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都市報特約撰稿吳懷堯發自武漢
2011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子榜單「漫畫作家富豪榜」上,全中國僅有15位漫畫作家上榜,而《知音漫客》的作者就佔了六個席位,引發各界關注熱議。
日本動漫產業發展經過五個階段,先是被大眾拒絕,後來默認,再後來父母和孩子一起看,再後來變成產業鏈,現在變成整個社會的文化符號。好戲還在後頭,我們才剛剛開始。
昨日,華西都市報獨家發布的2011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引發熱議,在今年首次增設的子榜單「漫畫作家富豪榜」上,全中國僅有15位漫畫作家上榜,而《知音漫客》的作者就佔了六個席位,引發各界關注熱議。《知音漫客》究竟是怎樣一個團隊?是什麼樣的一群人在影響著中國漫畫界?
「瘋子」主編的野心要做世界第一!
李靖是廣東人,2005年初秋來到湖北武漢,開始籌備創辦《知音漫客》。
當時國內的漫畫正處於低谷期,很多曾經紅極一時的漫畫刊物,包括《北京卡通》在內的知名刊物,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不是停刊就是倒閉,可謂哀鴻遍野。「我仔細分析了整個日本發展漫畫產業50多年的經驗,認定本土原創漫畫只要操作得當,前途遠大。」
李靖說:「當時日本漫畫風靡全亞洲,我研究、總結、學習他們的成功經驗,同時結合中國青少年的閱讀特點,決定《知音漫客》要做全彩漫畫雜誌,一是彩色比黑白更能體現漫畫表現語言,二是數碼時代的到來,彩色漫畫將在紙媒之外的多媒體方向有更大發展。」
精心籌備近一年,2006年1月,《知音漫客》創刊號在武漢正式誕生,首印10萬冊,「每本定價4.20元,但我賣出去是2.00元。」李靖說,這意味著第一期不賺錢,「但是迅速打開了市場,讀者用2元買一本彩色漫畫雜誌,絕對是物超所值。」到了第二期,李靖馬上改變策略,「只印4萬冊,但每本定價為4.20元。」然後每期提高一點印量,到了年底,固定月銷量已經到了8萬冊。
第二年,李靖看準讀者慢慢來了,「我就膽子比較大,漫畫的風格馬上從幽默漫畫轉為故事漫畫。」事實證明,李靖又賭對了,讀者終究還是愛看故事的,《知音漫客》的銷量不斷上漲;2007年,李靖將《知音漫客》改為半月刊,然後靜觀其變,結果銷量繼續漲;2008年,李靖將《知音漫客》改為旬刊,一個月出三期,銷量繼續漲;李靖並不歇氣,按捺了一年,2009年,正式將《知音漫客》改為周刊。
「目前《知音漫客》每期銷量穩定在110萬冊,一個月銷量已超過400萬冊。」李靖笑得很開心,他說,其實自己這幾年很少接受媒體採訪,「比較低調,廣東人喜歡埋頭做事,虛的不玩。」但他的野心很大,「《知音漫客》的發行量在全世界漫畫刊物中,現在排名第三,在中國漫客期刊中穩居第一。中國的市場太大了,接下來的五年,我要把它做到一個月發行量1200萬份,衝到全世界第一名。」
80後的協作《知音漫客》團隊個個都牛
任何成功的雜誌,都離不開有戰鬥力的團隊,李靖意氣風發的背後,同樣聚集了一撥優秀的80後出版人。
楊小邪,真名楊嚴,1981年生於湖北武漢,現任知音動漫有限公司副總;吹沙,真名陳金枝,1981年生,《知音漫客》執行主編,《偷星九月天》策劃人;橫刀,真名熊嵩,1980年生於湖北監利,現任知音動漫圖書總監,《懸疑世界》策劃人。這三個人都不是「省油的燈」,在他們身上,激情、夢想、行動力,一個都不少;周洪濱的《偷星九月天》、江南的《龍族》能全國熱賣,蔡駿的《懸疑世界》反響不俗,凝聚著楊小邪、吹沙和橫刀的無數心血。
吹沙身形清瘦,說話常帶笑容,「在日韓和歐美,動漫是強勢的文化產業,我們國家的原創漫畫起步較晚,但近十年,中國原創漫畫正在崛起。作為一個漫畫期刊的編輯,我們所做的就是成為讀者和作者之間的橋梁,讓好的故事以更符合讀者和市場需要的形式出現,讓讀者從本土原創漫畫中獲得精神營養。」
現在,《知音漫客》的作者堪稱豪華陣容,聚集了周洪濱、顏開、姚非拉、魔王s、穆逢春、豬樂桃、夏達、李雷雷、陳翔、王小洋、門小雷、張三瘋、小松、北巷、陳嵐、任翔、聶峻、正月、極樂鳥、小樹、米二、王鵬、青鳥童話、HEHE、宇宙牧場等知名漫畫作家。2011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子榜單「漫畫作家富豪榜」上,全中國僅有15位漫畫作家上榜,而《知音漫客》的作者就佔了六個席位。
李靖說:「從一定的角度來看,做漫畫和做衣服皮鞋沒什麼兩樣,我做商業漫畫肯定是為最普通的讀者服務,根據讀者的需求來,媚俗也好,領潮流也好,無非都是為了這個。只有佔有最大的市場份額,才有可能拯救或者引領整個中國動漫的產業鏈。動漫期刊不賺錢,動漫圖書不賺錢,動漫周邊不賺錢,原創者們怎麼生活,怎麼完成夢想,他們中的佼佼者能上作家富豪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