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結束後大家一起來個合影,這樣的話既有宣傳效果,又能留作紀念,是每一個與會人員最美好的回憶了。
為什麼要拍集體照?估計當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一般人很難回答。他們的意識裡面估計也是「客戶需要呀」。那我們又沒有想過客戶為什麼需要呢?
1,歷史原因。自古以來中國人都是一個以人為本的民族,還是比較注重每一個個體。每逢大事或者說每逢大喜的日子,總會要記錄一下,留下點什麼供後來者或者傳送給其他人或者地方。
2,事件記錄。僅僅就是記錄事跡。說白了就是這個時間誰幹了什麼事兒。
3,宣傳作用。宣傳自己,影響他人。社會學傳播作用。
4,緬懷過去的人和事,人文關懷,情懷。
拍攝集體照無非就是這幾個理由,不論是團體還是個人。對於團體來說,集體照是他們社會活動中的裡程碑,是從事社會活動中的標籤,是記錄歷史。對於個人來是其成長過程中的節點。對於家人來說是記錄了時光,讓時間永恆停留在幸福的時刻。至此,集體照可以說是在為時代寫詩,為歷史做傳,讓時光停留。
在拍攝集體照時,攝影師最少要按幾次快門,才能確保照片內沒有一個人的眼睛是閉著的?
澳大利亞的數學家和物理學家研究了這個問題,還順手摘得了諾貝爾搞笑獎。他們得出的解決方案是:如果集體照中的人數少於20人,且光線較好,那人數除以3就是所需拍攝的次數;但如果光線較差,曝光時間變長就會增加眨眼的機率,因此將人數除以2才是所需拍攝次數;但如果人數大於50人時,這種情況下必然有一人的眼睛是閉上的。所以我們在拍集體照的時候必須要連拍,多拍幾次,以便於後期「換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