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遠去峰來
有點意外,《哪叱之魔童降世》火了。
僅僅上映5天,票房就突破10億大關。
但說實話,我倒覺得也沒好到哪兒去。說它破10億,哪叱兩個字就佔了8億。剩下2億就是暑假的功勞。
別又跟《流浪地球》一樣吹大發了,其實水平真的差得不是一點半點。
你所看到的,可能又是一場「套路「而已。
就像那個蘿莉主播其實是個大媽一樣,你以為你發現了新大陸,其實是不斷被套路。
顛覆原著,打破是非界線,就一定值得歌頌麼?你到底要告訴孩子什麼?沒有是非,又如何宣揚善良和邪惡?
告訴孩子善良會作惡,作惡也善良?看著漫天蓋地的吹捧文章,我只能說勒了個去。
還不是為了聒噪大家:趕緊買票去。
01
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這世界一直都是這樣,寧願被騙得開心,也不要實在的想死。
但這不是今天樓主要討論的重點,重點還是這部動畫片。
這片子有什麼獨特之處?沒有,無論情節還是技術都乏善可陳,無非是借著暑假打了一把親情牌而已。
比起古典神話裡的翻江鬧海、抽筋扒皮,那個剔骨割肉、託蓮重生的叛逆少年哪叱,這個被改編的面目全非的少年,還是哪叱麼?
只不過是一部冠著哪叱之名的商業動畫片而已。
孩子看熱鬧,大人看回憶。
誰家裡還沒個熊孩子?誰還沒個超級熊的童年?
看哪叱,不過是看眼前的孩子,看我們曾經的影子罷了。
「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一口七八個,肚子要撐破,茅房去拉屎,想起忘帶紙」。
就這樣一個熊孩子,不知天高地厚,到處惹事生非,事實上誰的童年不是這樣顛三倒四?
02
小妖怪之所以最後變成了少年英雄小哪叱,那不是「魔丸」的力量,也不是「靈珠」的造化,那是編劇的設計和成人的一廂情願而已。
所謂童話,都是大人編的用來哄孩子的故事。
他們自己,是斷然不信的。
因為那很幼稚。
因為那不現實。
現實中的熊孩子,不是自己作死,就是把別人作死。
至於爹媽,那就是專門來背鍋的李靖和殷夫人。
為了這個熊孩子,彪悍的殷夫人拼了命的去斬殺妖怪;為了能讓這個「人間小魔頭」,李靖更是偷偷求來換命符,想用自己的生命換取哪叱的一線生機。
這世間,所有的父母不都是如此麼?
但現世中的孩子又有幾個能有「三頭六臂」,「我命由我不由天」?
大部分的父母還是要承擔來自「熊」孩子帶來的苦果。
03
知乎上有一個提問:熊孩子可以熊到什麼地步?
下面跟貼的個個被氣的怒目圓睜,睡著了像個小天使,可是只要他們一睜開眼,那就是個索命無常啊,坑起人來,連爹媽都不放過。
就說我兒子,上學沒幾天就跟人幹仗,你幹就幹唄,還特別有種,結果胳膊骨折了。你說你一年級的小屁孩,跟六年級的大熊孩子幹什麼仗?弄不清敵我之實力多寡,這不是欠揍是什麼?
好了瘡疤忘了疼,第二年又跟人幹上了。這次倒沒吃虧,但把人家漂漂亮亮一個小美女胚子,門牙給叩掉了。你說追就追唄,追得這麼急做什麼?好吧,賠了好幾萬。
這輩子見過的風險,都沒有熊孩子帶來的驚嚇多。
一個熊孩子自己翻出陽臺,然後身體懸掛在半空中。好在有鄰居及時發現,趕緊找來一床被子,小孩掙扎幾下,便從6樓墜下,千鈞一髮之際,被鄰居用被子接住。
比這更熊的還有三個熊孩子,在學校裡竟然比賽誰厲害,看誰能從三樓跳下來,然後的然後,三個傢伙全坐著輪椅去上學了。
這些還都是屬於人畜無害的,但有的孩子熊起來,那是要人命。
一個熊孩子,看見家裡來的客人中有個懷孕的阿姨,突然就從背後狠狠推了一把,理由竟然是:「看電視上孕婦摔了會流產,想看她會不會也流產」。
還有一個熊孩子,大白天的從12樓窗戶裡,隨手就掉下一個滅火器。看底下走過來一老人,又扔下一個,理由竟然是:「我就看能不能對得準,砸著他」。
你能想到,這是孩子能幹出的缺德事?
所以說,防火防盜防孩子,那簡直就是至上的真理啊。
04
看完哪叱,估計回來更能折騰了。
但最熊的孩子,在父母眼裡,那也是寶啊。
只是,咱們的孩子都是凡胎肉身,既沒有三頭六臂,也不可能託蓮重生,那怎麼辦?
像李靖那樣外冷心熱,把孩子鎖在家裡不給出門?這肯定不是辦法,這樣會把孩子憋壞的。除了去圖書館,去旅遊,上興趣班,還有更好的萬無一失的辦法嗎?
不好意思,我說句實話,沒有。
熊孩子的熊,是無法用我們的思維去想像的,可以熊到寫個作業都能把筆帽吸到食管裡,上個廁所都能玩起電插座。
沒有誰不希望孩子平安長大,但也沒有誰想扼殺孩子玩的權利。但孩子們玩開心了,但家長卻擔心了。
走出校園的娃兒們,面對無時不在的風險和可能對孩子帶來的安全隱患,怎麼才能讓我們放心?
人家哪叱降世能破10億,你家的孩子能「破」幾億?
不同的是,人家破的是名利雙收,你「破」的是錢和眼淚。
家裡有礦麼?
05
世上安有兩全法,不負孩子不負親。
在孩子面前,就不要逞大人的英雄。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父母又何嘗不是孩子的保護傘?
沒有兩全法,但可以有補救措施。比如給孩子配置一些意外險,意外險可包含意外傷害和意外醫療,根據情況自行選定。當孩子不可避免的受到傷害時,可交由保險公司買單。
除了意外傷害和醫療,如果孩子特別「熊」的,可以再考慮添加一些第三者責任險,當熊孩子「大鬧龍宮」造成財產損失,或者把人家三太子「抽筋扒皮」造成人身傷害時,也可以讓保險公司來兜底。
熊孩子的熊有多可怕,我可以給大家一組數據:每年我國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人數達到1.6萬人,也就是說每天約有一個班學生「消失」;
比這更恐怖的一組數據是,每年約有4000萬的中小學生遭遇不同程度的意外傷害。安全事故已經成為14歲以下兒童的「第一殺手」。
每一個「熊」孩子都是上天安排給父母的一個劫。孩子渡父母,父母也在渡孩子。
如何渡過這個劫,需要孩子的造化,更需要父母的智慧。
保險不能讓孩子遠離危險,但至少可以讓父母遠離貧困。
別再說買不起,少給孩子買個玩具就夠了。在保險問題上,我們缺的永遠不是錢,而是意識。
給孩子一份保障,就是給父母一份安心。
這個暑假,願每一個家庭都能遠離哪叱,願每一個孩子都能平安長大。
PS:每一次寫到保險,總是一半支持一半反對。支持的人說你為什麼不推銷產品?我再次聲明,我不是做保險銷售的,因為銷售的保單是有限的,而進行風險普及教育卻能夠幫助更多的人;而反對我的人呢,理由就只有一個,不喜歡。但好在,即使不喜歡,但因為喜歡樓主的緣故,他們還是選擇了包容。真的很感謝,也很感動,很幸運,也很幸福。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