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作者
河畔晨露
抄襲必究 禁止轉載,歡迎關注,轉發討論!
愛情是什麼?是一對性腺的相互吸引嗎?顯然不是的。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伯特斯騰伯格曾說,各種不同的愛情都由三個構成部分組成,分別是:親密,激情和忠誠。這三個成分共同組成了愛情的三條邊。
最完美的愛情,就是擁有愛情的三條邊,可是現實生活中大部分人,無法擁有愛情三角,到底是為什麼呢?且由我來淺析一下吧。
朋友小珺最近就陷入了她自己的感情困惑當中,她結婚不到半年就懷孕了,現在發現自己老公沒有主見,不關心他,嫌他總是長不大,像個孩子,就開始憂心自己和孩子的未來,她說她不擔心生計問題,只是覺得老公跟個長不大的孩子一樣。她問我該不該離婚?是為了孩子繼續下去,還是把孩子做了,離婚走人呢?
我想這種類似的感情困惑有很多,生活中走入婚姻的女人大多會後悔結婚,理由五花八門,層出不窮,我想以女性的角度來談談這個問題。
1.
愛情三角論中的第一條,親密,就是能夠充滿熱情地和對方進行溝通和分享對話,願意和他分享自己的快樂和悲傷。比如說,我特想和一個大學同窗好友成為異性閨蜜,也就是網上經常說的藍顏知己和紅顏知己,但是也僅僅停留在這個階段,並不想發展更進一步的關係,這就是我們說的愛情三角裡面的親密。
2.
而激情通常就是肉體的歡愉,是人們對行的喚醒和欲望,兩個人在一起,如果只存在激情關係,那麼就成了平時說的炮友,或者一見鍾情就開房去了,彼此看重的僅僅是對方的身體罷了。這樣的愛情關係,本身也不會持久。
小珺地愛情和婚姻顯然是具備了親密關係和激情的,所以她才選擇嫁給她老公,那現在又想離婚,是為什麼?肯定是忠誠度不夠了,是內在驅動力隨著婚後生活的瑣碎逐漸變弱,她老公並沒有比婚前變壞,或者變好,只是小珺對於老公的要求變多了。那麼忠誠又是什麼心理呢?
3.
忠誠就是我們陷入愛情裡面,並努力維持愛情的一種決心和狀態,是我們的內在驅動力,其本質和親密,激情沒有關係,就如婚姻,夫妻兩個人能在長久的歲月裡共同生活,當剛開始的親密感和激情退去以後,留下的就是忠誠的決心。
在生活中,有很多無性婚姻,家長包辦的婚姻,他們在剛開始,就沒有很深刻的親密關係,在漫長的婚姻生活裡,更多的依靠彼此的忠誠。
而小珺遇到的問題,很明顯就是自己婚前對於愛情的認知能力不夠,她說她是個很強勢的人,喜歡自己做主,婚前和老公在一起的日子,也大多是她自己做主張羅,她自己心裡明白老公沒有主見,但是她卻依然選擇結婚,首先她是低估了對方的缺點,沒有把他的缺點量化最大化的看待,然後她自己又是特別強勢的人,如果從長遠的眼光來看,他們兩個很合適,因為性格互補。
試想一下,如果兩個人都特別強勢,那日子過起來豈不是雞飛狗跳?
很明顯,小珺的煩惱不在於婚前,而在於婚後,有了公婆的介入,有了生活瑣碎的介入,再加上懷孕了,生活的瑣碎要遠比婚前多很多。
小珺應當看清自己的內心,你是為什麼和這個男人結婚的,是因為他老實聽話,對你言聽計從?我想一定是的,就如小珺所說,老公並沒有原則性大問題,發工資也上交,只是她自己認為的老公孩子氣,沒主見,但是這在婚前已經是了啊,那在婚後的時候就不要責怪他孩子氣,長不大,因為這些婚前就有,不要妄圖婚後改變。
最後,我給她的建議就是不要離婚,因為你的選擇沒有出錯,而是你自己的心態發生了變化,你在婚前當女漢子包攬一切,在婚後懷孕又想做小女人,享受被人照顧,前後本身就矛盾了,因為你老公是個沒主見,甚至媽寶男。
你們之間,我想如果沒有愛情,你不會和他戀愛,結婚,懷孕,在這裡,我想奉勸所有從相戀走進婚姻的女人們幾句話。
愛情本身就是一個極其複雜的情感體驗,但是又充滿了魅力,有人為了愛情飛蛾撲火,有人為了愛情食不知味,我們如此渴望愛情,但是卻又對愛情一知半解,希望你們在享受愛情帶來的甜蜜時,也要正確理性的看待愛情,學會和自己做朋友,和愛人做朋友,在婚前對愛人的缺點要高估,在婚後對愛人的缺點要低估,也就是降低標準,以朋友的姿態和他相處,就會收穫完美的體驗。
你說呢?歡迎討論留言!
- END -
作者:河畔晨露;情感原創作者,這裡是擺脫塵世喧囂的一片淨土,你的情感後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