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紅樓夢獎」舉行頒獎禮,首獎《唇典》作者劉慶致答謝詞領獎,首發《收穫》

2021-02-06 收穫

2018年9月20日14:45時,第七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頒獎典禮在香港隆重舉行。


  著名作家劉慶先生憑藉長篇小說《唇典》獲得首獎,在頒獎禮現場,劉慶從頒獎嘉賓手中接過獎盃、證書和獎金支票。

 


頒獎禮前,香港浸會大學校長錢大康教授(右)、第七屆「紅樓夢獎」決審委員主席香港浸會大學文學院榮休教授鍾玲(左)與劉慶先生合影。


  同時,作為「首獎」獲得者,劉慶先生還將成為兩年後下一屆「紅樓夢獎」決審委員會的成員。



  在頒獎禮現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院院長樂美德教授 (Prof. Mette Hjort)和第七屆「紅樓夢獎」決審委員主席香港浸會大學文學院榮休教授鍾玲首先致辭。


  鍾玲介紹,本屆「紅樓夢獎」的初審委員共16位,從過去兩年出版的34本提名小說中選擇了6本小說進入決審。決審委員會的評委一共是六位,包括上一屆「紅樓夢獎」的獲得者閻連科先生,最終評委們決定《唇典》獲得首獎。


  同時,劉慶也將以首獎獲得者的身份,成為下一屆「紅樓夢獎」的決審委員會成員。


劉慶長篇《唇典》首刊於2017《收穫》長篇專號(春卷),作家出版社出版

《唇典》
以一個薩滿神歌的講述方式,寫了中國東北近百年的歷史。小說從1910年開始,以一個薩滿自述的方式開啟故事。滿鬥是一個命定的薩滿,但他卻要用一生來拒絕成為一個薩滿的命運……


決審委員會認為,《唇典》是口耳相傳時代留下來的經典,生動地呈現了整個族群,在動蕩戰亂中鮮活的人物列像,以及薩滿文化的餘暉和沒落,是一部史詩般的巨構。




  在隨後舉行的頒獎環節,香港特別行政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理副署長楊芷蘭女士為劉慶頒發獎盃;香港浸會大學校長錢大康教授為劉慶頒發證書;香港浸會大學文學院院長樂美德教授為劉慶頒發獎金支票。


香港特別行政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理副署長楊芷蘭女士為劉慶頒發獎盃


香港浸會大學校長錢大康教授為劉慶頒發證書


香港浸會大學文學院院長樂美德教授為劉慶頒發獎金支票


  同時,主辦方還頒發了獎盃給《唇典》出版方作家出版社,以鼓勵出版機構能夠出版更多的優秀作品。作家出版社副總編輯顏慧女士從頒獎嘉賓樂美德教授和第七屆「紅樓夢獎」召集人林幸謙博士手中接過獎盃。


  香港浸會大學文學院於2006年創辦「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旨在獎勵世界各地出版成書的傑出華文長篇小說作品,藉以提升華文長篇小說創作水平。前六屆「紅樓夢獎」首獎獲獎者分別是作家賈平凹、莫言、駱以軍(中國臺灣)、王安憶、黃碧雲(中國香港)和閻連科。劉慶成為第五位獲此殊榮的內地作家。




  在現場答謝時劉慶談到:「感謝『紅樓夢獎』發起人和贊助人,再次向評審會的各位老師們致敬。感謝你們對《唇典》的厚愛,文明撒下了許多智慧的種子,有許多種子被風吹到了河裡和海裡,有的落在了沙石地上,茂盛地開放的種子是最幸運的。《唇典》是幸運的那一粒種子,我希望它能夠種進人心,茁壯成長。大家的祝福和友誼我已經裝進《唇典》的行囊,將成為《唇典》走向世界走向未來的動力。」


劉慶發表感謝詞



紅樓夢獎的答謝辭


by 劉慶

 

尊敬的女士們,先生們,各位到場的嘉賓朋友:


感謝各位的光臨,和我一同見證和共渡這一莊嚴和光榮的時刻。對我而言,這一時光的恩賜溫暖而神聖,紅樓夢獎以中國最偉大的文學作品《紅夢樓》命名,這一命名的本身就已飽含無限的使命感和象徵意義。接受這樣的獎勵和表彰既讓我興奮,又讓我深感忐忑。只要大家讀一讀曾經獲獎的作品和作家的名字,就可以和我的心意形成共鳴。在本屆評選當中,同樣有著那麼多我敬重的名家和名作參評,《唇典》能夠獲得首獎,這樣的殊榮只能用幸運來表述。


在我的童年,東北鄉村將小說稱作大書,而《紅樓夢》又是大書中的大書,其書之大,在於這部書具有重塑漢語生命的意義。在我看來,我們的民族文學曾有兩大傳統,一個是以《史記》為代表的史學傳統,一個是以入仕為目標的讀書人為代表的詩學傳統。在《史記》中,一句「坑殺趙卒四十萬」,便完成了一個大事件的記載,歷史將那四十萬趙國士兵和他們身後數百萬眾的普通人的生命及生存一筆勾銷,略去了多少悲情和悽慘。而詩人們構建的悲傷書寫也十分含蓄,「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在惆悵中還要保持風度。而」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裡人「,這才是無盡的悲愴和發自心底的呼喚,但這種傳神的「詩意」仍然無法傳達真正的悲歡離合,到了《紅樓夢》,一句」只落得一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終將悲愴和人生的艱辛穿透了歷史和時光,擴大和放大到無邊無際。《紅樓夢》是一個時代,甚至是多個時代的悲愴和無數人的繁華落寞,中間又伴隨著那麼多註定消逝的絕美瞬間,是中國文學、美學的集大成之著。


在《紅樓夢》成書之前的四百年,在遙遠的佛羅倫斯,也曾出現過以夢幻方式開啟的神奇之書,那部同樣偉大的作品是但丁的《神曲》。史載但丁因為對一位少女的愛戀接受了神啟,遊歷了刑罰嚴酷的地獄,遊歷了能夠得到寬恕的煉獄,從而在地上樂園吉祥的雲朵和花瓣般的雨珠中,見到了靈魂歸宿的天堂。在但丁的時代,人們對敘事體的作品統稱為喜劇或者悲劇,在傳抄者和詮釋者那裡,《神曲》因為主人公最終進入了天堂被稱為喜劇,很長時間以後,神聖的喜劇才變成了今天的《神曲》。


《紅樓夢》和《神曲》有著許多共同的特點,都以夢境開篇,都經過了許多人的整理和傳抄,幾乎都是秘傳的,都在當時的主流視野之外。我在這裡要說的是,上述這兩部偉大的作品,仍然是精英詩人的傑作。在此之外另有一條,甚至不能稱為文學的詩學脈絡也曾出現過,而且更加具有民間詩學的意義,那就是如弗雷澤的人類學名著《金枝》所記述的廣泛存在於世界各地的民間神話與詩學傳統,對我而言,其中最為熟悉的就是曾經存在於東北大地的薩滿詩篇。

中國的東北大地,在漫長的時間裡,曾被稱為蠻夷之地。在蒙昧的北方大地,薩滿曾是生靈的異數,他們被喚做通靈的人,是人和神界、靈界的溝通者,他們精通民族和族群的歷史,是部族的精神領袖,是醫師,是佔卜師。每個部族都有自己的薩滿,每個薩滿都有自己供奉的神靈。通曉自然秘密和心靈密碼的薩滿,還肩負著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傳承的使命。在那些祭天祭祖的莊嚴時刻,他們臉罩獸面,身披獸皮禽羽,如痴如狂,茹血踏歌。


一個合格的薩滿要在他們的儀式中祈禱、召喚、祝福、求告和訴說,他們傳講神龕上的故事和詩篇,他們是最早的東北地域的歌者、詩人和小說家,他們能夠洞悉社會的衝突和世間的荒謬與美好,而他們富有犧牲精神和救贖象徵的法術,又有著強烈的宗教精神和世俗疊加的情感。他們的傳承還是秘傳的,一代代地口口相傳。


東北大地有一個特點,就是原著民的原發文字一次次消亡,從契丹文到金文,再到滿文,這意味著文字記載的歷史即使有,也已經蒙上了無法抖落的煙塵。口耳相傳不但成為必要,而且成為唯一。一代代薩滿唱著民族的古歌,那些吟詠世代不衰,尊天敬地的莊嚴,憐愛眾靈的長歌神秘而又神聖,他們歌頌神靈,歌頌自然,歌頌祖先,那些頌歌成為民族和部族的歷史和記憶,滋潤和救護著一代代人的心靈。還有那些席捲不去的憂傷,吶喊,蒼涼,和時光相遇,和歷史疊加,迸濺出火花。


《紅樓夢》和但丁的《神曲》都經過許多人傳抄和整理,甚至是再創作的過程,同樣,薩滿的每一首神歌也都經過了同樣的過程,都是集體創作。第一代薩滿種下了種子,後一代薩滿再用心血灌育,然後是再一代靈感的注入,直至如樹參天,即使參天了,仍然沒有固化,這是一棵靈魂樹,無形而有脈,枝葉象花朵一樣在後代和傾聽者的心中綻放和舒展,陽光是一代代人的希冀和夢想,根系則上溯到遠古和祖先的血脈。


一支支神曲,一個個夢境,而薩滿要在夢境中工作。薩滿們沒有但丁般對社會各階層及角色以及社會變遷理性的深刻認知,也沒有《紅樓夢》般的瑰麗詩情,但他們的詩篇粗獷,真誠,渾然天成,是民間的風雅頌,完全可以接續詩經的傳統。集文學傳統和宗教情感於一體的心靈之歌,是無字之書,是大地神曲,以超拔浪漫的奇崛想像,對抗著殘酷的生存和世相的無奈。這些古調長歌植根於民間,是智者和時光的共同創作,應和民間情感,更重要的是,講述者和傾聽者都對詩篇有著無限的敬畏之心,這是一種在冰天雪地焠煉的詩學傳統,有著綿長和經久彌堅的生命力。他們是民族詩人,是地域和家族的小說家。他們不同於遊吟詩人,薩滿是本部族和本民族的歌者,他們只講述族群才有資格聽見的故事,這是一種生存和生命的力量,還有著一點自豪感和天予我命的神聖歸依。祭歌詠歌交織,集風雅頌為一體,試圖與這世間的一切都能共存與和解,這種偉大的生命力和情感的張力穿透了歷史和政權更疊的帷幕。

就在《紅樓夢》成書的前後,乾隆四十五年,大清國頒布了一條律法,叫做《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在滿族地區推行了至上而下的薩滿教改革,核心內容是對以氏族為本位的薩滿祭祀儀式進行規範,取消了對自然神的祭奠,甚至用皇家的神祇統一替代了部族的神祇。這一宗教政策直接影響了那個時代人們的生活。乾隆頒布的薩滿法令實際上是取締了除皇家薩滿和供奉神之外的所有薩滿的祭神權,讓除愛新覺羅之外的所有家薩滿和族薩滿都成為非法。這讓本身就是秘傳的薩滿詩篇變得更加隱秘,何況薩滿本身就是以一種神秘的方式在傳承,這導致了難以記述的詩篇消失在歷史的長河當中。


我是幸運的,我有幸闖入了薩滿詩篇這個秘藏的花園和寶庫,得以任意地採摘花朵裝扮自己的花籃,用那些寶石般的句子照亮我自己的語言。


人類已經有那麼多書了,那麼多故事,為什麼還要多你的一本?為什麼寫這個故事?這個故事的意義何在?你的創作會有哪些超越和獨到之處?這些是一個作家應該想的。你要思考意義,思考節奏,思考控制,思考故事結構。讀者真正需要的是蕩開一槳,劃破沉悶,享受水波不斷散開的漣漪,就像一個歌者,一個不需要前奏的地方,惟有開口便唱,方能石破天驚。有一種追求是我崇尚的,那就是追求的境界不但要有天地間的奔放和遼闊,還要有行吟詩人的從容、優雅和感傷,你要用想像和張力完成貼近人心的讚詞和頌歌,幸運的是我找到了薩滿這個視角,要知道,他們天生就有講故事的才能和使命。


《唇典》引用口口相傳之意,以一個薩滿神歌的講述方式,寫了中國東北近百年的歷史。滿清覆亡,民智開啟,大量的關內移民湧入白山黑水的封禁之地,此前的日俄戰爭,甲午戰爭,到三十年代的日本侵華,中國東北是近代史上場景轉換最快最大的一幕幕滄桑大戲,東北人的心靈史和現代中國的心靈史接軌和碰撞,是如此的強烈和驚心動魄。因為多種原因,東北這片大地的那些在歷史轉換中不屈的存在,還有神明的力量,日常生活中的進進出出,一片大地的心靈史和地域文化精神還從未有過深沉和切近的表達和傾訴。


在寫作中,我希望《唇典》能夠因為接引和藉助神明和神靈的力量,讓小說有一個新的敘事系統,換一個視角看人生,多一些神性、理性、血性和詩性,多一些悲憫和憂傷,還有人性和未來的力量。還想通過小說彰顯民族詩性的力量和文化情懷。


我長期在市場化的報紙裡面做負責人,工作極其繁雜,工作壓力真的很大,最多的時候,一天我要開十幾個會,一晚上參加幾場活動,沒有堅持和熱愛,想完成一部理想中的作品,自己都覺得不可能。《唇典》是我的第四部長篇,構思五年後才動筆,寫作又歷時十年。我在創作談裡曾寫過:十年太漫長了,在我的認知裡,只有曹雪芹的《紅樓夢》才配得上這麼長時間的寫作。但沒想到,我會因獲得以這個偉大的名字命名的文學獎,真的和《紅樓夢》產生交集。


這次,紅樓夢獎首獎頒給《唇典》,我覺得是文學給我的獎賞,獎賞的是一個作家的堅持和熱愛。同時,也是東北這片神奇的土地對我的一種獎賞和助力。

再次感謝「紅樓夢獎」發起人和贊助人,再次向評審會的各位老師們致敬。感謝你們對《唇典》的厚愛,文明撒下了許多智慧的種子,有許多種子被風吹到了河裡和海裡,有的落在了沙石地上,茂盛地開放的種子是最幸運的。《唇典》是幸運的那一粒種子,我希望它能夠種進人心,茁壯成長。大家的祝福和友誼我已經裝進《唇典》的行囊,將成為《唇典》走向世界走向未來的動力。


再次感謝,祝各位身心愉悅,詩意生活。


掃描二維碼進入《收穫》微店,在《收穫》微店訂閱和購買,微店負責發送

2018-5《收穫》目錄


長篇小說  

息壤 / 盛可以

 

長篇連載  

無愁河的浪蕩漢子 / 黃永玉

 

中篇小說  

夾叉 / 艾瑪

彌勒,彌賽亞 / 徐皓峰


 

短篇小說    

法力 / 張悅然  

敘事曲 / 吳文君 

紫竹提盒 / 肖克凡


行走的年代  

叩開聖殿之門 / 朱偉


興隆公社   

 南林孤鶴 / 袁敏


北緯40度  

 青春帝國少年行 / 陳福民


滄海文心    

無錢買酒賣文章 / 王堯


 224頁,25元

《收穫》發行部:021-54036905


相關焦點

  • 劉慶長篇《唇典》獲第七屆「紅樓夢獎」首獎,首刊《收穫》雜誌
    劉慶長篇《唇典》獲第七屆「紅樓夢獎」首獎
  • 文壇「新星」劉慶《唇典》獲第七屆紅樓夢獎首獎
    [摘要]第七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17日下午在香港浸會大學揭曉,作家劉慶以小說《唇典》奪得首獎。頒獎禮將於今年9月舉行。第七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17日下午在香港浸會大學揭曉,作家劉慶以小說《唇典》奪得首獎。
  • 劉慶長篇《唇典》獲第七屆「紅樓夢獎」首獎 首刊《收穫》雜誌
    「紅樓夢獎「第七屆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紅樓夢獎」公布劉慶長篇《唇典》獲頒」紅樓夢獎「首獎《唇典》首刊於2017《收穫》長篇專號(春卷)署理文學院院長潘明倫教授(右四)、決審委員會主席鍾玲教授(左四)與決審委員會公布得獎作品劉慶長篇《唇典》獲第七屆「紅樓夢獎」首獎首刊於《收穫》雜誌
  • 《華商晨報》總編輯劉慶《唇典》獲「紅樓夢獎」首獎
    7月17日,第七屆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紅樓夢獎」首獎在香港揭曉,東北作家劉慶以其長篇小說《唇典》摘取這一殊榮。據悉,繼賈平凹、莫言、王安憶、閻連科後,劉慶是第五位獲此獎項的內地作家。頒獎典禮將於今年9月舉行。
  • 劉慶憑長篇小說《唇典》獲得首獎
    上周,第七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頒獎典禮如期在香港舉行,作家劉慶憑長篇小說《唇典》獲得首獎。  據了解,此獎項由香港浸會大學文學院於2006年創辦,旨在獎勵世界各地出版成書的傑出華文長篇小說作品相關者,藉以提升華文長篇小說創作水平。前六屆「紅樓夢獎」首獎獲獎者分別是作家賈平凹、莫言、駱以軍(中國臺灣)、王安憶、黃碧雲(中國香港)和閻連科。
  • 瀋陽作家劉慶長篇小說《唇典》獲第七屆紅樓夢獎
    7月17日下午,第七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在香港浸會大學揭曉,瀋陽作家劉慶長篇小說《唇典》獲得本屆紅樓夢獎首獎。「紅樓夢獎」是華語文學獎中,獎金最高的文學獎項之一,每兩年舉辦一次,獎金達30萬港元(約合人民幣25.5萬元)。
  • 第七屆紅樓夢獎揭曉,劉慶《唇典》獲首獎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進)7月17日,第七屆紅樓夢獎(又名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在香港浸會大學揭曉,瀋陽作家劉慶憑藉長篇小說
  • 第七屆「紅樓夢獎」首獎「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頒獎典禮在香港舉行,劉慶長篇小說《唇典》獲獎
    對我而言,這一時光的恩賜溫暖而神聖,紅樓夢獎以中國最偉大的文學作品《紅夢樓》命名,這一命名的本身就已飽含無限的使命感和象徵意義。接受這樣的獎勵和表彰既讓我興奮,又讓我深感忐忑。只要大家讀一讀曾經獲獎的作品和作家的名字,就可以和我的心意形成共鳴。在本屆評選當中,同樣有著那麼多我敬重的名家和名作參評,《唇典》能夠獲得首獎,這樣的殊榮只能用幸運來表述。
  • 馬華作家張貴興憑小說《野豬渡河》獲紅樓夢獎首獎
    記者 | 董子琪編輯 | 黃月1香港浸會大學昨日公布了第八屆紅樓夢獎獲得者,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授予馬來西亞華語文學作家張貴興的《野豬渡河》,評審員認為《野豬渡河》是一部「筆力雄勁、構思恢弘」的巨著。在不久前的6月30日,張貴興剛剛憑藉《猴杯》獲得第七屆聯合報文學大獎,評審團包括王德威、張瑞芬、駱以軍等人。評論家黃錦樹將張貴興與同為馬華作家的李永平比較認為,「他(張貴興)與同樣出身於婆羅洲的李永平之對出生地之戒慎恐懼不同,卻和出身高密東北的莫言類似,持續地淬鍊一己的故鄉夢土,全心全意撲向婆羅洲熱帶雨林。」
  • 河南作家劉震雲長篇小說《吃瓜時代的兒女們》入圍第七屆紅樓夢獎
    7月17日下午,第七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在香港浸會大學揭曉,瀋陽作家劉慶長篇小說《唇典》獲得本屆紅樓夢獎首獎。 「紅樓夢獎」是華語文學獎中,獎金最高的文學獎項之一,每兩年舉辦一次,獎金達30萬港元(約合人民幣25.5萬元)。
  • 尋找東北最早的文化,能找到的就是薩滿|專訪「紅樓夢獎」得主劉慶
    昨日,東北作家劉慶憑藉小說《唇典》奪得第七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首獎。《唇典》的故事發生在1910年的東北。
  • 「紅樓夢獎」首獎頒給馬華作家張貴興,阿來獲「決審團獎」
    《野豬渡河》書封7月30日,香港浸會大學宣布,馬來西亞華文文學作家張貴興先生以小說《野豬渡河》奪得第八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首獎。決審委員認為,《野豬渡河》是「筆力雄勁、構思恢宏」的巨著。此外,獲得第八屆「紅樓夢獎」的「決審團獎」包括阿來的《雲中記》、駱以軍的《匡超人》等,而西西的《織巢》和胡晴舫的《群島》則獲得「專家推薦獎」。據悉,第八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頒獎禮將於今年10月舉行。
  • 馬華作家張貴興獲頒「紅樓夢獎」首獎
    中新社香港10月22日電 香港浸會大學22日發布消息指,第八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頒獎典禮日前舉行,馬來西亞華文文學作家張貴興憑藉《野豬渡河》獲頒首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本屆頒獎典禮在網上舉行。
  • 王安憶作品《天香》獲浸會大學第四屆「紅樓夢獎」首獎
    王安憶作品《天香》獲香港浸會大學第四屆「
  • 中蘇邊界的《唇典》,「紅樓夢獎」頒給了這樣一部史詩性長篇
    第七屆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紅樓夢獎」首獎7月17日在香港揭曉,東北作家劉慶以其長篇小說《唇典》摘取這一殊榮,頒獎禮將於今年9月舉行。繼賈平凹、莫言、王安憶、閻連科後,劉慶成為第五位獲此獎項的內地作家。《唇典》劉慶 著第七屆「紅樓夢獎」決審委員會的評語是:「劉慶的《唇典》是一部氣魄宏大的作品,描寫庫雅拉族人如何在動亂的世界中掙扎求存,調整了自己與人世的關係。」「劉慶善於描繪人的感情,小說中更呈現了在中蘇邊界上庫雅拉人的村鎮中,多元種族的混合,包括滿人、漢人、俄國人、日本人之間的互動和交流。」
  • 獲「紅樓夢獎」首獎
    由香港浸會大學文學院主辦的第四屆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紅樓夢獎」首獎26日揭曉,內地著名作家王安憶以其長篇新著《天香》獲得這一獎項。王安憶將於今年10月到香港出席頒獎典禮,並與讀者見面。「《天香》寫出上海申姓士大夫家族四代人的故事,整部小說氣勢恢宏,幾十位家族人物的塑造,皆有特色。
  • 第七屆信誼圖畫書獎頒獎典禮上的四個故事
    我從2012年開始關注信誼圖畫書獎,至今已有五個年頭。每一屆的頒獎典禮上,我們都會從創作者那裡額外收穫一些故事。
  • 閻連科《日熄》獲第六屆「紅樓夢獎」首獎
    第六屆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紅樓夢獎」首獎今日揭曉,著名作家閻連科以其長篇小說《日熄》獲得這一獎項。決審結果今日揭曉,閻連科《日熄》獲得第六屆「紅樓夢獎」首獎。評委會給出的獲獎理由是:酷熱的八月天,麥收季節,一夜之間,夢遊症如瘟疫般蔓延於伏牛山脈的皋田小鎮內外。原本平常日光中隱伏的欲望,在鬼影憧憧的人群中爆發為荒誕不經的復仇、搶掠和「李闖式起義」,——以及匪夷所思的自我救贖。
  • 第七屆「信誼圖畫書獎」頒獎典禮在中國美術學院舉辦
    攝影 蔡晨凌 國際在線消息:4月27日,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一片春和景明,第七屆「信誼圖畫書獎」頒獎典禮在此隆重舉行。本屆中國原創圖畫書盛典由信誼基金會和中國美術學院共同主辦,攜手第三屆中國國際青年插畫漫畫雙年展,圖畫書創作者、愛好者匯聚一堂,典禮現場熱情洋溢。多位「信誼圖畫書獎」發起人,當屆與歷屆評審,以及兒童文學界重量級人物紛紛蒞臨,對創作者給予鼓勵與支持。
  • 黃碧雲獲第五屆「紅樓夢獎」:希望我的讀者是失意人
    黃碧雲獲得第五屆「紅樓夢獎」9月18號下午,香港浸會大學舉行了第五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的頒獎典禮。小說家黃碧雲2012年的作品《烈佬傳》獲選為本屆「紅樓夢獎」首獎,黃碧雲,也成為了自2006年「紅樓夢獎」成立以來,首位贏得首獎的香港本土作家。眾家品評《烈佬傳》香港浸會大學校長陳新滋教授在致辭中表示,自己在讀《烈佬傳》的過程中,會好奇書名中的「烈」字究竟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