來,門檻的意義又進一步延伸,因為它既能擋財氣又擋命,所以一個人不順利時,就形容是「遇著檻了」。
2
門檻在風水上的作用
門檻的風水作用有以下幾點:
1、聚氣
住宅大門不可能百分百嚴實,和地面總是存在一條縫隙,住宅中的氣會從這條縫隙流出、渙散。
門檻對此能直到補救作用,它則能擋住縫隙,從而聚攏氣場。無論是高官顯貴,帝王將相,商賈大家,以至於平頭百姓,對此都應該有此講究。以防止氣流在門底下來回穿梭,導致內庭氣場渙散。
2、聚財
聚財和聚氣的原理是相同的。誰也不想讓財運白白從門縫中流失吧!一棟不聚氣的宅子,財來了就去!
3、擋陰氣
設置門檻不但能保內部財氣不外流,也可以阻止外面的陰風進入門。
4、闢邪
宅邸設計門檻時會連帶設計三級以上的臺階。傳說中孤魂野鬼沒法像人那樣走路,它們只會雙腳蹦著走,這一點港臺殭屍片中講得很生動。
三級以上的臺階它們沒法直接上去,所以能起到闢邪的作用。
順便說一嘴,以前,西藏拉薩、日喀則、林芝等地區民房的門都很矮。即便是富麗堂皇的樓閣,底樓配的仍是矮門,比一般門少說要矮三分之一。除非是小孩,一般人都必須低頭彎腰才能出入。
而且門口的地內低外高向裡呈慢坡形,更顯得房門矮的出奇。
light_taste
有一本私藏的民國初年絕版風水秘術古籍,看起來相當帶勁!注關【輕口味故事】,並留言:古籍。
你覺得,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