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慧
一個人無論再功成名就,面對生命終歸只能是是無能為力。在疾病和意外面前,我們終究都是一樣的。
今天黃子韜工作室發布訃告稱黃子韜父親去世,享年52歲。每一次微博上發布誰誰誰去世的消息,都有點不敢打開。寧願是誰誰戀愛,結婚的消息,都不願意接受死亡這兩個人字,哪怕我們並不相識,但是面對死亡,我們所有人的心情都是一樣的。
在這個世界上,很多東西都會騙人,但是唯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永遠都不會被懷疑的。
有人說黃爸是我見過最有魄力的父親,怕兒子被庸醫耽誤,就自己學醫,兒子在國外受了委屈,就接回來自己給兒子開公司,為子,從青島到北京,從金融界到娛樂圈,一直都在為兒子的夢想保駕護航。
在《閃亮的爸爸》節目中,也可以看出黃爸對他深沉的愛,怕兒子會餓著,早早起床給他做早飯,黃子韜面對需要整理的行李一籌莫展,父親及時出現給他整理好。
可以看得出來他們父子之間的關係是非常好的,既像是父子,更像是朋友,可以互懟,也可以相互打趣。
作為父親把自己的全部都給了孩子,為了孩子什麼都可以付出。對於孩子來說,父親就像是一座大山,只要屹立在那裡,就是對孩子最大的依賴。
《詠春》裡有這樣一句話,一個男人真正的成熟,就是從失去父親的那一刻,因為他再也沒有可以依靠的人了。
從小到大父親一直都是孩子最大的靠山,前半輩子都是為了子女而活,終於有一天孩子長大了,他們可以放下自己的重任,讓孩子好好孝敬他們了,可是卻沒有等到。
這個世界上最遺憾的就是來不及,還來不及好好告別,就再也沒有機會,還來不及好好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卻再也等不到了。
我們很多時候總覺得時間還尚早,父母還年輕,以後還有的是相處的機會。只是疾病不會給我們機會,意外不會給我們機會。
2019年的跨年夜,譚松韻的媽媽因為一場車禍離開人世,在《嚮往的生活》節目中,在庭審現場,譚松韻哽咽落淚。
作為外人的我們聽到這樣的消息都覺得很難過,難以接受,更何況是親人呢?
父母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能夠看到自己的孩子實現自己的夢想,得以功成名就。孩子最大的心願就是有朝一日可以用自己的能力給予父母后半生的照顧。
最終,我們什麼都實現了,想要讓看到的人卻再也看不到了。
有時候想想,我們這一輩子拼盡全力去打拼是為了什麼呢?犧牲了和親人相處的時間,去追求自己的夢想。最後夢圓了,心卻再也填不滿了。
父母在的時候,總覺得自己還是個孩子,無論遇到多大的事情都有人為我們遮風擋雨,直到父母離去,一秒成為大人。
高亞麟曾經說過一句話:「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父母在,你看不見死神,父母一沒,你直面死亡。」
我真正覺得母親老了的那一刻,是在姥姥的靈堂上。媽媽哭著抱著我說」我再也沒有媽媽了。「
曾經我一直都覺得父母還年輕,直到父母的父母走的那一刻,我才發現他們早已不再年輕,他們已經老了。
我們總是後知後覺中發現父母老了,頭髮花白了,眼睛看不清了。但是只要父母還在,我們就可以任性地繼續做個小孩。
有時候想想,這輩子留給彼此的時間真的不多,上學,打拼事業,年少時總是由著性子和父母發脾氣,胡鬧,成熟之後總是忙著打拼,每次回到家也都是忙忙碌碌。
即使有時候和父母呆在家裡,也是習慣性地在玩手機。因為習慣了,太過於熟悉,所以總是本能地忽略了父母的存在。忘記了他們已經年老,需要我們花費時間去陪伴。
父母是我們付出精力最少,也最容易忽略的人,我們把時間給了工作,給了朋友,卻唯獨忽略了父母。
而他們卻是一心為我們著想的人。正如顧佳所說,從孩子出生之後,父母本身的那個自己就死去了,活下來的只有某某父親,某某父親。
父母的一生都在為我們操勞,子女能夠做的就是在有生之年,多花點時間,陪陪他們。父母從來不指望孩子有多大的成就,只要子女能夠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就是最大的幸福。
作為子女,我現在最大的心願,也是只求父母能夠健康平安,求時光慢一點,多留給我們一些相處的時間。
不要總是覺得時間還長,還有很多機會,你真的沒辦法左右意外和疾病不發生在自己身邊,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在還能把握住的時間裡,多愛他們,多陪陪他們。
生命很短,好好珍惜現有時光。不要等到失去之後,才後悔還沒有來得及好好盡孝。