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辣目洋子交流,既困難又簡單。如果把她當做女藝人,每個答案或許都讓人聊不下去,但如果把她當做普通的年輕人甚至當做同學去交流,一切就會變得簡單順暢。她完全不是大多數人想像的樣子。
辣目洋子說:「我不是外向的人,我不擅長表達。」
辣目洋子
我的臉要生動
圓臉單眼皮,小眼睛,大腦門,小嘴巴,超短劉海,偏肉呼的體形,怎麼看,辣目洋子都像是走喜劇路線的,適合晚會小品,也適合在影視劇裡負責出醜給美若天仙的女主角做反襯。
要說她早就鉚著勁想當演員也誇張了,但確實外貌從未影響她的自信,胖到140斤被媽媽說腿粗也好,瘦到能穿上禮服也好,辣目洋子都覺得「挺好的」。
辣目洋子在微博上曬自己的高中日記
「但你確實比以前瘦了。」
一般女孩聽到這種話都當做誇獎,辣目洋子聽出記者言下之意是她可能減肥了,語氣中「大呼冤枉」,「 就是累的,不是刻意的減肥,真的,因為工作時間不規律胃也不太好了,刻意減肥肯定不是我會幹的事兒。我對自己的外貌要求沒那麼高。」
在知乎上能找到一篇辣目洋子寫於2016年的回答,用照片講述了自己從小到大胖起來的過程,語氣裡是大方的自嘲。
知乎上辣目洋子對於胖瘦問題的答題
大四時辣目洋子更新回答,說「我還沒瘦」
現在開始有了一些紅毯類通告,辣目洋子穿起了禮服,但還是不能理解為什麼要全身打粉底,「我的天,這不是瘋了嗎?」
「每個人的審美標準不一樣,美的定義很廣泛,我比較接受美的多元化,我覺得自己挺好看的。」身處外貌焦慮嚴重,崇尚4A腰的娛樂圈,辣目洋子秉持自己的信念,「演員更重要的不是我在鏡頭裡保持臉多美,而是我要生動地表演這個人物。我對自己要求是我的臉要生動。」
「我現在的心態是鏡頭裡我啥樣我都能接受。」不在意外貌,只要她演戲時就能讓人感受到。去年優酷做了個叫《演技派》的節目,於正主理,主要著眼於年輕演員,這是辣目洋子首次向普通觀眾確認她演員的身份。
辣目洋子登場介紹完自己後,就面臨老辣的張頌文給她出即興考題:她將在婚紗店見到暗戀的青梅竹馬,誤會對方想娶自己,還沒高興幾分鐘,就被告知對方有真正未婚妻。這段表演只有兩三分鐘,劇情狗血,但她演得讓其他年輕演員們心服口服,她在即興中不僅能快速消化未知信息,還能快速給自己一個人物設定,給出最真實的表情行為反應,喜劇中透著難過。張頌文、吳鎮宇和張靜初都非常滿意,表示辣目洋子在幾分鐘內就詮釋了「愛」。於正在後採裡稱,「辣目洋子是一顆即將升起的天王巨星。」
《演員請就位2》初劇目表演《小偷家族》,辣目洋子飾演 趙春燕(柴田信代)
相似的情況在一年後的《演員請就位2》裡再次出現。辣目洋子初次表演選擇的是《小偷家族》裡安藤櫻被抓後的一段特寫自白,機位從腳上搖起來,洋子臉上嘲諷的笑貫穿整個片段。從牴觸警察,到憤怒,到被小女孩感動,辣目洋子表現自然,令人動容,她唯一設計過的動作是開場的顛腿,其他都來自臨場反應。這個表演得到一致稱讚,爾冬陞「放話」這個片段是能拿影后的水準,辣目洋子拿影后指日可待。
「影后,當然有期待了,不管做哪一行,我覺得就要做這行的Top。我做演員了,那就是要拿到A類電影節的獎項。當然也不是強求,但我會朝著這個方向努力。」辣目洋子毫不掩飾,也沒打算謙虛一下,就是這麼自信。
《演員請就位2》第二賽段劇目《小時代》,辣目洋子飾演顧裡
辣眼睛
辣目洋子的「不謙虛」並不讓人覺得好高騖遠,從行業角度看,她的每一步似乎都卡在點上。
7年前,短視頻行業還不是風口。這個剛入學重慶大學新聞系,當時還叫李嘉琦的東北姑娘喜歡大鵬導並演的短劇《屌絲男士》,這是一部在2012年推出的搞笑短視頻,每集十分鐘左右,一共拍了四季。
「我不是說有多熱愛這個劇,就是感覺他能夠在短視頻平臺用這種表達方式,我覺得很酷。本身德國就是有女生版,太酷了。」
大學生活開始,新聞專業也有一些課程涉及到視頻拍攝,這個事就立刻成行了。最初先從交作業開始拍,都是時間短的小視頻。但既然已經開始了,她發現非常享受自己在鏡頭前表演,也享受用表演和視頻來表達自己。
實際上李嘉琦沒有刻意想過怎麼一步步走得更好,她是更著眼當下而不是會設計目標的人。「對普通人來講,在當時的情況下是沒有辦法看到大環境,我當時完全不知道短視頻風口什麼的。後面才知道自己趕上了好時候。像我可能別的科目都沒那麼擅長,但是一到拍視頻作業就比較喜歡。」
到要找實習的時候,有學姐介紹她去一家新媒體公司做短視頻創作,這也符合她對畢業後的設想。那幾年的流行詞有一條是「辣眼睛」,李嘉琦經常掛在嘴邊是她口頭禪。四五年前的國內短視頻創作時期,創作者不少是以藝名示人,比如大鵬、叫獸易小星等等,李嘉琦所在的公司同事們也都有暱稱,要上傳視頻的時候,朋友隨口說,你叫辣目洋子得了,名字就這麼確定了。
「那個時候真的很快樂,沒有任何說我要怎麼樣(火),就是純粹享受在短視頻的創作快樂裡,而且那個時候也沒有很多人在做,題材種類也是源源不斷的,大家都很窮,都很年輕,關係也都很好,鬥志就很足,最主要是一個月就4期,完全不用考慮點擊量什麼的,我們領固定工資,就是純粹去做自己想做的東西。」
在正式成為傳統意義的演員之前,辣目洋子已經做了四年100多期短視頻,翻開這些短視頻,就會知道她在《演員請就位》裡對各種題材電影劇目新劇本和片段式表演接受度很高的原因,《辣目視頻》曾經出過惡搞版《情深深雨濛濛》,辣眼版《回家的誘惑》《延禧攻略》,搞笑版《消失的愛人》。最近登上熱搜的趙薇版《小時代》,早在2017年10月,《辣目視頻》就已經惡搞過時代姐妹花。
辣目洋子出演「辣蕭」
這些視頻裡,辣目洋子穿著打扮並不精緻,有時候假髮都不貼合,衣服也起皺,明顯的搞笑方式之一就是她去演影視劇裡的美女主角,外形反差本就帶有喜感,對一個20歲的女孩而言,能放下外貌包袱很不容易,在一些社交平臺搜索辣目洋子,還是有一定概率看到有人說她不好看還強行搞笑之類的評論。
辣目洋子笑言,「你說的這些我就沒想過,我不是不在意誰怎麼評價,是根本就沒想。我沒有什麼具體的企圖心,那個時候大家都放在視頻平臺上,沒有微博抖音快手,也不像現在網上那麼多人評價,我就想著放著吧,萬一哪個大導演瀏覽一下覺得我還不錯呢。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但「當演員」也就是這麼一想,「就跟大家小時候說自己想當科學家一樣,是一個非常宏大的目標。但涉及到具體生活,肯定還是根據當下的情況選擇,不要擰巴。」
更確切地說,辣目洋子只做「當下覺得正確的事」,她不太去想更長遠的未來,或是有什麼目標要實現,她是被生活浪花往前推著動的人,「沒有那種特別具體的目標,計劃趕不上變化。」當時她像普通畢業生一樣,對未來的大體判斷是「做個編導、做個廣告人,或是再繼續考研」,由於實習經歷還比較愉快,就直接工作了,「還是比較隨性比較識時務。」
演不了母雞
「我知道你想問什麼,但是真沒有……」從素人成為演員的過程中沒有被一眼相中這類瑪麗蘇情節,更沒有因為外表被到處拒絕奚落的狗血故事,辣目洋子打破提問背後想挖掘故事的「陷阱」。
第一次試戲是在2017年,那時她也做了一年多短視頻女主角,真被一個看過她視頻的導演相中了,通知她去見面,試的是一本豆瓣紅人寫的青春小說,「女主就是那種又平凡又很有趣又倒黴,每次事情結果又很好。就跟我有點像。」導演烏日娜見了她以後,非常滿意,跟辣目洋子說,見了2000多個女生,「只有你最好,最合適演女主角。」這個話給了辣目洋子特別正向的肯定。
這事是當時的辣目洋子離演員最近的時刻,但回憶起來,她記得自己也就是心裡開心激動了一下,馬上又恢復平靜了,「慶祝真談不上。」也沒拿出手機跟任何人分享,像什麼都沒發生一樣又回去該上班上班該生活生活。她覺得自己就是這種人,只要事情沒有板上釘釘,就不怎麼跟人分享,就算事情真成了,也不想炫耀,甚至也不跟爸媽表露內心情緒。「只有沒實現才非常渴望,擁有的時候就冷靜了,總覺得這才第一步,還要繼續往下走。」
「還好沒有跟人說,後來因為資金問題,這項目黃了……」雖然是個沒結果的首次觸演,但過程之順利給她很大信心。後來也和烏日娜成了好朋友,一起拍了《生活對我下手了》搞笑豎屏短劇。
《生活對我下手了》海報
她沒有什麼印象深刻的,能稱為「素人要做演員」的坎坷或挫折故事可以分享,「不是佛系,是我比較善於跟自己和解。」
可能也遇到過一兩個講話不留情面的人說「你回去再學學,你根本不會演戲」這類狠話,但她也不當回事,回家的路上想「哼,等我有一天火了,我會讓你刮目相看」這事就了結了。當然這跟大部分人對她都很友善,偶爾出現更讓人覺得是對方不正常有關,「我就覺得他不懂我罷了。」
針對不是科班出身的問題,「善於跟自己和解」讓辣目洋子至今也沒糾結過這個事,「我短視頻演太多了,本身理解力也還不錯,一般導演跟我說的話我都能迅速領悟到。」
辣目洋子參加了2019年的《演技派》節目
在《演技派》後期,她也有被拎出來的缺點,大家認為她的表演「沒有殼」,「他們還給我解釋了,但到現在我也沒太理解啥叫『沒殼』。表演是非常抽象的事情,我有時候只是跟著感覺走。」吳鎮宇指出,她表演慣性太強,難以塑造好自身不熟悉的人物,在搞笑劇情中起作用的蘭花指習慣會帶到正常表演裡。
「我表演的方式還都是從自己身上找共鳴點,很多厲害的演員,可以塑造一個跟自己完全不一樣的人 。」辣目洋子把這些歸結為「基本功問題」,公司為了給她補上基本功,曾請過表演老師來教課。但剛上了一節課,辣目洋子就退學了,原因是第一節課老師讓她解放天性。
「可能我的天性沒解放好,表演可以,但突然讓我去演一隻母雞?」她覺得自己實在無法接受,「算了吧上課也挺貴的。」
這個學習方法和她所認知的「演戲」沒法統一,「相比學過一些專業方法技巧,我覺得理解力、共情能力和對生活的感受,也都很重要。」辣目洋子很了解自己的優勢,「我既不緊張也不太放鬆,這種是最好。有時候表演這個事你不能太想贏,不能太在意別人的評價和看法,要保持平和的心態去理解角色。」
辣目洋子評價較高的表演,都集中於現實主義題材,「我自己的成長環境、生活經歷都更貼近生活,所以才有自己的理解吧。」
辣目洋子在《我和我的家鄉》裡的《神筆馬亮》單元飾演萌萌
好好學習
和辣目洋子交流,很快能感受到她的理性、冷靜,情緒穩定,總之與搞笑無關。她所謂對現實題材的理解能力和性格一樣,「95%都來自於原生家庭,來自成長經歷。」
1995年,辣目洋子出生於內蒙古,4歲就被媽媽送去學跳民族舞,原因是這個愛好最便宜,一到家庭聚餐,也逃不過被父母拎出來表演節目,這事還被她編成段子拍出來了。雖然不是太愉快的經歷,但這些「被迫」讓她從小練就不懼怕被人注視。
辣目洋子在學校一直都人緣很好,「大家都覺得我挺有意思的,比較願意跟我一起坐。」那時候她看個電視裡的廣告都覺得好看,也沒有追過星,只買過一盤S.H.E的磁帶,貼紙都只買hellokitty。因為好歹也是學舞學到12歲,班裡的大部分文藝活動都還是靠著她跳跳舞,演演劇目。
這些經歷聽起來是演員的童年標配,到了高中,通常文藝擔當就應該往藝術考學方向發展了。但辣目洋子的道路似乎從標配裡走岔了。
「我所在那個城市非常的小,我在上大學之前都不知道學表演是要藝考的。」少年辣目以為演員都是老師到學校裡選出來的,既然她沒遇到這種機會,就只能好好上學。
就算是現在知道自己當初應該參加藝考,她也沒後悔,「當時家裡也沒有那個條件讓你去學表演。那個時候對於我來說,沒有其他路可以走,你只能去好好學習。」
辣目洋子微博轉發了黃覺拍的她
就像她說自己要演就當Top級演員的勁兒,她說要好好學習,就真的去好好學習。她和家人第一次發生分歧就是讀什麼高中的問題。內蒙古通遼市有三所比較好的高中,媽媽想讓她去硬體條件更好的那所,她挑中的則是校風更普通的,「媽媽挑的那個高中可能有錢人比較多,恨不得同學之間送禮物也都很貴,而另外一所可能教室沒有那麼豪華,但是同學都非常樸實。我覺得自己家不是很有錢,當時就是一門心思覺得樸實的學習環境能夠讓我沉下心來去學習。」
十幾歲時辣目洋子就明確,「考去大城市才有選擇」。高考之後,媽媽想讓她留在東北讀書,為了好找工作選金融專業。辣目洋子想的是選喜歡做的事,她自己報了重慶大學新聞專業,至少和傳播有關係。「我媽抗議我也沒管。」父母想法三部曲,畢業後媽媽也建議她回東北考公務員或者老師,辣目洋子一如既往沒聽話。「太多分歧了,我都跟我媽想的不太一樣。但好在我媽會把決定權交給我,因為我對自己做的事結果負責。」
這樣的成長經歷不會和無憂無慮掛鈎,「本質上,我不是個外向的人。」
辣目洋子交朋友很緩慢,「現在身邊的朋友也都是認識了很多年才成為走進我生活的人,我的圈子非常固定,也非常普通。」她習慣於為自己負責,要主動思考一切,「我心裡會想更多,但不太會表達。」但她認為這跟會逗人開心不衝突,家裡也是東北黑土地人均搞笑氛圍,只是她「不擅長流露情感」。
做自己就好
辣目洋子永遠給人放鬆感,不怯場也不自負,臉上總保持微笑。即便是在《演員請就位2》裡演了更豐富的角色,大多數人對她的第一認知還是搞笑型演員。她嘗試更多角色,但實際上又並不在意這種「誤解」,「喜劇人也好,還是其他的標籤也好,對我來說都是客觀存在的,沒有必要去打破別人的想法,在意就太累了,隨便大家認可我,我就做我自己就好。」
她分析,這種誤解主客觀原因都有,「這是無意識形成的,但也可以說有主觀性原因,因為我的很多面我有時候不會展現出來給大家看,只有我生活中的朋友了解我更多面。」
被誤解為某一類演員,對這個行業來說並不是好事。可能一段時間內接到的角色都差不多,能演的範圍也有限,現實中除非是特殊題材,否則確實難以想像會有人找辣目洋子演顧裡這種角色。辣目洋子對這種結果也很泰然。
「市場是公平的,不僅我會面臨都是一類角色,大部分人在某一個事件火了被大眾知道了,後面很多角色都是那一類的。其次我是一個接受度很高的人,同一類角色找我我接受,這是正常的。如果讓我去判斷別人,也是這樣的結果,演員這個職業就是有限制,有範圍的。我沒有必要去選擇非要演個大美女,挑戰世人眼光。有人可以駕馭很多角色,是一個大的範圍,我就是一個中等的範圍。這個事它有一種很微妙的平衡感,你就是要理智地想和做,有的角色就是不適合你,沒必要較勁,搞清楚自己的所在範圍和能展現的多樣性更重要。」
《演員請就位2》之《小時代》
回想自己從一個素人到成為一個紅人,現在能和幾個大導演合作,辣目洋子心懷感激,但「沒有那麼明確的感受」,她語氣淡淡的,「時間過得太久了,你忘記了那種激動,漫長的7年,一步一步走過來的,而不是說某一天大機會砸到腦袋上,今天說要當個演員,第二天咣當大導演們就聯繫我了。」
她還是保持自己的節奏,不會因為有名導在場,就一直待在現場看別人演戲,「每個人學習方式不同,我比較關注自己和導演之間的溝通,自我觀察自我學習。」也不會在意技巧設計角色動作反應,「在舞臺上是一條過,你一旦說這句話要做這個動作,那句話擺什麼造型,那你的心是散的,分散了注意力。只要你在那個人裡面,做啥動作都是合理的,不做動作也合理。我不太喜歡用設計去分心。」
就沒有任何會情緒有波瀾的時候嗎?辣目洋子想想,「前陣子我找到了自己的高中日記本,我寫當你成為一個演員之類的,我那時候很感慨,是我高三的時候寫的一段話,現在7年過去了,我真的在從事這個行業。」
激動歸激動,辣目洋子笑了幾聲,「搞不好你再過三年採訪我,發現我都不做這行了。」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