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ge Gainsbourg 法國降半旗致哀的樂壇教父

2021-02-18 想法


這一次來給大家講一講傳奇的樂壇教父,那個叼著煙黑鬍子的Serge Gainsbourg,那個分不清生活和異想之間界限的天才歌手。

應該說,對法國流行音樂影響之深之長遠,沒有人可以與他相比。Serge Gainsbourg的音樂生涯跨越了50年代的Jazz,六十年代的Yéyé,七十年代的Concept以及八十年代的Reggae,他統治了法語樂壇二十年,在他1991年去世之前,他一直是法國人生活的標誌,他幽默,放蕩,不羈,浪漫,反叛,他是整個八十年代的縮影。

無法概括他的偉大,同樣也無法概括他的音樂,Chanson,Jazz,Rock,Funk,幾乎所有的曲風他都信手拈來,玩的獨到。更何況他不僅僅是歌手,還是作曲,作詞,導演,演員,甚至畫家,詩人,他仿佛有數個生命,重新剪接,隨意展現,讓所有的人同他一起遊戲時代。

他總共寫了200多首歌,這些歌除了唱紅了他自己,還唱紅了France Gall,Brigitte Bardot,Jane Birkin和Alain Chamfort等一批著名歌手。有人說,如果問法國人把他置於荒無人煙的小島,只可以選一張唱片的話,他很可能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你,「Serge Gainsbourg!還要他的唱片全集!」因為Gainsbourg的音樂裡無所不包,詩歌,幽默,挑釁,無望,愛,性和美酒,法國人在Gainsbourg裡面看到你,看到我,看到了大家

年輕時候的Serge Gainsbourg

Serge Gainsboug原名Lucien Ginsburg,他的父親是流亡法國的猶太裔俄國音樂家,從小學習古典鋼琴,在一次偶然的機會遇見當時紅歌手Fréhel後,他把對音樂的興趣轉向了傳統的法語歌曲。

但是別忘了,他可是個有過畫家夢想的歌手。

戰後,憑著對繪畫的愛好以及天才畢卡索對他的吸引,年輕Serge考入巴黎美術學院(Beaux-Arts),在那裡他遇見了第一任妻子Elisabeth Levitsky。同時,對音樂的愛好依然不減,他不斷的作曲、投稿,竟然有兩支曲子被當時的紅歌手採用,漸起的名氣帶來了創作的熱情,也帶來了美女的殷勤,卻也導致了第一次婚姻的失敗。

或許就是這次愛情的變動,改變了Lucien, 無法理解的他燒毀了自己的所有作品,離開了畫廊,永遠的告別了繪畫。 也就是那時,他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Serge Gainsbourg,Serge是一個來自俄羅斯的普通名字,在原來的Ginsburg加上「a」和「o」這兩個字母,是來以紀念他崇拜的英國肖像畫家Gainsborough,也是為了表明自己的猶太裔-俄羅斯身份。

年輕時的Gainsbourg

Serge Gainsbourg的獨一無二

深色條紋西裝外套、白色豎領襯衫或者藍色牛仔襯衫、穿舊的501牛仔褲、雷朋墨鏡和Repetto白色系帶皮鞋,這就是被法國人尊為大師的Gainsbourg的標誌性外形。

也許這個創意首先要歸功於Jane Birkin:這個穿著迷你裙從英國舶來法國的歌手兼演員是另一段傳奇,在她與 Gainsbourg相伴的10年之間,不知道是哪個瞬間,她慵懶地伏在Gainsbourg耳邊,用帶著強烈不列顛口音的法語對他低語:「你那件YSL外套太過嚴肅了,你應該配一條牛仔褲,就算破一點也沒有關係……」

於是Gainsbourg用西裝搭配牛仔褲,外套裡面有時穿襯衫有時真空,優雅而又不羈——誰比Jane Birkin更深諳70年代的混搭精神呢?而那雙名為zizi的白色皮鞋是Jane Birkin偶然在Repetto店內減價商品裡翻出來的;Gainsbourg赤腳踩進這雙鞋之後,畢生再也沒有遺棄過它——據說他一年要穿壞30雙同款的白色zizi,一直到終老。

Serge Gainsbourg聲音磁性,音樂風格多變,既有純法國香頌的慵懶迷人,也有相當頹廢和叛逆的情緒。他的歌曲中常常會出現夢囈般的獨白,和相當性感的節奏。同時他也是最早實驗電子音樂和視覺系的藝術家,音樂中夾帶著溫暖的小布爾喬亞情調,也混合著不羈的波希米亞色彩。不少作品至今都被時尚界用來當作時裝秀的背景音樂。 

Serge Gainsbourg——音樂與女人

這個其貌不揚的矮個子男人,偏偏特別有美女緣。

Brigitte Bardot

Gainsbourg一生共經歷了五次婚姻,其中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當屬他與法國性感小野貓BB(Brigitte Bardot)如電影情節般電光火石的愛情了。3個月短暫卻熾熱的愛情,當年在法國各大報刊,你會看到他與BB的生活照、露點照等等豔照,霸佔著娛樂版的頭條。那首著名的《Je t』aime , moi non plus》就是在這段蜜罐裡的日子裡寫成的。

據說1967年一個冬夜,當時BB撒嬌,一頭金髮扎在Gainsbourg懷裡不肯出來,非讓他寫首世界上最美最動人的情歌送給自己。而Serge就在喝得爛醉如泥的狀態下,三兩下就寫出這首隻有簡短重覆床上對話和模仿女性高潮呻吟的作品。但是後來因為歌詞太過大膽了,BB要求不要出版,並結束了兩人的合作關係和戀情。

Jane Birkin

這時候,他又找到新歡 ── 在安東尼奧尼的經典名片《春光乍現》(The Blow-Up) 裡一脫成名的英國女星Jane Birkin,而這首歌后來正是由Jane Birkin來演唱的。雖然他們的愛情最後仍以離婚為解決,但無疑兩人保持至死的友誼對後來的Gainsbourg影響頗大,不僅給Gainsbourg帶來了又一次的創作高潮,最大的成果還是他們那個已經成為現在法國影壇當紅影星的女兒 Chalotte Gainsbourg。

《Je t』aime , moi non plus》只有簡短重複的幾句歌詞但因為性暗示太露骨了,居然在自由開放的美國都禁播了,甚至在中東的某些伊斯蘭小國還單方面給Gainsbourg定了瀆神罪名。雖說現在聽起來也沒到那麼洪水猛獸的地步,但別忘了,那可是在六十年代中期,我們自己的眼睛上還嚴嚴實實的蒙著一塊紅布的時候。如此看來,Gainbourg是多麼的先驅,直到1968年曲子才得以出版。

Jane Birkin的嗓音獨特,似病懨懨又似懶洋洋,於慵懶中略帶沙啞,頹然中透著激情,磁性中又摻著敏銳,可塑性強,可以很詭異邪媚,也可以溫婉動人,更可以輕柔恬適,有時候還有點靡靡之音的感覺。她有令人傾慕的隨性氣質,她的自然卻難以複製。她是一個英國女人,卻成為了法國時尚的代名詞。

France Gall

法國黃金時代的標誌Yeye帶來了無數的新人,流行和搖滾風潮般的改變著傳統歌曲,Gainsbourg也立刻加入到其中,65年的奇蹟就是他捧紅了年僅16歲的France Gall, 那首Poupee de cire, poupee de son 也成為了標誌Yeye時代的經典流行歌曲。這首歌曲使18歲的France Gall贏得世界最多國家、最多人看的歌唱比賽Eurovision Song Contest的冠軍。這首歌上市後紅遍全球,在瑞典、挪威、丹麥、西班牙、德國等國登上排行榜冠軍。1996年Heavenly在《Operation Heavenly》翻唱過的Nous ne somme pas des anges也是他為她打造的許多名曲之一,只是他們這麼成功的合作關係並沒有維持很久。

歌曲獲獎時的照片

搖滾與雷鬼風格的《馬賽曲》

從 50 年代末期的香頌/爵士、60 年代初的非洲/加勒比海風、60 年代中晚期的情色/次文化,到了 70 年代初期,他開始作比較概念化的搖滾專輯。1971 年,他以Lolita為軸心,將Jane Birkin轉化為主角的《Histoire de Melody Nelson》,成為公認他最具代表性的專輯,直到現在,Air、Beck、David Holmes 等的風格,都明顯受其影響。

1975 年,以納粹歷史為中心的概念專輯《Rock Around the Bunker》。因為他的父母是俄羅斯革命後逃難到巴黎定居的猶太人,身為在法國的外來猶太人,他在納粹興起時期曾親身遭受諸多迫害,也引起不少爭議。

接下來,他成為把雷鬼音樂引進法國的重要先鋒,甚至親身跑去牙買加、巴哈馬,找來包括幫Bob Marley、Peter Tosh伴奏的一群頂尖樂手Sly&Robbie、Bob Marley的老婆Rita Marley領軍的Bob Marley合音天使I Threes等合作,錄製叫好又叫座的《Aux armes et caetera》,這是他第一張登上法國流行榜冠軍的專輯,銷量破百萬張。Sly Dunbar曾譽為「非牙買加人做的最好的雷鬼專輯」。但這首歌首主打歌當年極具爭議,因其改編且「侮辱」了法國國歌,Serge Gainsbourg當時收到了很多來自極右翼成員的投訴,甚至遭到了死亡威脅。

八十年代後的Gainsbarre


人們漸漸發現離經叛道的甘斯布或許只是想用瘋狂的行為掩飾他脆弱而又敏銳的情感,越來越多的人追隨迷戀他,Gainsbourg於是成為一種文化。

Gainsbourg 放蕩不羈,酗酒抽菸說髒話。出現在公眾面前也總是叼著一隻煙,鬍子拉碴的形象。為反對法國高稅收,1984年3月在TF1的一檔電視節目上,他上當眾燒過一張五百法郎的鈔票;1986年他還在Antenne 2一次採訪中跟遠道而來的惠特尼.休斯敦說:I want to fuck her。甘斯布很醜,為此也非常困擾,他說自己既不像父親也不像母親,長成這個樣子可能是受了他的狗的傳染。他巴黎的住所裡沒有一面鏡子,只用黑色從地面一直漆到天花板。

他的形象其實是深入人心的。1988年 Sébastien, c'est fou 這一檔節目中,Patrick Sébastien跟Petits chanteurs d'Asnières這個兒童合唱團共同排練了一次特別的演出,孩子們化妝成Gainsbourg鬍子拉碴的形象,翻唱了他的歌曲Je suis venu te dire que je m'en vais,演繹成了On est venus te dire,向這位音樂天才致敬。臺下的Gainsbourg流淚了。

下半旗致哀Serge Gainsbourg

菸酒不離手、言行狂妄的形象再再令常人無法招架,但終究沒有影響他與日俱增的崇高地位。1991 年3月2日,Serge Gainsbourg 因心臟病發逝世,喪禮恍若國喪,送葬的特別多,還包括總統密特朗,整個巴黎幾乎陷入癱瘓。他被葬在了蒙帕納斯公墓,在波德萊爾的旁邊,他的墓地也是去蒙帕納斯公墓參觀的最多的公墓之一了。他的一些作品,現已成為音樂教科書的教材。他在90年代去世時,法國甚至全國下半旗致哀,活到這個程度,也算是圓滿了。

Gainsbourg的故居位於Saint-Germain-des-Prés的5bis de la rue de Verneuil,在他去世後由她的女兒Charlotte Gainsbourg出資保護起來了。如今,故居的外牆經常有塗鴉愛好者去塗塗畫畫,來紀念這位曾經的藝術天才。在Clermont-Ferrant這個地方,甚至還出現了Gainsbourg的Space Invaders的拼貼畫街頭藝術,惟妙惟肖。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該作者更多文章



相關焦點

  • 我國首次降半旗致哀的外國人是誰?他是率先與我們建交的法國總統
    1970年11月9日的這一天,北京天安門廣場,新華門,以及外交部門口的國旗都紛紛降至了半旗,其目的是為一位西方國家領導人的離世表示沉痛哀悼,旗幟飄蕩,肅穆莊嚴。自新中國成立以後,前前後後曾有16位外國領導人在離世後,享受過我國天安門廣場降半旗的頂級待遇,比如史達林,胡志明,格奧爾基·達米揚諾夫等人,但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和我們一樣同屬於社會主義陣營的國家領袖。
  • 二戰與維希政府爭鋒,法國人氣遠超拿破崙,死後我國降半旗致哀
    你可能會認為拿破崙在法國的名氣是最高的,大錯特錯!名氣最高的就是這位近代的法國總統戴高樂先生。他是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的建立者,人民尊稱他為「戴高樂將軍」。2005年的法國國家二臺舉行的一場「法國十大偉人榜」評選。戴高樂被選為法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人。他生於1890年,不可避免的遇上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形勢造英雄,他是一位極頗有頭腦、有遠見的軍人。
  • 全國降半旗七天致哀,網友:白髮人送黑髮人
    全國降半旗七天致哀,網友:白髮人送黑髮人 提及土豪王室,很多讀者應該首先會想到的是沙特王室和杜拜王室,但事實上卻不止於此。亞洲有錢的王室也數不勝數,其中汶萊和泰國就是佼佼者。
  • 這首嬌喘呻吟的法語歌在法國被禁了20年,演唱者堪稱「渣男」,然而他走時法國卻舉國為他降半旗致哀~
    在法國像文化符號一樣的存在著 。。。歌曲因為這樣矛盾的存在屢次被禁卻又一直熱銷不止只是即便在性文化足夠開放的法國這首歌也還是經歷了將近20年才被解禁 1968年的法國,這樣的歌和這樣的演繹讓兩人一夜之間成為法蘭西樂壇的傳奇 。。
  • 人物 Serge Gainsbourg:生於四月二日
    4月2日生的法國香頌天王Serge Gainsbourg有著典型的白羊男性格,2008年他的八十誕辰時,法國人特地將這一年稱為Gainsbourg年,個人傳記片就此開拍,向世人描述其起伏激蕩的傳奇人生。
  • 國會山莊衝突 警察這樣被打死 謀殺案徹查 國會下令降半旗致哀...
    國會警員殉職將作為謀殺案徹查 國會下令降半旗致哀有報導一度稱警方該「放人」行為是引發示威者闖入國會的原因之一,但視頻拍攝者澄清了這一說法。這段視頻拍攝於當日2PM,此時國會已經遭到圍攻。拍攝者稱當時有川普支持者握拳疑似攻擊警員,警員「寡不敵眾」才退後讓示威者通過。目前國會山警方還沒有對這個視頻中的狀況作出任何回應。
  • 老照片:孫中山奉安典禮全過程 30萬人送殯 全國降半旗致哀一周
    5月26日到6月1日為孫中山奉安期,規定全國停止一切娛樂活動,所有單位及使領館降半旗致哀
  • 中國物理天才馮奚喬:巴黎求學意外身亡,美國高校為他降半旗致哀
    加州大學分校校長在得知馮奚喬自殺身亡的消息後,特意降半旗致哀。物理界知名學術周刊《Physics Today》也為馮奚喬刊登報告,稱馮奚喬是「一個罕見的天才」,他的離開對於整個物理學界都是不可彌補的損失。後來,馮奚喬被安置在洛杉磯的一所公墓中,不為別的,只因從那裡正好可以眺望他的故鄉,北京。
  • 白宮降半旗悼念去世警察,被批晚了四天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美國6日發生的「國會山暴亂」導致國會警察局執法人員喪生,而總統川普姍姍來遲的致哀近日遭到了輿論痛批。美國《國會山報》11日報導稱,當地時間10日,美國總統川普下達總統令,要求包括白宮在內的所有聯邦政府部門及軍方機構降下半旗,以悼念殉職警員,這一紀念儀式將持續到13日晚。
  • 物理天才馮奚喬:20歲進哈佛,卻在34歲自殺,死因成謎,加州大學為他降半旗
    1995年10月5日,美國加州大學下令全校降半旗致哀,只為悼念一名自殺的中國人。 數月後,美國學界知名月刊《今日物理》特地為他刊登訃告,還破例放了一張黑白照片,以示重視。 馮奚喬,一個讓無數人惋惜的天才。華人物理學家李政道特意為他發唁電:奚喬是他那一代的領軍物理學家之一,物理學失去了一顆明亮的新星。
  • 安順市金鐘廣場降半旗默哀:致敬英雄,祭奠逝者!
    安順市金鐘廣場降半旗默哀:致敬英雄,祭奠逝者! 上午10時,防空警報鳴響,安順市金鐘廣場降下半旗表達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
  • 廣受批評後,川普下令降半旗向美國會事件死亡警察致敬
    資料圖據美國《國會山報》當地時間10日報導,周日,川普下令美國政府降半旗,紀念在周三國會騷亂中身亡的美國國會警察,以及在隨後幾天內死亡的另一名警察。此前幾天,美國輿論一直對川普沒有儘早採取這一做法(降半旗)而進行了批評。
  • 美國降半旗悼念國會衝擊事件中死亡的警察,網友不買帳:太晚了
    據多家美國媒體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已下令讓美國各政府機構、軍隊和駐外使領館降半旗,以悼念上周在美國國會大廈遭衝擊事件中死亡的兩名警察。在一份於當地時間1月10日發布在美國白宮官網上的公告中,美國總統川普表示為了悼念「犧牲」的美國國會警察布萊恩·西柯尼可(Brian D.
  • 蔡英文宣布,「降半旗」三天
    據臺媒報導,臺軍「參謀總長」沈一鳴今日因黑鷹直升機墜落身亡後,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宣布,所有「軍事單位」「降半旗」三天。此外,沈一鳴的暫時代理者已明確——蔡英文前「侍衛長」劉志斌。
  • 今晨天安門廣場降半旗,共悼逝者,寄託哀思
    《國旗法》規定,降半旗時,應當先將國旗升至杆頂,然後降至旗頂與杆頂之間的距離為旗杆全長的三分之一處;降下時,應當先將國旗升至杆頂,然後再降下。廣場上觀看升旗儀式的各界群眾面向國旗莊嚴肅立,大家摘下帽子,雙手垂立,低頭默哀。
  • 北大天才馮奚喬:20歲上哈佛,34歲跳樓自殺,美國大學為他降半旗
    就像鼎鼎有名的天才馮奚喬,先後到北大、哈佛等世界都著名的高校就讀,最終卻選擇一躍而下,結束自己的生命,就連美國一流的大學加州大學都為之嘆惋,降半旗表示哀悼。這樣的一個人,有什麼的秘密,為何會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呢?學霸人生1960年,馮奚喬生在北京一戶富足的知識分子家庭中,馮奚喬的父親是國家的一名高級工程師,母親是北京市一所著名醫院的外科醫生。
  • 【法國為被斬首教師舉行國葬:馬克龍授勳 艾菲爾鐵塔熄燈致哀...
    2020-10-22 10:05:13來源:FX168 【法國為被斬首教師舉行國葬:馬克龍授勳 艾菲爾鐵塔熄燈致哀】當地時間21日19點30分,法國在巴黎索邦大學為16日遇害的教師塞繆爾·帕蒂舉行國葬,法國總統馬克龍為塞繆爾·帕蒂追授榮譽軍團勳章,巴黎艾菲爾鐵塔於20點熄燈致哀。
  • 世界領導人哀悼曼德拉去世 英首相府將降半旗
    報導稱,英國首都倫敦唐寧街10號的首相府將降半旗以示哀悼。美國總統歐巴馬稱曼德拉體現了「人類向更好前景轉變的承諾」。歐巴馬還說,他和無數人一樣,受到曼德拉一生的經歷所給予的積極啟發。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說,他對曼德拉的逝世「非常悲痛」。潘基文對曼德拉予以極高評價,稱他是這個時代出類拔萃地推進聯合國價值觀的人物。
  • 大法官金斯伯格:川普最頭疼的女人,白宮降半旗致哀的傳奇女性,畢生記得媽媽的兩個忠告
    消息一出,全美震驚,白宮降半旗致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