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政壇就像娛樂圈。這句話,應該沒有人反對。
這個面積只有3.6萬平方公裡的小島是中國最「熱鬧」的省份,或許都沒有「之一」。島上聚集著各式各樣、玲瓏百態、數量遠遠超過實際需求的政治生物。
從供需關係的角度來看,當市場上提供給人們消費的商品總額,大於人們的需求,此時供過於求,市場就成了買方市場。臺灣政壇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買方市場。
為了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臺灣政治人物在與同行的競爭、比拼過程中,磨礪出了一流的口才和辯才,養成了溫文爾雅,謙和有禮的氣質和形象,當然還有各種親民作風和接地氣的言行。
但不要忘記,印象並不是對事物本質的準確認知,尤其對於擅長進行表情管理和形象經營的臺灣政治人物,說句老實話,這些年大陸網友吃過不少虧、上過不少當、寒過不少心。
這個集合中的名字有很多,未來可能還會增加;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洪秀柱才一次又一次讓大陸網友感動。因為她,從來沒有出現在這個集合之內。
對於洪秀柱,大部分大陸網友包括筆者本人,還是從2016的那場選舉中開始認識和了解她的。
有時候,創造一位英雄,不是給他光輝業績,而是給他一段悲情經歷。2016年的「換柱事件」讓多少大陸網友扼腕嘆息。好在這樣的挫折和打擊,沒有讓柱倒下,反而讓她在大陸網友心目中「一柱擎天」。
你很容易發現,在大陸各種媒體平臺中,凡涉及洪秀柱的報導和評論,留言區總有這樣幾類簡單、明確、充滿熱情的聲音:
1. 洪秀柱是中華好兒女!
2. 柱柱姐是巾幗英雄!
3. 洪秀柱應該站出來,全國人民支持你!
4. 洪姐好樣的!
……
這樣的熱情和激情,這樣的誠意和讚許,這種近乎粉絲團似的擁戴和愛護,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去年「九合一」後延續至今的「韓流」。
在島內,「韓流」其勢如虎,據臺媒估算,可能有近百萬「非韓不投」的死忠韓粉;也正是因為「韓流」的異軍突起,讓本來就複雜的2020選戰,有了更多曲折和看點。
此刻,臺灣2020年選舉藍綠初選已到關鍵階段,當島內大大小小的政治人物爭先恐後的蹭「韓流」熱度之時,是否有人注意到這樣一個事實:如果百萬韓粉已可震動臺灣政壇,那麼億萬洪粉的能量何其大哉!
香港中評社15日發表的快評文章中指出,大陸不幹涉臺灣選舉,但關注每一位「參選人」的一言一行。口若懸河、口不擇言、口是心非,口無遮攔者都會被紀錄在案,隨時被翻出來曬曬、究責。大陸政府有底線,而13億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換句話說,吃過虧、上過當、寒過心的大陸網友對於臺灣政局和臺灣政客的判斷已經越來越理智和超脫。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沒有這個基礎,兩岸關係就不會改善,所謂「拼經濟」、「救臺灣」都將成為空談。在祖國統一、民族復興的進程中,「洪流」所代表的,才是真正的歷史大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